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超限量使用苯甲酸 新奇士碳酸饮料屡上黑名单
“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业务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生产的碳酸饮料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添加剂超标名单上对于品牌肯定也有不小的影响。可口可乐在健康饮品方面的启动相对较晚,成效尚未显现出来。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段青黄不接的困难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资料图。
近日,可口可乐公司又一次因防腐剂苯甲酸超标而出现在进境不合格食品的名单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的公告显示,本次出现问题的产品全部产自美国,并已做退货处理。
这已经是2016年上半年以来,可口可乐第四次出现在质检总局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这13批次问题产品中,共有12批次碳酸饮料出现超限量使用苯甲酸的情况,其中1批次产品直接被销毁。
碳酸饮料业务给可口可乐带来的麻烦还不只于此。在7月28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6%,原因也指向碳酸饮料销量下滑。报告显示,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营收降幅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原因是其国际业务继续表现疲弱,尤其是在发展中市场上,从而导致碳酸饮料的销售量同比持平。
“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业务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生产的碳酸饮料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添加剂超标名单上对于品牌肯定也有不小的影响。可口可乐在健康饮品方面的启动相对较晚,成效尚未显现出来。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段青黄不接的困难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道。
为对手代工惹麻烦?
苯甲酸是化学合成的一种防腐剂,在一定条件下能对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一些生产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对低盐产品的需求,在产品中降低食盐含量,依靠添加苯甲酸来控制细菌繁殖,增大苯甲酸的使用量。如果长期食用苯甲酸超标的食品,或导致人体肠胃功能、血液酸碱度失调。
此次9批次问题产品均由深圳市兰卡实业有限公司进口,制造商皆为THE COCA-COLA COMPANY。涉及新奇士草莓味苏打水、酷奇樱桃味汽水、新奇士橙味苏打汽水、新奇士葡萄味苏打汽水、酷奇葡萄味汽水、酷奇草莓味汽水、酷奇橙味汽水、 A&W奶油味苏打汽水以及A&W树根风味汽水。
记者就此事产生的具体原因采访可口可乐,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也是从质检总局网站得知这件事的。新奇士在美国是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而此次的产品进口商也并非可口可乐(中国),具体细节我们并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可口可乐在中国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全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记者在购物网站查询,国内生产的新奇士汽水标注的属于屈臣氏品牌。公开信息显示,A&W也是百胜旗下的连锁餐饮品牌。
然而不仅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可口可乐自己的碳酸饮料产品也并未能避免出现这一问题。
在今年5月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两批次同样是产自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旗下品牌伯克沙士汽水也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被予以退货处理。
而今年1月,从日本进口的可口可乐主打品牌之一芬达汽水同样是由于苯甲酸超标而被质检总局直接销毁。
而对于此前的几次苯甲酸超标问题,可口可乐并未予以具体解释。
国际渠道管控难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问题可能是由于各国对于添加剂的标准不统一造成的。
记者在6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发现,共有21批次食品因苯甲酸而上榜,其中从匈牙利、台湾进口的9个批次产品是由于超范围使用苯甲酸而违规,除可口可乐的产品之外,另有3个批次的碳酸饮料产自日本、制造商为株式会社芝乐,也因限量使用苯甲酸则被予以销毁处理。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云无心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美国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为每千克食品不超过1克,而中国标准中多数食品饮料也是每千克食品不超过1g,但是针对碳酸饮料是每千克食品不超过0.2g。”
“我们国家会根据本国人的体质来设定食品添加剂标准,与国外不同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朱丹蓬说道。
而对于进口产品未能达到中国标准的问题,云无心认为问题可能在于公司的产品管理上,“部分执行国外标准生产的产品就遇到了更为严格的中国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问题产品的进口商深圳市兰卡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进口食品批发、零售的公司。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很难把控的,而美国的生产商也不可能在产品上标注不符合中国标准,更何况是其生产的其他品牌的产品就更不受控制了。但总是在进口检验中出现问题,最终受损的还是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朱丹蓬说道。
碳酸饮料业务困局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非碳酸饮料的销售量增长2%,全球碳酸饮料的销售量下降1%。
除了不断惹麻烦的碳酸饮料,也在推出健康新品的可口可乐的业绩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公司首席执行官穆泰康(Muhtar Kent)表示,“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状况、结构性变化以及汇率逆风”拖累了营收,但有机营收则实现了3%的增长。
从可口可乐的主要目标市场来看,俄罗斯和巴西经济都已经陷入了衰退,欧洲的消费者需求下降,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
针对这些情况,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上采取了提高价格和缩小包装的措施,从而起到了帮助抵消这些不利因素的作用。
但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调整效果却并不理想。可口可乐在第二季度整箱出货量日本增长4%,印度增长3%,而中国则有近10%的下降。
面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可口可乐也在推出“健康牌”产品。可口可乐曾引入柠檬味汽水怡泉C+、乔雅咖啡、水动乐等产品,并在中国推出了本土化的“果粒橙”等产品,并获得成功,使得中国成为了旗下“美汁源”最大市场,在中国果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12.5%。
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称,今年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果汁销售总额降幅达到两位数,可口可乐的销售额降幅为个位数。可口可乐表示中国消费减速打击了其销售额,而中国日渐疲软的需求水平也迫使其不得不降低库存。
朱丹蓬认为:“作为主打碳酸饮料的国际巨头来说,可口可乐转型健康产品的起步有些晚,诸多尝试可能要到2017年才会开始有起色。而在这个过程中,可口可乐还需要多下一些功夫在品牌与市场的维护上。”
“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业务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生产的碳酸饮料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添加剂超标名单上对于品牌肯定也有不小的影响。可口可乐在健康饮品方面的启动相对较晚,成效尚未显现出来。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段青黄不接的困难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资料图。
近日,可口可乐公司又一次因防腐剂苯甲酸超标而出现在进境不合格食品的名单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的公告显示,本次出现问题的产品全部产自美国,并已做退货处理。
这已经是2016年上半年以来,可口可乐第四次出现在质检总局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这13批次问题产品中,共有12批次碳酸饮料出现超限量使用苯甲酸的情况,其中1批次产品直接被销毁。
碳酸饮料业务给可口可乐带来的麻烦还不只于此。在7月28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6%,原因也指向碳酸饮料销量下滑。报告显示,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营收降幅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原因是其国际业务继续表现疲弱,尤其是在发展中市场上,从而导致碳酸饮料的销售量同比持平。
“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业务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生产的碳酸饮料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添加剂超标名单上对于品牌肯定也有不小的影响。可口可乐在健康饮品方面的启动相对较晚,成效尚未显现出来。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段青黄不接的困难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道。
为对手代工惹麻烦?
