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资产品一季度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高出0.62个百分点
目前,正是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之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安排,湖北省质监局近期对全省化肥等3类农资产品质量开展了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该省本土企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3类农资产品质量呈现稳步提升趋势。据悉,本次共抽查了412家企业生产销售的611批次产品,合格541批次,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88.54%。大、中、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8.80%、90.14%、86.43%。
抽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资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62个百分点。其中,该省大中型企业生产的磷肥(含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碳酸氢铵、农药以及大型企业生产的复合肥均全部合格。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型的磷酸一铵、二铵、农药以及部分中型的复混肥生产企业。
据了解,本季度该局共抽查了389家企业生产销售的577批次化肥,抽查合格率为88.39%。其中大、中、小型企业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8.78%、89.23%、86.28%。复合肥抽查253批次,合格率为89.72%;复混肥(含掺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抽查127批次,合格率为82.68%;过磷酸钙抽查110批次,合格率为92.73%;磷酸一铵抽查了26批次,合格率为69.23%;磷酸二铵抽查了8批次,合格率为87.50%;农用尿素、农用碳酸氢铵分别抽查了26批次、19批次,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6.15%、94.74%。
这一结果表明,该省化肥总养分合格率为近年来最高,总养分不合格的现象有所减少,呈明显下降趋势。氮肥、钾肥质量稳定保持在100%,复合肥、过磷酸钙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79、1.37个百分点。结果同时表明,该省化肥整体质量水平仍然不高,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1个百分点。其中,单一养分、水分、氯离子以及包装标志不合格的现象有明显上升趋势,复混肥(含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农用尿素、农用碳酸氢铵产品质量水平均比去年同期下滑了0.15、3.85、5.26个百分点。
据分析,该省化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5个。一是有14批次肥料总养分(N+P2O5+K2O)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二是有35批次肥料单一养分氮含量、有效磷及水溶性磷、钾及有机质不合格。总养分和单一养分是肥料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含量过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影响其生长。三是有12批次肥料氯离子不合格。氯离子含量超标对忌氯农作物有害。四是有7批次肥料水分不合格。水分过高就会降低肥料养分含量。五是有37批次肥料包装标志不合格。主要是包装未标明含氯、未标明含氯使用不当的警示语以及未标明含氯适用的作物品种等等,包装标注不当将影响农民选肥用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已于2009年对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企业对新修订的标准执行不到位。
本季度该省共抽查了11家企业生产销售的16批次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剂等产品,合格1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7.5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5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均为100%,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为77.78%。抽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药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质量问题只有个别小型企业的毒死蜱和产品标签不合格。
据此次抽查公报显示,该省12家小型企业生产销售的18批次农用薄膜,合格17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44%。抽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连续的跟踪监督抽查,促进了湖北省农用薄膜整体质量水平的大大提升。据悉,该省2009年农用薄膜抽查合格率为55.43%,2011年为90.69%,今年提升到了94.44%。主要质量问题只有1批次产品厚度指标不合格。
据湖北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的监督抽查与往年有所不同。一是覆盖面广。本次抽查覆盖了湖北省16个市州、省直管市的412家企业生产销售的611批次产品,实现了全覆盖。二是主要针对本省企业展开抽查。三是加大了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复混肥料、磷肥、农药产品的抽查力度。据悉,该省已获证的387家复混肥料、磷肥、农药企业全部列入了此次抽查对象。除113家企业因批量不足或停产或未生产等原因没有抽到样品外,共抽查了499批次,合格442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8.58%。四是进一步加大了源头监管力度。据湖北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农资监督抽查的突出之处就是实施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同步抽查,有效提高了抽查的可比性。
据了解,该局将采取过硬措施,督促本次抽查不合格企业严肃整改。一是对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和质量较差的农资产品、品牌及其生产予以公开公布和曝光,以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责成各市州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后处理工作。
目前,正是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之际。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安排,湖北省质监局近期对全省化肥等3类农资产品质量开展了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该省本土企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3类农资产品质量呈现稳步提升趋势。据悉,本次共抽查了412家企业生产销售的611批次产品,合格541批次,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88.54%。大、中、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8.80%、90.14%、86.43%。
抽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资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62个百分点。其中,该省大中型企业生产的磷肥(含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碳酸氢铵、农药以及大型企业生产的复合肥均全部合格。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型的磷酸一铵、二铵、农药以及部分中型的复混肥生产企业。
据了解,本季度该局共抽查了389家企业生产销售的577批次化肥,抽查合格率为88.39%。其中大、中、小型企业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8.78%、89.23%、86.28%。复合肥抽查253批次,合格率为89.72%;复混肥(含掺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抽查127批次,合格率为82.68%;过磷酸钙抽查110批次,合格率为92.73%;磷酸一铵抽查了26批次,合格率为69.23%;磷酸二铵抽查了8批次,合格率为87.50%;农用尿素、农用碳酸氢铵分别抽查了26批次、19批次,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6.15%、94.74%。
这一结果表明,该省化肥总养分合格率为近年来最高,总养分不合格的现象有所减少,呈明显下降趋势。氮肥、钾肥质量稳定保持在100%,复合肥、过磷酸钙产品质量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1.79、1.37个百分点。结果同时表明,该省化肥整体质量水平仍然不高,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1个百分点。其中,单一养分、水分、氯离子以及包装标志不合格的现象有明显上升趋势,复混肥(含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农用尿素、农用碳酸氢铵产品质量水平均比去年同期下滑了0.15、3.85、5.26个百分点。
据分析,该省化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5个。一是有14批次肥料总养分(N+P2O5+K2O)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二是有35批次肥料单一养分氮含量、有效磷及水溶性磷、钾及有机质不合格。总养分和单一养分是肥料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含量过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影响其生长。三是有12批次肥料氯离子不合格。氯离子含量超标对忌氯农作物有害。四是有7批次肥料水分不合格。水分过高就会降低肥料养分含量。五是有37批次肥料包装标志不合格。主要是包装未标明含氯、未标明含氯使用不当的警示语以及未标明含氯适用的作物品种等等,包装标注不当将影响农民选肥用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已于2009年对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企业对新修订的标准执行不到位。
本季度该省共抽查了11家企业生产销售的16批次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剂等产品,合格1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7.5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5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均为100%,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为77.78%。抽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药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质量问题只有个别小型企业的毒死蜱和产品标签不合格。
据此次抽查公报显示,该省12家小型企业生产销售的18批次农用薄膜,合格17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44%。抽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连续的跟踪监督抽查,促进了湖北省农用薄膜整体质量水平的大大提升。据悉,该省2009年农用薄膜抽查合格率为55.43%,2011年为90.69%,今年提升到了94.44%。主要质量问题只有1批次产品厚度指标不合格。
据湖北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的监督抽查与往年有所不同。一是覆盖面广。本次抽查覆盖了湖北省16个市州、省直管市的412家企业生产销售的611批次产品,实现了全覆盖。二是主要针对本省企业展开抽查。三是加大了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复混肥料、磷肥、农药产品的抽查力度。据悉,该省已获证的387家复混肥料、磷肥、农药企业全部列入了此次抽查对象。除113家企业因批量不足或停产或未生产等原因没有抽到样品外,共抽查了499批次,合格442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8.58%。四是进一步加大了源头监管力度。据湖北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农资监督抽查的突出之处就是实施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同步抽查,有效提高了抽查的可比性。
据了解,该局将采取过硬措施,督促本次抽查不合格企业严肃整改。一是对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和质量较差的农资产品、品牌及其生产予以公开公布和曝光,以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责成各市州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后处理工作。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