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莫让假名目骗走真钱财
1月15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公安部指挥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公安机关先后侦破“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起航基金会”等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冻结涉案赃款273万元。透过这些典型案例,让我们揭开此类诈骗的“画皮”。
今年1月,有人在微信群“中国银联信用卡办理群”发布注册“北斗共享联盟”会员的链接,呼吁群成员通过手机APP注册加入会员,缴纳6880元或9880元的会务费后前往北京参会。
经查,“北斗共享联盟”APP系“北斗中航(深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通过APP高价销售手机、白酒等产品,声称购买产品后可以进行消费补贴,鼓励会员采取“拉人头”方式提升会员等级,增加补贴额度。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明某福陆续发展了128名下线,其下线又陆续发展了1660名下线,其下线在APP上购物消费后,明某福按5%进行提成。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介绍说,此类诈骗犯罪团伙往往假冒领导干部,伪造公文、证件,巧立“民族资产解冻”“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目,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所谓的各类“项目”,以此骗取钱财,是其惯用伎俩。
在“精准扶贫”一案中,犯罪嫌疑人杜某雨、滕某夫、甘某林、李某交等分别化名,自称有关领导干部,声称中央决定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向69岁的范某阳发放所谓“委任状”,任命其为国务院领导秘书,指令其具体负责实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项扶贫民生福利基金”的所谓精准扶贫项目并收取会员费等各种费用。随后,范某阳声称受国务院、财政部扶贫办委托,建立大量“精准扶贫”微信群,讲授“扶贫课程”,散布所谓“国务院”下发的精准扶贫文件,声称“国家有很多扶贫项目,中央决定不采取传统做法发放扶贫款,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发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参与人员需缴纳报名费、保险费、资金使用费等费用,承诺缴费后可以领取“国家扶贫款”,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仅在“‘精准扶贫’诈骗”一案中,范某阳发展参与人员就多达18万人之多。
陈士渠介绍说,犯罪分子常常将自己伪造成国家工作人员或领导干部,再以其名义向受害人下达指令或项目,同时大肆伪造财政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机关公文,或国家领导人签署的通知命令,进行鼓动宣传,欺骗性极强。同时,犯罪分子深谙一些受害者妄想“一夜暴富”“一本万利”的心理,将项目设置得参与门槛低、预期收益高,诱惑力大。与此同时,网络通信的发达,也客观上给犯罪分子助了“一臂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诈骗的对象比较有特点,受害人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体。”陈士渠提醒,对于此类诈骗活动,公众还应牢记:当前,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入户活动的,均是诈骗;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国家不会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方式发放扶贫款、救济款,凡是声称缴纳会费等,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APP、项目等,均是诈骗。
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公众:要认真甄别网络上和微信群里的各类所谓基金会、项目、APP等,避免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和被犯罪分子利用沦为诈骗工具。此外,转发、宣传此类诈骗活动相关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QQ群等方式开展招募会员、收取费用、组织非法聚集等活动,将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1月15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公安部指挥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公安机关先后侦破“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起航基金会”等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冻结涉案赃款273万元。透过这些典型案例,让我们揭开此类诈骗的“画皮”。
今年1月,有人在微信群“中国银联信用卡办理群”发布注册“北斗共享联盟”会员的链接,呼吁群成员通过手机APP注册加入会员,缴纳6880元或9880元的会务费后前往北京参会。
经查,“北斗共享联盟”APP系“北斗中航(深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通过APP高价销售手机、白酒等产品,声称购买产品后可以进行消费补贴,鼓励会员采取“拉人头”方式提升会员等级,增加补贴额度。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明某福陆续发展了128名下线,其下线又陆续发展了1660名下线,其下线在APP上购物消费后,明某福按5%进行提成。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介绍说,此类诈骗犯罪团伙往往假冒领导干部,伪造公文、证件,巧立“民族资产解冻”“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目,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所谓的各类“项目”,以此骗取钱财,是其惯用伎俩。
在“精准扶贫”一案中,犯罪嫌疑人杜某雨、滕某夫、甘某林、李某交等分别化名,自称有关领导干部,声称中央决定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向69岁的范某阳发放所谓“委任状”,任命其为国务院领导秘书,指令其具体负责实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项扶贫民生福利基金”的所谓精准扶贫项目并收取会员费等各种费用。随后,范某阳声称受国务院、财政部扶贫办委托,建立大量“精准扶贫”微信群,讲授“扶贫课程”,散布所谓“国务院”下发的精准扶贫文件,声称“国家有很多扶贫项目,中央决定不采取传统做法发放扶贫款,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发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参与人员需缴纳报名费、保险费、资金使用费等费用,承诺缴费后可以领取“国家扶贫款”,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仅在“‘精准扶贫’诈骗”一案中,范某阳发展参与人员就多达18万人之多。
陈士渠介绍说,犯罪分子常常将自己伪造成国家工作人员或领导干部,再以其名义向受害人下达指令或项目,同时大肆伪造财政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机关公文,或国家领导人签署的通知命令,进行鼓动宣传,欺骗性极强。同时,犯罪分子深谙一些受害者妄想“一夜暴富”“一本万利”的心理,将项目设置得参与门槛低、预期收益高,诱惑力大。与此同时,网络通信的发达,也客观上给犯罪分子助了“一臂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诈骗的对象比较有特点,受害人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体。”陈士渠提醒,对于此类诈骗活动,公众还应牢记:当前,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入户活动的,均是诈骗;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国家不会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方式发放扶贫款、救济款,凡是声称缴纳会费等,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APP、项目等,均是诈骗。
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公众:要认真甄别网络上和微信群里的各类所谓基金会、项目、APP等,避免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和被犯罪分子利用沦为诈骗工具。此外,转发、宣传此类诈骗活动相关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QQ群等方式开展招募会员、收取费用、组织非法聚集等活动,将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
- 地方产业屡陷集体造假危机带来警示(2024-09-04)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学生用灯监督抽查情况“读书郎”等2批次学生用灯不合格(2024-09-03)
- 特供酒专项治理|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特供酒”消费警示(2024-08-23)
- 谨防宠物“免费领养”陷阱(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