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通辽沈阳等地质监系统考察学习报告
3月8日至3月17日,锡盟质监局组织全盟12个旗县市(区)局主要负责人赴通辽、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系统考察学习。每到一处,同志们都细心聆听情况介绍,认真参观建设发展,虚心了解经验做法,对各地技术机构建设及质监事业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各地质监系统贴近经济、服务社会的做法,严格管理、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气魄,有了切身体验。在学习考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同志们谈认识,说感受,找差距,理思路,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立足实际,加压奋进,把自已的工作做好,推动锡盟质监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考察期间,学习考察组成员先后参观了通辽市质监局、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沈阳市质监局、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大连市质监局、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葫芦岛市质监局等单位,了解了检测机构的机关建设、实验室建设、人员及技术装备等情况,听取了他们在内部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体验了发达地区质监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民生为本的高尚情怀,也感受了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气慨。从各地质监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建设实力强。所到之处,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按照“狠抓管理促规范,提升素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了质监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他们都拥有一支年轻、精干、敬业、向上的专业队伍,囊括了质监各个专业领域,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俱佳,学历层次较高,其中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各自相关领域内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辽市质监系统从2002年至今,共招录公务员55人,考录公务员人数占全系统公务员总数的43%,所属技术机构中有20人具备高级以上职称。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分别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教学实验基地,联合培养和委培硕士生,联合搞科研课题,打造了新的科技高端平台。
(二)技术实力雄厚。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大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检验机构都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专业技术团队,国内一流的检验设备。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拥有食品及添加剂、食品加工机械、机床及机械安全、中大电机、低压防爆电器、车用橡胶、特种油漆涂料、非标仪器及移动实验室等9个国家质检中心,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食用化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全国分析测试人员培训考核机构、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检验中心等4个国家级技术归口部门,还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等3个学术组织。现有职工316名,工程技术人员占80%(教授级高工26名,副高工78名,博士后2人,博士16人,硕士74名),现有实验室面积5.2万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近2亿元。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拥有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低压成套电控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日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水产品专业技术委员会、国家塑料食品包装生产许可审查部2个国家级技术归口部门,还拥有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的质检系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现有实验面积1.8万余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设备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现有建筑面积6564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4082 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1047.7万元,现有在职职工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人、计量高级技师18人、计量技师1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所人数的86%,质检能力达到自治区一流水平。
(三)意识超前,肯投入,装备好。进入沈阳质检院国家食品及添加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验区,看到的是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高精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据了解,仅此中心设备资产近3000万元。讲解员介绍情况时大多只说了设备的名称和性能,但单独强调了一台气相色谱仪是国产设备,核心技术为德国技术,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个中心的设备全部为进口设备,而且是技术先进、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同志们不禁感叹,只有这样的装备和管理才能够配以国家级检测机构的牌子,才拥有国家级技术机构的权威。在与各地技术机构同行们座谈时,谈的最多就是市场运作,沈阳质检院在充分发挥自身检测、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与沈重、沈鼓、沈阳机床等企业内部检验机构合作,加快外部资源整合,拓展服务空间,积极探索企业化发展道路。大连质检所在外部有17家检验机构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他们坚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充分利用自身实验室先进的设备条件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市场化运作使通辽质计所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业务量大增。对外加挂工商检测中心、司法、仲裁鉴定中心等牌匾,利用现有资源多方位寻求业务合作,2011年该所经营性收入高达1000余万元。
(四)管理规范。参观所到的各地质监局及其技术机构,不仅装备精良,管理也十分精细,可以这么说,墙壁、地面、桌面一尘不染,人员统一着装精神饱满,办公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牌十分规范。沈阳市质监局把各项工作制度化,包括来人接待都有一整套制度,从考察行程的安排、陪同人员的选择、座谈会的规格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标准化的流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在短短10天考察学习的时间里,大家边学边议,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转换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感触颇深、收获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对外宣传效应,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辽市质监局提出了“要让宣传工作引领质监工作的发展”的口号,对我们触动很大。宣传工作是质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质监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只有第一时间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做法和成效宣传出去,让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存在的价值,切实感受到我们在日常监管中是尽了心、出了力、做了工作的,这样才能让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支持质监工作。