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部门联手整治培训机构预付费乱象
学校是否存在预跨年收费?是否制定退费办法?是否公示收退费?……日前,全市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预付卡违规经营专项行动,教育培训机构预付卡及预收费,成为检查和整治的重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预付费在教育培训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少培训机构的预付经费高昂,少则几千,多则十几、二十万,部分培训机构为促销课程,还推出了各式预付费算法,纷繁复杂。近年来,众多培训机构卷巨款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也与培训机构预付高、退费难这一“通病”息息相关。
近年来,预付卡经营在教育培训行业非常普遍,但消费侵权、卷款跑路等案件频发,让这一非常普及的教育消费形式蕴藏了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
日前,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商务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9大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联合整治预付卡违规经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各级教育部门传达,要求检查教育培训机构的预付卡及预收费情况。
此次专项行动中明确,“为了加强教育培训机构预付卡管理,保护学生权益、维护教育秩序,按照北京市教委工作整体部署”,将重点整治培训机构发行、经营单用途预付卡及履约情况,要求培训机构自我排查。作为大量存在预付费现象的教育培训领域,此次9大部门整治预付费行动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教育领域的预付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将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打击圈钱跑路、侵害消费权益为重点,集中查处一批案件,解决预付卡消费纠纷。
这项全市大规模的整治预付费专项行动,日前相关教育部门也有了新的推进。海淀区教委11月10日下发了《关于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开展整治预付卡及预收费工作的通知》,明确整治工作。除了排查培训机构是否存在发行、经营单用途预付卡及履约情况之外,还要求各培训学校开展2017年学校预收费行为的自我检查。检查内容中,跨年预收费、退费等预付费涉及的核心问题,成为重点。
学校是否存在跨年预收费(含预收费的时间、预收费标准等);与学生是否签订入学协议或者合同;是否制定本校的退费管理办法;是否落实收退费公示制度;收费是否经价格部门备案、公示;学校是否建立三级投诉平台;学生退费投诉是否合理处理等等……这些具体情况,都要求各个培训机构先进行认真自查报送,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规范收退费行为。
对于培训机构的预付费情况,区教委还将进行抽查和核查。据了解,预付费的检查情况,还将纳入培训机构的2017年度年检工作,关联年检结果。此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也明确,将建立培训机构的“黑名单”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提高预付的违法违规成本。据介绍,未来全市整治预付联合行动,还将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长期进行。(文/记者 林艳 武文娟)
现状调查
预付班型课时五花八门 最高一次需付二十万
“至少要先买24节课”“必须先缴第一期课,5万”……类似这样的预付费形式,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并不鲜见。一次性预付课时,成为了行业不成文的收费规矩,一次性预付少则几千元,多则高达二十万元,各种五花八门的课时和班型,全部都要求家长们“一次性提前买单”。
北青报记者近日随机走访了几家培训机构,在海淀区幼小衔接机构的春季半年班中,一次性的预付费金额高达14900元。而在通州某家少儿文化艺术中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该机构秋季幼小衔接全日制一年班学费年缴,每月3500元。这意味着如果要参加这个培训班,家长必须先一次性交纳4.2万元。
此外北青报记者发现,钢琴、游泳、绘画等等培训课程,在这些艺术培训机构中都必须按期预付,如位于阜成门附近的艺术教育机构,儿童基础钢琴课的收费标准为每节课220元,按照规定家长必须一次性先预付一期的课程,该课程一期为54节或108节,预付费都得上万元。
除此之外,有些培训课程预付的时间跨度还很大,甚至要求先预付三年的“学费”。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为美国本科留学所做的精英计划,将托福、SAT、AP等多项课程整合,一次性要求预付10万至20万不等,时间跨度为2年-3年。“这么多钱一下就划走了。三年的‘学费’必须一次性先交,才能上这个课。”海淀区某位高一学生,一个多月前刚刚报了某培训机构的出国课程,而家长就这一项课程,担负了一笔高额的预付费。
送课、打折、返券成机构预付惯用优惠
买满100节课再赠20节课,折合后每节课可优惠12%;同时加入两个班型直减1000元现金;连报两期课可享9.5折,再赠3节数学课……为了提高预付费的额度,不少培训机构招数各样,纷繁复杂的预付套餐堪比“双十一”的复杂算法。
北青报记者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在线平台上看到,该平台在推出新的“寒春课程空前优惠”,其中在优惠的课程中包括寒春联报9.5折优惠,赠送好礼以及数学班报名就送100元代金卡。家长报名时,需要先算一下寒假和春季课程联报的课时价格和分别报班的价格,然后再算一下包与没包数学报名代金卡的优惠力度,最终才能得出最优惠的预付形式。
某机构在其托福北美大学留学的某项目中打出联报、续报名的广告,其中提到学员同时报入两个指定的班型,则可以直接减免1000元的现金,老学员再次报入指定班型可以减免500元的现金;某篮球辅导学校也在自己的招生广告中打出了学生连报两期标准版课程可享受9.5折优惠,如果老学员在开课前报名整期课程,则会享受200元的优惠……
在各式优惠中,多买课、多预付才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成为培训机构的普遍“招数”,而家长们往往容易“中招”,为了享受更大的优惠力度,往往提前支付更高的培训费用。
退费难、退费亏成为培训机构“通病”
