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整容黑作坊调查:假冒药成本不足百元 卖价万元

2015年10月30日 17:08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xfjs/20151030/3411004.shtml

违规注射进口玻尿酸、“韩国老师”在会所打瘦脸针、三天培训“微整形大师”……在整容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种种行业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可以去美容院打针吗,假医生、黑中介谁来管,去国外整形就靠谱吗?本版从今日起推出关注整容乱象系列报道,记者通过暗访,采访爆料线人、专家等各方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旨在揭示问题、提示风险、推动规范。

昏暗的水晶灯下,并排摆着两张铺着深褐色被单的小床,“做个‘超声刀’吧,对皮肤特别好!”站在床边的老板娘,试图向每个顾客推销这款“拉皮抗皱”的“美容神器”,即使记者只有20多岁。

这家美容院隐藏在甘肃兰州市一写字楼中。老板娘说,该美容院还可以提供“割双眼皮、打玻尿酸”等医疗美容服务,尽管他们并没有取得医疗美容服务必须拥有的执业资质。

如此“无证驾驶”的美容“黑作坊”,不在少数。美容整形市场究竟存在多少“地下工厂”?记者进行了暗访。

“所有美容美体项目,我们都能做”

为寻找这些“地下工厂”,记者颇费周折。

接线人举报,在兰州最大商业区旁的写字楼里,隐藏着许多无资质的美容院。但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却未能在临街商户里找到一家美容机构。

“去马路对面的小巷子吧,那边有很多美容院。”一家商户老板说。几经辗转,记者在这条幽深的巷子中发现了不少装修简陋的“美发美容中心”。

记者从中挑选了一家装潢较好的“形象形体塑造店”,以“清洁面部皮肤”为由进店咨询。据前台负责接待的小哥介绍,他们的美容项目都开设在对面的写字楼上,需要他来带路。

兜兜转转,记者又回到了之前的写字楼。乘一部内部电梯而上,记者来到了所谓的美容院,门口没有挂招牌,乍一看,还以为是普通居民住宅。不过室内倒是另一番景致:水晶灯、皮沙发,有3间“美容室”。记者环顾四周,无论是作为美容机构应有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还是医疗整形机构应有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资质,都没有张贴出来。

“咱们这儿能做双眼皮吗?能打玻尿酸吗?”“当然!所有的美容美体项目,我们都能做!”老板娘非常自信地告诉记者。

“有资质证明吗?安不安全?”“我们请的都是有资质、有名气的医生。”老板娘回避了美容院自身的资质证明问题,只是一再强调医生“技术水平高超”。

在老板娘口中,医院和美容院没啥区别,因为“我们消毒很到位”。而且,小店的优势更突出。一是价格更便宜。“至少能打八折。”老板娘告诉记者,以割双眼皮为例,“大医院”一般要6000—7000元,“我们能便宜一两千”。二是能请到技术最好的医生。“比起你们,我们肯定更清楚哪个医生做得好,哪个做得不好。”老板娘一直在强调,“大店靠名气,小店靠实力。”他们还会请韩国的整容专家来这里做手术。

老板娘说,像她这样同时经营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小店,市场上还有很多,“现在的美容院都提供一站式服务”。记者还注意到,晾在一旁的服务项目价目单里,只有普通的按摩、洁面类服务,医疗美容项目都未列入。

假冒药成本不足百元,卖价高达万元

真的会有医生去美容院走穴行医吗?“有,因为可以拿更多的回扣。”从事美容整形顾问多年的陈香(化名)告诉记者,“美容整形就是一个暴利行业。”

陈香所在的美容院,就开在兰州一知名宾馆的二楼,每天都要接待络绎不绝的顾客。在她看来,只要医生技术好,“像割双眼皮这种小手术不存在啥风险,女人为了美,总要拼一把”。

陈香平时会把一些前来咨询的顾客私下介绍给自己的“老师”,然后在顾客家中完成整形手术。“顾客也能少花几千块钱,给老师的辛苦费也比较可观。”顾客交给陈香的“手术费”,美容院不会再“过手”,基本就由陈香和她的“老师”分了。

除了游医横行,美容整形市场上,产品、服务价格变化就像在坐过山车。陈香告诉记者,美容院的服务在价格上有很大的空间,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比如使用劣质材料),来保证利润空间。

“以玻尿酸为例,假货非常多。”陈香说,同一个瑞蓝玻尿酸的防伪条码可能在市面上出现几百次。假冒的玻尿酸其实是其他微整形注射填充材料,比如奥美定、硅胶油等。其中,奥美定对人体危害最大。

目前,奥美定已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禁止使用,但由于其成本低廉,注射人体后塑形效果好,常被用来假冒玻尿酸。一般注射半年到一年后使用者常常会出现肿胀、硬结甚至游走至其他部位等状况,还会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致癌。

注射假冒药品的消费者会遭受巨大的身心折磨,而黑心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我以前在上海、成都做过美容咨询,各地都一样。”陈香透露,市场上一支假冒药品的成本可能不足百元,造假者卖给美容中心每支两三百元,美容中心卖给各整容机构,层层加价到五六百元至一两千元不等。而等整容机构卖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可能会高达上万元。

黑作坊隐蔽性强,监管力量薄弱、分散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是两码事。”甘肃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临街的美容院、美容店,是不能开展医疗美容的。”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生活美容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比如化妆、发型调整等,不属于医学范畴,不开刀、不流血。生活美容不会带来生命危险。”该负责人说,“国家对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医疗机构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必须要在该许可证上注明诊疗科目中有医疗美容科。在人员管理方面,医师和护士也都必须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相比之下,“这些临街的美容院一般没有这种资格证,最多也就是有作为公共场所营业的《卫生许可证》。而且,普通美容院既没有符合条件的无菌手术室,也不具备专业的消毒设施。”该负责人介绍,生活美容机构跨界经营,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面临很大困难。

“首先,就是隐蔽性太强。”该负责人说,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美容机构或个人,违法行为非常隐蔽,很难发现,只能按照非法行医进行打击。

同市场上多如牛毛的美容机构相比,卫生部门监管的力量显得很薄弱。以甘肃省为例,“我们省、市、县三级的卫生监督局或者卫生监督所,合起来一共2000人左右。有些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可能只有七八个工作人员。”该负责人很无奈。

美容整形市场的监管职责划分,也有“九龙治水”之嫌。“因为关系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无论是生活美容机构,还是医疗美容机构,都是由我们卫生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行业监管。”该负责人同时提示,“超声刀应该是属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生活美容店所不能使用的。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应由药监部门来管。美容整形产品、服务的定价,则由物价部门监管。”

记者对此致电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得到的回复是:“公立医院的美容整形科目收费,由我们来定价的。民营医院这块儿,价格是放开的。”

即使监管再难,市场乱象也得治。甘肃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常规的卫生监督检查,对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排查,“第一,要检查医疗机构有没有执业许可证,个人有没有医师资格证、护士资格证;第二,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按照许可证上注明的医疗美容科目开展工作,在职业范围内开展工作”。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