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会干工作、干好工作,而且要善于宣传、会抓宣传,真正使宣传成为手中的一杆利器,成为推动质监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好质量工作。大连市质监局创新质量激励机制,率先在全国设立市长质量奖,市政府每年对获得“省长质量奖”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奖励80万元,同时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每家奖励20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和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截止2011年底,大连市共有20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占辽宁省“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葫芦岛市质监局也根据本市产业结构特点,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名牌带动战略推动机制,并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在以创名牌战略为龙头的多种措施带动下,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主席质量奖的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要很好地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争取我盟“政府质量奖”的早日出台。
(三)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政府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和帮助。通辽市质监系统2011年得到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近1700万,土地支持107.5亩。其中获得政府支持资金最少的旗县局为15万元,同时通辽市食品检验和民用液化气检验经费均已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如此大的支持力度,都是各级质监部门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动态和困难、全方位的宣传质监工作职能以及围绕地方中心工作紧贴服务的结果。沈阳、大连两地也已将食品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监管经费每年都达1000余万元。沈阳市质监局投资6.4亿元建设“东北亚”区域检测平台,市政府除免费划拨基地建设使用土地外,还出资4亿元用于基地建设。当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地政府对质监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同。虽然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学习借鉴各地质监同行们面对困难勇挑重担的敬业精神,及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对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促进质监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辽、沈阳、大连等地质监局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年度考核体系,沈阳局还将重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情况纳入到了政府年度考核工作中。沈阳市质监局沈河区分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相结合,纳入沈河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区15个街道设立质监社会监督站,由街道安全监察中队负责人担任质监站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将质监工作职能与各街道办事处工作进行捆绑,实现职能下移、触角延伸,达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目的,真正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通辽市质监局通过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交流,积极获取政府的支持和理解,不仅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由政府买单,而且流通领域的棉絮制品、二甲醚专项检查也是市政府下发文件,由质监部门代表政府进入流通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充分发挥质监部门技术打假优势的同时,也扩大了质监工作的影响力。
三、我们的启示
通辽、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系统在坚持创新、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虽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我们认为,本次学习考察各地质监系统所做的工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多从政策层面思考问题,才能有效规避责任风险。沈阳市质监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中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规定,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食品安全工作,主动承担起质监部门应该履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变被动为主动,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减轻了质监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压力。沈阳市局还争取市政府出台了《沈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政策的出台对沈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顺利监管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因小作坊界定不清而引起的监管责任风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多关心一些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两个安全监管工作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责任风险。
(二)队伍建设必须从严管理,健全机制,依靠人才。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思想及专业培训。正如沈阳局隋莉局长所说:“现有人员我们没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有计划的安排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和理论培训,将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送到先进地区实验室培训,从而使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同时邀请知名教授、专家来我盟以讲课等方式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高系统公务员和检验检测人员队伍素质。其次要创新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在岗学习、集中学习、互动学习,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第三要积极引进人才,公开从科研院校招聘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工作能力强、工作绩效好的招聘人员,给予编内人员同等待遇并予以重用,对不积极工作和难以胜任工作的采用淘汰机制予以辞退,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通道。