除了预付金额高之外,退费难是被众多家长诟病的重要问题。一次性高昂预付,却不代表可中途退费。据家长们反映,除了小部分大型培训机构在协议中明确可以退费之外,许多小型培训机构都不允许中途退费。
“我们学前班里有机器人、软陶、数学思维、滑板、外教、围棋,这些课都是报了就不准退的。一节课基本都是180元到200元左右,要求至少得买24节一期课。”朝阳区一位家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所接触的幼小培训机构多数都不能支持退费,“这个阶段孩子报的班,预付费很多都是在乱砸钱,因为有些课学着学着发现没兴趣,上不下去了也退不了。”
即使能退费,但在预付各式规则中,也面临着一些退费难、退费亏的问题。一次性预付了15万元课程的海淀某高一学生表示,所在的培训机构可以退费,但有一套复杂的退费公式,“要扣除几百×大课已上课时数,1000×规划课已上课时数,几百×指导课课时数,已加入三个月以上不予返还指导老师费用后,才是能退的费用。”该学生表示,基本上退费就会面临“大亏”,“感觉被坑了。因为他们会把指导老师的费用写得很高,所以基本上想退,也退不了多少钱。”
而有些培训机构,则还给退款加上“限定规则”,规则各式各样。有限制在课程三分之一的,“课程没有上够三分之一可以全款退费,但课时超过三分之一之后就不可以退全款”;还有像西城区某艺术教育机构限定在3节课的,“如果上课超过3节,那么将不予退费”,还有以取消优惠来限制退费,如一家培训机构的英国名校预科班两大项目优惠说明中都明确提出“办理退班优惠自动取消”。(本组文/本报记者 林艳 武文娟)
专家观点:建议对预付费储存金额设置上限
面对教育机构预付费的诸多问题,个别机构甚至出现在收费之后跑路的现象。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辰律师认为,教育机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市场性的行为,家长实际上在支付培训费的时候已经是消费者的身份,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规范会对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运营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预付卡预付金额进行管理,为预付储存设置上限,同时在规范上要求预付费的教育培训机构向主管部门或相关金融部门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对违规的或者跑路的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纳入信用“黑名单”。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将问题及时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范辰律师建议家长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同时不建议缴纳大笔预付款额,减少风险,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规避风险。
学校是否存在预跨年收费?是否制定退费办法?是否公示收退费?……日前,全市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预付卡违规经营专项行动,教育培训机构预付卡及预收费,成为检查和整治的重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预付费在教育培训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少培训机构的预付经费高昂,少则几千,多则十几、二十万,部分培训机构为促销课程,还推出了各式预付费算法,纷繁复杂。近年来,众多培训机构卷巨款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也与培训机构预付高、退费难这一“通病”息息相关。
近年来,预付卡经营在教育培训行业非常普遍,但消费侵权、卷款跑路等案件频发,让这一非常普及的教育消费形式蕴藏了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
日前,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商务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9大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联合整治预付卡违规经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各级教育部门传达,要求检查教育培训机构的预付卡及预收费情况。
此次专项行动中明确,“为了加强教育培训机构预付卡管理,保护学生权益、维护教育秩序,按照北京市教委工作整体部署”,将重点整治培训机构发行、经营单用途预付卡及履约情况,要求培训机构自我排查。作为大量存在预付费现象的教育培训领域,此次9大部门整治预付费行动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教育领域的预付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将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打击圈钱跑路、侵害消费权益为重点,集中查处一批案件,解决预付卡消费纠纷。
这项全市大规模的整治预付费专项行动,日前相关教育部门也有了新的推进。海淀区教委11月10日下发了《关于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开展整治预付卡及预收费工作的通知》,明确整治工作。除了排查培训机构是否存在发行、经营单用途预付卡及履约情况之外,还要求各培训学校开展2017年学校预收费行为的自我检查。检查内容中,跨年预收费、退费等预付费涉及的核心问题,成为重点。
学校是否存在跨年预收费(含预收费的时间、预收费标准等);与学生是否签订入学协议或者合同;是否制定本校的退费管理办法;是否落实收退费公示制度;收费是否经价格部门备案、公示;学校是否建立三级投诉平台;学生退费投诉是否合理处理等等……这些具体情况,都要求各个培训机构先进行认真自查报送,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规范收退费行为。
对于培训机构的预付费情况,区教委还将进行抽查和核查。据了解,预付费的检查情况,还将纳入培训机构的2017年度年检工作,关联年检结果。此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也明确,将建立培训机构的“黑名单”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提高预付的违法违规成本。据介绍,未来全市整治预付联合行动,还将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长期进行。(文/记者 林艳 武文娟)
