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厨房外卖”不能成监管盲区
对话动机
一段时间以来,以“家庭做的饭多出来一份,正好有偿共享给想吃的人”为宣传语的APP火爆市场,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做饭菜供应不特定人群,“家庭厨房外卖” 这一概念颇受追捧。然而,关于“家庭厨房外卖”的监管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这种颇受市场欢迎的共享经济形式,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围绕这一话题,《法制日报》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孙娟娟
记者: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行为的,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
“互联网+”模式下的“家庭厨房外卖”,显然不只是为自己家庭成员提供餐饮的私人厨房,而是向不特定公众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经营活动。“家庭厨房外卖”本质上依然是赚取利润的经营行为。由此,很多人提出,“家庭厨房外卖”不能因为冠上了“家庭”这一名号就游离监管之外,逃避应有的法律责任。
孙娟娟:的确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可以说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外的食品安全隐患。之所以是隐患,因为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其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包括原料来源、厨房卫生、食品制备过程中的添加物、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等。
对于依法登记并获得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而言,其不仅需要通过内部制度履行上述法定要求,也有主管部门通过检查、抽检等方式保证其合规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庭厨房外卖”的无证无照,其送货也无法通过现有规范化的网络平台和配送公司进行,因此,这也加剧了其在外卖送货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
记者:相对于借助临街商铺从事餐饮服务的酒店、饭馆等传统餐饮经营行为,“家庭厨房外卖”设在社区居民楼,比较隐蔽。因此,监管的力量难以有效触及,形成全覆盖式监管,导致现实中的“家庭厨房外卖”处于监管盲区。
朱毅:你可能知道是谁做的,但是你不知道他在做饭的这段时间处于一个怎样的健康状况,还有他做饭的场所也是动态变化的,昨天可能很干净,但今天是否受到污染你不清楚。他是怎么样储存食材的、又是怎么样运输的,这些细节缺乏规范,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
孙娟娟:“家庭厨房外卖”没有法律界定,在于其本身是互联网发展下的新生事物。相对而言,由于法律立法程序复杂、耗时冗长,其滞后性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如何通过法律的立、修、释来规范“家庭厨房外卖”,是目前食品网络经营立法的重点。
朱毅:由于没有纳入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家庭厨房外卖”的经营行为不适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法规,靠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会有不少漏洞。不过,政策是人为制定并为管理服务的,把“家庭厨房外卖”纳入常态监管,探索“家庭厨房外卖”的管理对策。
就法律规范来说,法律一般具有滞后性,很多法律规范的出台都是在新事物出现之后。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事在人为。这就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层面,有关方面要尽可能通过释法等路径,对“家庭厨房外卖”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尽可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家庭厨房外卖”的优势,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比如,可以让暂时没有工作的厨艺高手一展身手,扩大社会就业渠道;让那些没有资金或胆量投资餐饮业的市民,获得一定收入;富有个性的特色私房菜,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事实上,合法餐饮业经营者,监管部门也不一定就能省心。毕竟食品安全事故出现后,老板一走了之的现象并不少见。
孙娟娟:就像你说的,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家庭厨房外卖”使得个体可以利用厨艺佳、空闲多的个人资源进行共享,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使得该个体获得分享的快乐。相应的,多样性、便捷性也使“家庭厨房外卖”深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并由诸多的APP为其提供互联网平台的服务。
诚然,这为个体创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基于上述安全的考量,对“家庭厨房外卖”采取监管彰显了安全保障优先的理念。退而言之,即便可以通过备案等简化的监管方式将“家庭厨房外卖”纳入监管体系,“家庭厨房外卖”所具有的“散户”形式也会加剧监管的难度。在这方面,也需要通过风险交流,告知消费者有关 “家庭厨房外卖”的安全隐患,使其更好地在美味、便捷、安全之间做出合理选择,毕竟,消费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环节,消费者也要自觉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食品,来保障自身的健康。另外,应鼓励更多的个人或者行业内部人士举报“黑厨房”等违法行径,通过打击这些违法行为,确保线下食品的安全,而这是保障线上食品安全的根源所在。
对话动机
