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315在行动

北京 将建消保鉴定援助制度

2013年01月23日 14:01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315/2013/0123/465827.html

2013年,北京市将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鉴定援助制度,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工商局局长杨艺文表示,今年首都工商机关执法重点是集中查处危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严重危害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案件,2013年将建立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为支撑的监管体系,构建多元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杨艺文介绍说,首都工商今年将创新网络监管方式,针对非法主体网站和消费欺诈类的“钓鱼网站”,研究从源头上用技术手段阻断其生存和获利。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网络企业侵犯用户合法权益涉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加强行政告诫,限期改正,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据了解,北京市工商机关今年将依托12315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消费环境监测制度,发布消费环境报告,加大对电子商务、团购、预付式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新兴消费领域热点和难点的监管力度,探索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鉴定援助制度。目前正在制定相应办法,对社会影响大的、对消费者权益造成重大危害等公共利益消费热点事件中涉及的商品提供鉴定援助,构建一个覆盖全市城乡的多元消费维权网络和纠纷解决机制。

杨艺文还表示,今年首都工商将加大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企业的警示和不良信息的披露,扩大社会惩戒效果,促进企业诚信自律。

又讯(记者贾 君)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将实施更严格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按照规定,对吊销许可证单位负有责任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5年内行业禁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终身行业禁入”,这在国内开创了严惩重处和信用惩戒的制度先河。

北京作为特大型消费城市,每日需要蔬菜2000万公斤、猪肉215万公斤、牛羊肉50万公斤、鸡蛋74万公斤、粮食1370万公斤和食用油100万公斤,北京市85%以上的食品靠外埠供应,“输入型风险”对首都食品安全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为提高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屏蔽功能,北京市政府已与负责首都市场供应的8个省市、10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与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政府及工商机关的区域合作,将强化外埠食品安全供应保障。

记者了解到,今年起,北京市将建立外埠生产基地入市备案制度。由北京市与产品来源省市共同对食品生产基地相关资质、产品质量进行审核,通过则成为备案基地。备案的生产基地优先参与两地政府的“场地(厂)挂钩”、“农超对接”、“公司+农户+批发市场”等协作项目,在资金与产品销售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