现状调查
预付班型课时五花八门 最高一次需付二十万
“至少要先买24节课”“必须先缴第一期课,5万”……类似这样的预付费形式,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并不鲜见。一次性预付课时,成为了行业不成文的收费规矩,一次性预付少则几千元,多则高达二十万元,各种五花八门的课时和班型,全部都要求家长们“一次性提前买单”。
北青报记者近日随机走访了几家培训机构,在海淀区幼小衔接机构的春季半年班中,一次性的预付费金额高达14900元。而在通州某家少儿文化艺术中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该机构秋季幼小衔接全日制一年班学费年缴,每月3500元。这意味着如果要参加这个培训班,家长必须先一次性交纳4.2万元。
此外北青报记者发现,钢琴、游泳、绘画等等培训课程,在这些艺术培训机构中都必须按期预付,如位于阜成门附近的艺术教育机构,儿童基础钢琴课的收费标准为每节课220元,按照规定家长必须一次性先预付一期的课程,该课程一期为54节或108节,预付费都得上万元。
除此之外,有些培训课程预付的时间跨度还很大,甚至要求先预付三年的“学费”。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为美国本科留学所做的精英计划,将托福、SAT、AP等多项课程整合,一次性要求预付10万至20万不等,时间跨度为2年-3年。“这么多钱一下就划走了。三年的‘学费’必须一次性先交,才能上这个课。”海淀区某位高一学生,一个多月前刚刚报了某培训机构的出国课程,而家长就这一项课程,担负了一笔高额的预付费。
送课、打折、返券成机构预付惯用优惠
买满100节课再赠20节课,折合后每节课可优惠12%;同时加入两个班型直减1000元现金;连报两期课可享9.5折,再赠3节数学课……为了提高预付费的额度,不少培训机构招数各样,纷繁复杂的预付套餐堪比“双十一”的复杂算法。
北青报记者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在线平台上看到,该平台在推出新的“寒春课程空前优惠”,其中在优惠的课程中包括寒春联报9.5折优惠,赠送好礼以及数学班报名就送100元代金卡。家长报名时,需要先算一下寒假和春季课程联报的课时价格和分别报班的价格,然后再算一下包与没包数学报名代金卡的优惠力度,最终才能得出最优惠的预付形式。
某机构在其托福北美大学留学的某项目中打出联报、续报名的广告,其中提到学员同时报入两个指定的班型,则可以直接减免1000元的现金,老学员再次报入指定班型可以减免500元的现金;某篮球辅导学校也在自己的招生广告中打出了学生连报两期标准版课程可享受9.5折优惠,如果老学员在开课前报名整期课程,则会享受200元的优惠……
在各式优惠中,多买课、多预付才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成为培训机构的普遍“招数”,而家长们往往容易“中招”,为了享受更大的优惠力度,往往提前支付更高的培训费用。
退费难、退费亏成为培训机构“通病”
除了预付金额高之外,退费难是被众多家长诟病的重要问题。一次性高昂预付,却不代表可中途退费。据家长们反映,除了小部分大型培训机构在协议中明确可以退费之外,许多小型培训机构都不允许中途退费。
“我们学前班里有机器人、软陶、数学思维、滑板、外教、围棋,这些课都是报了就不准退的。一节课基本都是180元到200元左右,要求至少得买24节一期课。”朝阳区一位家长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所接触的幼小培训机构多数都不能支持退费,“这个阶段孩子报的班,预付费很多都是在乱砸钱,因为有些课学着学着发现没兴趣,上不下去了也退不了。”
即使能退费,但在预付各式规则中,也面临着一些退费难、退费亏的问题。一次性预付了15万元课程的海淀某高一学生表示,所在的培训机构可以退费,但有一套复杂的退费公式,“要扣除几百×大课已上课时数,1000×规划课已上课时数,几百×指导课课时数,已加入三个月以上不予返还指导老师费用后,才是能退的费用。”该学生表示,基本上退费就会面临“大亏”,“感觉被坑了。因为他们会把指导老师的费用写得很高,所以基本上想退,也退不了多少钱。”
而有些培训机构,则还给退款加上“限定规则”,规则各式各样。有限制在课程三分之一的,“课程没有上够三分之一可以全款退费,但课时超过三分之一之后就不可以退全款”;还有像西城区某艺术教育机构限定在3节课的,“如果上课超过3节,那么将不予退费”,还有以取消优惠来限制退费,如一家培训机构的英国名校预科班两大项目优惠说明中都明确提出“办理退班优惠自动取消”。(本组文/本报记者 林艳 武文娟)
专家观点:建议对预付费储存金额设置上限
面对教育机构预付费的诸多问题,个别机构甚至出现在收费之后跑路的现象。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辰律师认为,教育机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市场性的行为,家长实际上在支付培训费的时候已经是消费者的身份,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规范会对教育培训市场的规范运营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预付卡预付金额进行管理,为预付储存设置上限,同时在规范上要求预付费的教育培训机构向主管部门或相关金融部门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对违规的或者跑路的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纳入信用“黑名单”。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将问题及时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范辰律师建议家长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同时不建议缴纳大笔预付款额,减少风险,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规避风险。
- 北京海淀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麦当劳、东来顺门店等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2024-09-05)
- 守护消费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24-09-05)
- “富氢水”炸伤老人 消保委助力获赔(2024-08-21)
- 助听器导致症状加重 消保委助力维权成功(2024-08-15)
- “铁拳”行动|上海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四批典型案例(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