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保健品为何成送礼“神器” 靠广告“忽悠”?
记者调查了解到,春节期间消费者购买价格不菲的保健品主要用来馈赠亲友,因此保健品名气是否大、包装是否考究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而很少有人关注到保健品真正的成分是否“名副其实”、“物有所值”。
多位购买高价保健品的消费者表示,给老人、病人送礼,烟酒等礼品不合适,而其他如水果之类的礼物显得分量太轻,知名保健品的价格不菲,而且收礼的人也心中有数,因此他们都选择购买高价保健品,而且是“越贵越拿得出手”。而商家正是看准了这种“送保健品就等于送面子”的消费心理,纷纷推出所谓进口、高档保健品。不过,问题来了,保健品真的是越贵越好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价保健品是靠广告“忽悠”消费者购买,其主要招数有三:
一是夸大产品成分的功能。如某款畅销保健品主打的是促进中老年人睡眠。这款产品的主要助眠成分是褪黑素。广告宣传其改善睡眠、抗衰老、降血压血脂、提高免疫、促进记忆,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事实上,褪黑素是一种原本用于调整时差的激素,对于绝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褪黑素不仅无法改善睡眠,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二是制造或引进新概念。如一种名为“酵素”的食品近来在网上被热捧。广告宣传称,补充酵素后,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风湿、肿瘤、腰痛、背肌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肝炎等19种慢性病会显著好转。然而,临床药剂专家告诉记者,“酵素”一词来源于日本,其实在国内就是我们常说的“酶”。作为一种蛋白质,酶在口服后因消化液的作用会变性甚至分解,从而失去生物活性。人体会从正常摄入的饮食中合成必要的酶,用于消化等系统。如果不是出现病理现象,无需额外补充酶。厂家所宣称的大部分作用,一些普通水果蔬菜就有,而抗癌、平衡免疫系统等作用很难衡量具体效果,也就显得玄之又玄了。
三是虚构根本没有的保健功能。根据国家食药监部门规定,目前保健食品功能仅有27个,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力等。而抗癌防癌功能的保健品早在2000年就停止审批了,但是市场上依然有不少所谓抗癌功效显著的保健品热销。
如何挑选真正适用的保健品?记者采访了药监、临床医学、药剂科和药学等诸多方面的专家,他们提醒:
一是认准“小蓝帽”。在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会印制有一个“小蓝帽”形状的标志,并标注有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有了这个标志,就说明国家药监部门对这个保健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厂家资质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认证。产品的质量有保证。但是,近年来有不法商贩盗用健字号,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要认准品牌,或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查询产品名称或健字号。
二是别太信广告。药监专业人士提醒,保健食品广告与药品广告一样,不允许宣称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现身说法、专家出面认可等情节,但是目前很多保健品广告都违规宣传,夸大其效果。事实上,保健品不是药品,仅有辅助治疗的功能,因此不可能疗效显著迅速。消费者购买时应该理智选择,不要盲目听信广告。
三是注意禁忌症。药学专家提醒,保健品也有其适用范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特别是青少年、孕妇等,服用保健品或营养品要格外留心。而一些本身就身患疾病、正在服用药品的人士,更要注意是否与所服用的药品冲突,以免对自身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目前保健品不仅在实体店销售,网上销售、电话销售和电视购物都很火爆,很多未经国家药监局认证的保健品也由此流入市场,特别是网上代购的进口产品,很多功效成分不明。药监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要通过正规渠道,并且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现有问题可及时拨打食药监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记者调查了解到,春节期间消费者购买价格不菲的保健品主要用来馈赠亲友,因此保健品名气是否大、包装是否考究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标准,而很少有人关注到保健品真正的成分是否“名副其实”、“物有所值”。
多位购买高价保健品的消费者表示,给老人、病人送礼,烟酒等礼品不合适,而其他如水果之类的礼物显得分量太轻,知名保健品的价格不菲,而且收礼的人也心中有数,因此他们都选择购买高价保健品,而且是“越贵越拿得出手”。而商家正是看准了这种“送保健品就等于送面子”的消费心理,纷纷推出所谓进口、高档保健品。不过,问题来了,保健品真的是越贵越好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价保健品是靠广告“忽悠”消费者购买,其主要招数有三:
一是夸大产品成分的功能。如某款畅销保健品主打的是促进中老年人睡眠。这款产品的主要助眠成分是褪黑素。广告宣传其改善睡眠、抗衰老、降血压血脂、提高免疫、促进记忆,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事实上,褪黑素是一种原本用于调整时差的激素,对于绝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褪黑素不仅无法改善睡眠,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二是制造或引进新概念。如一种名为“酵素”的食品近来在网上被热捧。广告宣传称,补充酵素后,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风湿、肿瘤、腰痛、背肌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肝炎等19种慢性病会显著好转。然而,临床药剂专家告诉记者,“酵素”一词来源于日本,其实在国内就是我们常说的“酶”。作为一种蛋白质,酶在口服后因消化液的作用会变性甚至分解,从而失去生物活性。人体会从正常摄入的饮食中合成必要的酶,用于消化等系统。如果不是出现病理现象,无需额外补充酶。厂家所宣称的大部分作用,一些普通水果蔬菜就有,而抗癌、平衡免疫系统等作用很难衡量具体效果,也就显得玄之又玄了。
三是虚构根本没有的保健功能。根据国家食药监部门规定,目前保健食品功能仅有27个,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力等。而抗癌防癌功能的保健品早在2000年就停止审批了,但是市场上依然有不少所谓抗癌功效显著的保健品热销。
如何挑选真正适用的保健品?记者采访了药监、临床医学、药剂科和药学等诸多方面的专家,他们提醒:
一是认准“小蓝帽”。在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会印制有一个“小蓝帽”形状的标志,并标注有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有了这个标志,就说明国家药监部门对这个保健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厂家资质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认证。产品的质量有保证。但是,近年来有不法商贩盗用健字号,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要认准品牌,或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查询产品名称或健字号。
二是别太信广告。药监专业人士提醒,保健食品广告与药品广告一样,不允许宣称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现身说法、专家出面认可等情节,但是目前很多保健品广告都违规宣传,夸大其效果。事实上,保健品不是药品,仅有辅助治疗的功能,因此不可能疗效显著迅速。消费者购买时应该理智选择,不要盲目听信广告。
三是注意禁忌症。药学专家提醒,保健品也有其适用范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特别是青少年、孕妇等,服用保健品或营养品要格外留心。而一些本身就身患疾病、正在服用药品的人士,更要注意是否与所服用的药品冲突,以免对自身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目前保健品不仅在实体店销售,网上销售、电话销售和电视购物都很火爆,很多未经国家药监局认证的保健品也由此流入市场,特别是网上代购的进口产品,很多功效成分不明。药监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要通过正规渠道,并且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现有问题可及时拨打食药监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网购海参何以“收割”消费者?老丁海参、小兵海参等“黏性”营销有花招(2024-10-22)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
- “天天招财爆单百货店”暗藏消费陷阱(2024-10-11)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