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卖出了“黄金价”
白菜价格向来不高,某种商品卖的便宜时,常被老百姓说成卖了个“白菜价”,然而这句话在胶州大白菜身上却不太灵验。近日,记者在胶州大白菜的产地山东省胶州市采访了解到,由于胶州市工商局近年来将“商标兴农”战略做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来抓,早在2006年就帮该产品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州大白菜早不论斤卖了,现在每棵白菜卖到40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岛第一个地标商标
胶州大白菜,曾被鲁迅先生大为赞誉,他在《朝花夕拾》中写道,“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方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白’。”胶州大白菜虽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但长期以来却存在着经营分散、市场单打独斗、品牌附加值不高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经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决定积极贯彻“商标兴农”战略,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争创为突破口,切实发掘胶州大白菜这一地方名产优势,带动大白菜产业增值增效。
关于以胶州大白菜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事情,得到了胶州市政府的重视,通过市政府协调,成立了由工商部门牵头,农业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省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等有关业务上级,为该商标的注册申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帮助。
经过研究,领导小组组织从事大白菜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的个人和企业成立了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专门从事胶州大白菜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开发。在协会成立后,经过深入分析论证,由工商部门牵头指导,以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为主体注册人,于2004年8月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递交“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终于在2006年 4月注册成功,成为青岛市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帮扶指导推进品牌升级
近日,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局长毕见清告诉记者,“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为其品牌效应的发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要完全发挥其商标品牌效应,工商部门需要更进一步,在商标品牌的升级发展上下功夫。
获得胶州市政府同意支持后,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对“胶州大白菜”提出了“以证明商标为依托,创建驰著名商标品牌”的驰著名商标培育目标,积极指导帮助其争创驰著名商标。记者了解到,2009年,工商部门指导帮助胶州市大白菜协会将“胶州大白菜”商标创建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又再接再厉,帮助其获得工商总局商标局的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使“胶州大白菜”成为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驰名商标于一身的知名品牌,到目前也是青岛市唯一一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
据了解,为切实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用,做好“胶州大白菜”品牌,胶州市也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从政策、项目、资金多方面扶持“胶州大白菜”产业发展。2007年,胶州大白菜种子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胶州大白菜种子研发和生产纳入到了国家战略。2008年起,青岛、胶州两级财政连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胶州大白菜优质化生产示范区”。为确保胶州大白菜的产品质量,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胶州市大白菜检测中心,对产地的土壤、水质等生产指标及大白菜产品的农残指标、营养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
加强品牌资源保护
记者了解到,“胶州大白菜”商标注册以来,特别是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后,发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日,胶来镇小高村村民张庆海告诉记者,他原来种白菜,每斤三四毛钱还比较难卖,有时候都不够人工成本,现在他所种白菜全部经过协会认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全部按棵卖,每棵白菜能卖到40元左右,约合每斤五六块钱,而且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会长徐明振告诉记者,通过品牌的培育和打造,胶州大白菜产业已经取得了质的改变,品牌的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由之前仅仅种植几十亩发展到目前40家认证基地的6000亩,为种植户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为保护好“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工商、公安、质监、大白菜协会等部门建立了联合打假维权协作机制。在大白菜收获的“霜降”前开展商标印制企业的专项检查,对全市包装制造和包装装潢业的商标印制、印刷业的商标印制等商标印制企业,逐一登记造册,严厉查处违法印制胶州大白菜专用包装箱等行为。在大白菜收获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查非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出产却带有“胶州大白菜”标志的产品,对冒用胶州大白菜商标进行宣传等不法行为严肃查处,确保“胶州大白菜,棵棵有身份”。
记者从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获悉,近年来,共查获违法印制的包装箱2万余个,没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2.5万余套,立案查处侵犯胶州大白菜商标权案件42起,案值150余万元,切实为胶州大白菜穿上了“防弹衣”。
