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整容翡翠”多充胶染色 肉眼也可甄别真伪

2014年03月14日 08:34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special/315wq2014/20140314/2257427.shtml

一个星期前,与一帮师奶刚逛完街回来的李大妈,兴高采烈地把一只貔貅浮雕挂坠亮出来给儿子看,并一脸得意地说这是清末的红翡。卖家是一位临时帮侄子看店的女士,在她们这帮“三寸不烂之舌”的轮番攻势下,逼得对方最后以2万元的成本价割爱。

当前,中高档翡翠的市场行情节节升高,而寄生在各类珠宝城抢吃的假货也越来越多。平时就非常关注收藏新闻的儿子,打量着眼前这只仅卖2万元的老古董,毫不客气地挤兑李大妈是不是被人骗了。不由分说,他次日就带着老妈把挂坠拿到了广东地质大厦四楼的广州关玲翡翠珠宝有限公司,请专家帮忙鉴定一下真假。

没想到,专家只看了不到十秒钟,就断定这只挂坠的颜色是经过注胶染色处理的。李大妈当场脸都白了。

“玉石行业的水是很深的。”日前刚巧碰上这一幕的记者,听到翡翠鉴藏专家、广州关玲翡翠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淑玲感慨道,到一些路边小店淘货,稍为大意就会买到经过处理的翡翠,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

然而,作为一名外行的消费者,应该如何去区分天然和经过处理的翡翠呢?

常识

A、B、C货的区别

在国内包罗万种的玉石市场里边,翡翠可以说是最具知名度的玉石之一,其名气丝毫不亚于中国传统的美石和田玉。不过,尽管我国的翡翠交易总额每年均达数百亿,但仍然有很多不懂行的玩家至今搞不懂什么是翡翠的A、B、C货。

“有客户误以为A、B、C货代表着不同档次和级别的翡翠。”翡翠鉴藏专家、广州关玲翡翠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关淑玲日前对南方日报记者直言,对于准备出手购买翡翠的藏友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应该犯的错误。

据关淑玲介绍,翡翠的A货、B货和C货其实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三者的定义,业界早已经达成明确共识。

“所谓A货,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填充和加色处理的翡翠,其水、种、色均属天然形成,不经任何人工添加和刻意修改。唯其只有A货,才是我们业界和收藏界公认的天然翡翠。”关淑玲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只满绿手镯给记者欣赏,“根据颜色、质地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不同的A货分成的档次。譬如,同样规格的天然A货手镯,由于色、水、种不一样,售价可以相差数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购买翡翠,首先要确定是A货翡翠,如果想用来收藏的话,还要懂得选择色、水、种俱佳的上品翡翠。”

根据业界对A货的定义标准,那些经过人工填充或强酸浸泡处理的翡翠毛料或成品,就被人们称作B货。关淑玲进一步向记者解析,经过填充处理的B货,仍然保持着天然翡翠的矿物成分和颜色,但是,里边填充的胶质物(如高分子聚合物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老化,从而影响翡翠的外观。而经过强酸浸泡的翡翠,虽然去除了杂质,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结构会变得非常松散所以必须要填充聚合能力比较强的胶来稳定翡翠。不管最后出来的水头多么好、颜色多么艳丽,它的价格却与同等外观和质地的A货天差地别。很多顾客就是被B货漂亮的外表所欺骗,加上其价格“实惠”,便以为捡了便宜。

“曾经有人把这类整过形的B货翡翠也称作是天然翡翠。”关淑玲说,她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因为不管是填充还是浸泡,实际都是以不合格或低档的原料经人工处理来冒充高档翡翠,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用来欺骗顾客的人工处理货品怎么能直接叫天然翡翠呢?”

那么,何谓C货呢?据关淑玲透露,说白了,C货就是经过人工染色的翡翠。行家拿货,先看种,后看色。一件翡翠的颜色好不好,对它的价格影响很大,有的可以相差数十倍,甚至更多。譬如,同样是翡翠,满绿的一般情况下要比无色的贵很多。一些不诚信的商人,由此便想到了用染色的办法来弥补这个差距。“给翡翠人为加上一些它本身没有的颜色,这当然是造假,所以C货也是不能作为天然翡翠来销售的,更不具备收藏价值。”

在翡翠行业摸爬打滚了近十年的关淑玲见识过形形色色的染色方法。据她介绍,早期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先将翡翠结晶颗粒之间的裂隙放大,然后再把它浸泡在工业染料里边,使颜色顺着裂隙慢慢渗入翡翠内部。至于染什么颜色,则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绿色、紫色、黄色和红色等。早期方法由于加工时间漫长目前已经很少使用了,现在的染色一般是经过强酸侵蚀使翡翠的颗粒间隙扩大,这样有利于染料快速进入翡翠的颗粒间隙间,然后再进行人工填充,经过这种处理的翡翠也叫B+C货。

实战

肉眼也可甄别真伪

记者在广州荔湾区的珠宝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大型珠宝城周边的假货可以用多如牛毛、无孔不入的词来形容。在华林国际珠宝城附近的一些街道,记者看到一些投机的商贩,甚至当街摆卖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玉件。有些商户会告诉消费者,他们卖的是B货、C货或B+C货。但更多的商户,则直接把B货、C货或B+C货混入A货里边去卖。

面对唯利是图和巧舌如簧的商贩,消费者对眼前的假货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在关淑玲看来,再高明的造假手段,进了正规、专业的珠宝鉴定机构,也会无所遁形。问题是,对于那些舍不得出鉴定费又想买到好东西的顾客来说,要戳穿售假者的骗术并不容易。

那么,作为外行的消费者,有没有一些相对简单的办法,可以不依赖专业的检测仪器就可以把B货和C货甄别出来呢?

“客观来讲,全凭一个人的感觉器官来识别真假,是业内高手才具有的能力。”关淑玲坦承,不管是用眼看,还是用耳听,这里没一样功夫是不需要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就算有人传授基本功,没有经过一定的实践和磨练,也很难掌握要领。“所以,对门外汉来说,鉴定机构才是最靠谱的帮手。”

当然,关淑玲说,很多藏友都有“冲动消费”的习惯,因此掌握一些通用方法,至少可以减少犯一些低级错误,避免轻易上当。

她向记者透露,要靠肉眼来分辨B货,可以把翡翠玉件放在强光下面,顺着光一边转动一边观察,找到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翡翠表面反光的角度,然后再仔细观察表面是否存在一些充胶和酸蚀的纹理。如果有,很可能就是经过酸洗和填充的B货翡翠。此外,B货由于注胶的原因,表面的光泽也跟结构致密的天然翡翠明显不同。B货散发的是蜡状光泽,而A货散发的是玻璃光泽。

关淑玲介绍说,还可以用听声的办法来鉴别手镯,“方法很简单,把手镯吊起来,用硬物或别的翡翠轻轻地敲击它,A货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B货则沉闷喑哑。”

识别C货则更为简单。因为C货的颜色是人工添加上去的,因此,它的分布不可能像A货那么自然。当我们对着光观察玉件的时候,如果发现颜色是顺着隙缝分布的,深浅之间没有自然的过渡,看起来有点像科普教材上的毛细血管,那就很可能说明这些颜色是染上去的。关淑玲指出,因为染色不是翡翠天然形成的,看起来就像飘在表面一样,呆板而鲜有灵气。但是也要注意,随着造假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不法商家在本来就有颜色的翡翠上再进行染色处理让原来的颜色更加鲜艳这叫做“色上加色”。所以购买翡翠还是要去正规的店铺购买才有保障。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