苯甲酸是化学合成的一种防腐剂,在一定条件下能对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一些生产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对低盐产品的需求,在产品中降低食盐含量,依靠添加苯甲酸来控制细菌繁殖,增大苯甲酸的使用量。如果长期食用苯甲酸超标的食品,或导致人体肠胃功能、血液酸碱度失调。
此次9批次问题产品均由深圳市兰卡实业有限公司进口,制造商皆为THE COCA-COLA COMPANY。涉及新奇士草莓味苏打水、酷奇樱桃味汽水、新奇士橙味苏打汽水、新奇士葡萄味苏打汽水、酷奇葡萄味汽水、酷奇草莓味汽水、酷奇橙味汽水、 A&W奶油味苏打汽水以及A&W树根风味汽水。
记者就此事产生的具体原因采访可口可乐,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也是从质检总局网站得知这件事的。新奇士在美国是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而此次的产品进口商也并非可口可乐(中国),具体细节我们并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可口可乐在中国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全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记者在购物网站查询,国内生产的新奇士汽水标注的属于屈臣氏品牌。公开信息显示,A&W也是百胜旗下的连锁餐饮品牌。
然而不仅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可口可乐自己的碳酸饮料产品也并未能避免出现这一问题。
在今年5月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中,两批次同样是产自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旗下品牌伯克沙士汽水也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被予以退货处理。
而今年1月,从日本进口的可口可乐主打品牌之一芬达汽水同样是由于苯甲酸超标而被质检总局直接销毁。
而对于此前的几次苯甲酸超标问题,可口可乐并未予以具体解释。
国际渠道管控难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问题可能是由于各国对于添加剂的标准不统一造成的。
记者在6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发现,共有21批次食品因苯甲酸而上榜,其中从匈牙利、台湾进口的9个批次产品是由于超范围使用苯甲酸而违规,除可口可乐的产品之外,另有3个批次的碳酸饮料产自日本、制造商为株式会社芝乐,也因限量使用苯甲酸则被予以销毁处理。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云无心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美国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为每千克食品不超过1克,而中国标准中多数食品饮料也是每千克食品不超过1g,但是针对碳酸饮料是每千克食品不超过0.2g。”
“我们国家会根据本国人的体质来设定食品添加剂标准,与国外不同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朱丹蓬说道。
而对于进口产品未能达到中国标准的问题,云无心认为问题可能在于公司的产品管理上,“部分执行国外标准生产的产品就遇到了更为严格的中国标准”。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问题产品的进口商深圳市兰卡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进口食品批发、零售的公司。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很难把控的,而美国的生产商也不可能在产品上标注不符合中国标准,更何况是其生产的其他品牌的产品就更不受控制了。但总是在进口检验中出现问题,最终受损的还是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朱丹蓬说道。
碳酸饮料业务困局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非碳酸饮料的销售量增长2%,全球碳酸饮料的销售量下降1%。
除了不断惹麻烦的碳酸饮料,也在推出健康新品的可口可乐的业绩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公司首席执行官穆泰康(Muhtar Kent)表示,“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状况、结构性变化以及汇率逆风”拖累了营收,但有机营收则实现了3%的增长。
从可口可乐的主要目标市场来看,俄罗斯和巴西经济都已经陷入了衰退,欧洲的消费者需求下降,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
针对这些情况,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上采取了提高价格和缩小包装的措施,从而起到了帮助抵消这些不利因素的作用。
但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调整效果却并不理想。可口可乐在第二季度整箱出货量日本增长4%,印度增长3%,而中国则有近10%的下降。
面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可口可乐也在推出“健康牌”产品。可口可乐曾引入柠檬味汽水怡泉C+、乔雅咖啡、水动乐等产品,并在中国推出了本土化的“果粒橙”等产品,并获得成功,使得中国成为了旗下“美汁源”最大市场,在中国果汁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12.5%。
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称,今年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果汁销售总额降幅达到两位数,可口可乐的销售额降幅为个位数。可口可乐表示中国消费减速打击了其销售额,而中国日渐疲软的需求水平也迫使其不得不降低库存。
朱丹蓬认为:“作为主打碳酸饮料的国际巨头来说,可口可乐转型健康产品的起步有些晚,诸多尝试可能要到2017年才会开始有起色。而在这个过程中,可口可乐还需要多下一些功夫在品牌与市场的维护上。”
- 网购海参何以“收割”消费者?老丁海参、小兵海参等“黏性”营销有花招(2024-10-22)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
- “天天招财爆单百货店”暗藏消费陷阱(2024-10-11)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