白菜价格向来不高,某种商品卖的便宜时,常被老百姓说成卖了个“白菜价”,然而这句话在胶州大白菜身上却不太灵验。近日,记者在胶州大白菜的产地山东省胶州市采访了解到,由于胶州市工商局近年来将“商标兴农”战略做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来抓,早在2006年就帮该产品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州大白菜早不论斤卖了,现在每棵白菜卖到40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岛第一个地标商标
胶州大白菜,曾被鲁迅先生大为赞誉,他在《朝花夕拾》中写道,“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方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白’。”胶州大白菜虽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但长期以来却存在着经营分散、市场单打独斗、品牌附加值不高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经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决定积极贯彻“商标兴农”战略,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争创为突破口,切实发掘胶州大白菜这一地方名产优势,带动大白菜产业增值增效。
关于以胶州大白菜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事情,得到了胶州市政府的重视,通过市政府协调,成立了由工商部门牵头,农业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省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等有关业务上级,为该商标的注册申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帮助。
经过研究,领导小组组织从事大白菜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的个人和企业成立了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专门从事胶州大白菜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开发。在协会成立后,经过深入分析论证,由工商部门牵头指导,以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为主体注册人,于2004年8月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递交“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终于在2006年 4月注册成功,成为青岛市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帮扶指导推进品牌升级
近日,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局长毕见清告诉记者,“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为其品牌效应的发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要完全发挥其商标品牌效应,工商部门需要更进一步,在商标品牌的升级发展上下功夫。
获得胶州市政府同意支持后,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对“胶州大白菜”提出了“以证明商标为依托,创建驰著名商标品牌”的驰著名商标培育目标,积极指导帮助其争创驰著名商标。记者了解到,2009年,工商部门指导帮助胶州市大白菜协会将“胶州大白菜”商标创建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又再接再厉,帮助其获得工商总局商标局的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使“胶州大白菜”成为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驰名商标于一身的知名品牌,到目前也是青岛市唯一一件地理标志驰名商标。
据了解,为切实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用,做好“胶州大白菜”品牌,胶州市也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从政策、项目、资金多方面扶持“胶州大白菜”产业发展。2007年,胶州大白菜种子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胶州大白菜种子研发和生产纳入到了国家战略。2008年起,青岛、胶州两级财政连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胶州大白菜优质化生产示范区”。为确保胶州大白菜的产品质量,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胶州市大白菜检测中心,对产地的土壤、水质等生产指标及大白菜产品的农残指标、营养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
加强品牌资源保护
记者了解到,“胶州大白菜”商标注册以来,特别是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后,发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日,胶来镇小高村村民张庆海告诉记者,他原来种白菜,每斤三四毛钱还比较难卖,有时候都不够人工成本,现在他所种白菜全部经过协会认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全部按棵卖,每棵白菜能卖到40元左右,约合每斤五六块钱,而且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会长徐明振告诉记者,通过品牌的培育和打造,胶州大白菜产业已经取得了质的改变,品牌的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立,由之前仅仅种植几十亩发展到目前40家认证基地的6000亩,为种植户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为保护好“胶州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工商、公安、质监、大白菜协会等部门建立了联合打假维权协作机制。在大白菜收获的“霜降”前开展商标印制企业的专项检查,对全市包装制造和包装装潢业的商标印制、印刷业的商标印制等商标印制企业,逐一登记造册,严厉查处违法印制胶州大白菜专用包装箱等行为。在大白菜收获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查非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出产却带有“胶州大白菜”标志的产品,对冒用胶州大白菜商标进行宣传等不法行为严肃查处,确保“胶州大白菜,棵棵有身份”。
记者从山东省胶州市工商局获悉,近年来,共查获违法印制的包装箱2万余个,没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2.5万余套,立案查处侵犯胶州大白菜商标权案件42起,案值150余万元,切实为胶州大白菜穿上了“防弹衣”。
- 北京海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麦当劳、东来顺门店等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2024-09-05)
- 守护消费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4-09-05)
- “富氢水”炸伤老人 消保委助力获赔(2024-08-21)
- 助听器导致症状加重 消保委助力维权成功(2024-08-15)
- “铁拳”行动|上海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四批典型案例(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