一段时间以来,以“家庭做的饭多出来一份,正好有偿共享给想吃的人”为宣传语的APP火爆市场,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做饭菜供应不特定人群,“家庭厨房外卖” 这一概念颇受追捧。然而,关于“家庭厨房外卖”的监管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面对这种颇受市场欢迎的共享经济形式,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围绕这一话题,《法制日报》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孙娟娟
记者: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经营行为的,均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
“互联网+”模式下的“家庭厨房外卖”,显然不只是为自己家庭成员提供餐饮的私人厨房,而是向不特定公众提供网络订餐服务的经营活动。“家庭厨房外卖”本质上依然是赚取利润的经营行为。由此,很多人提出,“家庭厨房外卖”不能因为冠上了“家庭”这一名号就游离监管之外,逃避应有的法律责任。
孙娟娟:的确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可以说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外的食品安全隐患。之所以是隐患,因为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其是否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包括原料来源、厨房卫生、食品制备过程中的添加物、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等。
对于依法登记并获得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而言,其不仅需要通过内部制度履行上述法定要求,也有主管部门通过检查、抽检等方式保证其合规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庭厨房外卖”的无证无照,其送货也无法通过现有规范化的网络平台和配送公司进行,因此,这也加剧了其在外卖送货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
记者:相对于借助临街商铺从事餐饮服务的酒店、饭馆等传统餐饮经营行为,“家庭厨房外卖”设在社区居民楼,比较隐蔽。因此,监管的力量难以有效触及,形成全覆盖式监管,导致现实中的“家庭厨房外卖”处于监管盲区。
朱毅:你可能知道是谁做的,但是你不知道他在做饭的这段时间处于一个怎样的健康状况,还有他做饭的场所也是动态变化的,昨天可能很干净,但今天是否受到污染你不清楚。他是怎么样储存食材的、又是怎么样运输的,这些细节缺乏规范,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
孙娟娟:“家庭厨房外卖”没有法律界定,在于其本身是互联网发展下的新生事物。相对而言,由于法律立法程序复杂、耗时冗长,其滞后性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如何通过法律的立、修、释来规范“家庭厨房外卖”,是目前食品网络经营立法的重点。
朱毅:由于没有纳入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家庭厨房外卖”的经营行为不适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法规,靠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会有不少漏洞。不过,政策是人为制定并为管理服务的,把“家庭厨房外卖”纳入常态监管,探索“家庭厨房外卖”的管理对策。
就法律规范来说,法律一般具有滞后性,很多法律规范的出台都是在新事物出现之后。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事在人为。这就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定层面,有关方面要尽可能通过释法等路径,对“家庭厨房外卖”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尽可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家庭厨房外卖”的优势,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比如,可以让暂时没有工作的厨艺高手一展身手,扩大社会就业渠道;让那些没有资金或胆量投资餐饮业的市民,获得一定收入;富有个性的特色私房菜,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事实上,合法餐饮业经营者,监管部门也不一定就能省心。毕竟食品安全事故出现后,老板一走了之的现象并不少见。
孙娟娟:就像你说的,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家庭厨房外卖”使得个体可以利用厨艺佳、空闲多的个人资源进行共享,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使得该个体获得分享的快乐。相应的,多样性、便捷性也使“家庭厨房外卖”深受欢迎。
正因为如此,“家庭厨房外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并由诸多的APP为其提供互联网平台的服务。
诚然,这为个体创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基于上述安全的考量,对“家庭厨房外卖”采取监管彰显了安全保障优先的理念。退而言之,即便可以通过备案等简化的监管方式将“家庭厨房外卖”纳入监管体系,“家庭厨房外卖”所具有的“散户”形式也会加剧监管的难度。在这方面,也需要通过风险交流,告知消费者有关 “家庭厨房外卖”的安全隐患,使其更好地在美味、便捷、安全之间做出合理选择,毕竟,消费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环节,消费者也要自觉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食品,来保障自身的健康。另外,应鼓励更多的个人或者行业内部人士举报“黑厨房”等违法行径,通过打击这些违法行为,确保线下食品的安全,而这是保障线上食品安全的根源所在。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
- 地方产业屡陷集体造假危机带来警示(2024-09-04)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学生用灯监督抽查情况“读书郎”等2批次学生用灯不合格(2024-09-03)
- 特供酒专项治理|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特供酒”消费警示(2024-08-23)
- 谨防宠物“免费领养”陷阱(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