(三)事业发展必须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不断改革。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质监部门的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如此,检测检验技术工作更是如此。裹足不前,坐吃山空,质监事业就会落后、萎缩、淘汰。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不断创造出把质监工作推向前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首先,在技术机构建设上要着眼长远抓好项目建设,深入研究,找准项目,不断开拓检验市场,以技术优势应对检测检验、咨询服务市场开放后的竞争。其次,在全局上要建立整体联动机制,机关与基层、执法与检验、检验与基层、专业与专业之间要形成互动、联动,机关要为基层服务,基层要为全局作贡献;执法要促进检验,检验要为执法提供案源;专业与专业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使全系统各科、所、基层局形成整体合力,树立整体威信,促进全盟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四)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是质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技术机构有的是差额拨款,有的是自收自支,与我们相比,工资待遇并不算高。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地质监事业的发展非常迅猛。这与各地质监系统拥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分不开的。反过来看我们,工资待遇相对较高,行政、事业机构都是全额财政拨款,但我们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则要比人家差很多。2012年我们要提前完成三年奋斗目标,全系统干部职工就一定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强烈的创先争优意识,勇往直前,勇于担当,把各项工作都当做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精神和作风的养成,关键要有可靠的制度规范做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完善充实机关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事,用规范束人,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全系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3月8日至3月17日,锡盟质监局组织全盟12个旗县市(区)局主要负责人赴通辽、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系统考察学习。每到一处,同志们都细心聆听情况介绍,认真参观建设发展,虚心了解经验做法,对各地技术机构建设及质监事业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各地质监系统贴近经济、服务社会的做法,严格管理、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气魄,有了切身体验。在学习考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同志们谈认识,说感受,找差距,理思路,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立足实际,加压奋进,把自已的工作做好,推动锡盟质监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考察期间,学习考察组成员先后参观了通辽市质监局、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沈阳市质监局、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大连市质监局、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葫芦岛市质监局等单位,了解了检测机构的机关建设、实验室建设、人员及技术装备等情况,听取了他们在内部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体验了发达地区质监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民生为本的高尚情怀,也感受了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气慨。从各地质监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建设实力强。所到之处,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按照“狠抓管理促规范,提升素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了质监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他们都拥有一支年轻、精干、敬业、向上的专业队伍,囊括了质监各个专业领域,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俱佳,学历层次较高,其中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各自相关领域内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辽市质监系统从2002年至今,共招录公务员55人,考录公务员人数占全系统公务员总数的43%,所属技术机构中有20人具备高级以上职称。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分别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教学实验基地,联合培养和委培硕士生,联合搞科研课题,打造了新的科技高端平台。
(二)技术实力雄厚。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大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检验机构都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专业技术团队,国内一流的检验设备。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拥有食品及添加剂、食品加工机械、机床及机械安全、中大电机、低压防爆电器、车用橡胶、特种油漆涂料、非标仪器及移动实验室等9个国家质检中心,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食用化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全国分析测试人员培训考核机构、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检验中心等4个国家级技术归口部门,还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等3个学术组织。现有职工316名,工程技术人员占80%(教授级高工26名,副高工78名,博士后2人,博士16人,硕士74名),现有实验室面积5.2万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近2亿元。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拥有国家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低压成套电控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日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水产品专业技术委员会、国家塑料食品包装生产许可审查部2个国家级技术归口部门,还拥有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的质检系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现有实验面积1.8万余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设备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通辽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现有建筑面积6564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4082 平方米,设备固定资产1047.7万元,现有在职职工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人、计量高级技师18人、计量技师1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所人数的86%,质检能力达到自治区一流水平。
(三)意识超前,肯投入,装备好。进入沈阳质检院国家食品及添加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验区,看到的是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高精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据了解,仅此中心设备资产近3000万元。讲解员介绍情况时大多只说了设备的名称和性能,但单独强调了一台气相色谱仪是国产设备,核心技术为德国技术,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个中心的设备全部为进口设备,而且是技术先进、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同志们不禁感叹,只有这样的装备和管理才能够配以国家级检测机构的牌子,才拥有国家级技术机构的权威。在与各地技术机构同行们座谈时,谈的最多就是市场运作,沈阳质检院在充分发挥自身检测、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与沈重、沈鼓、沈阳机床等企业内部检验机构合作,加快外部资源整合,拓展服务空间,积极探索企业化发展道路。大连质检所在外部有17家检验机构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他们坚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充分利用自身实验室先进的设备条件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市场化运作使通辽质计所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业务量大增。对外加挂工商检测中心、司法、仲裁鉴定中心等牌匾,利用现有资源多方位寻求业务合作,2011年该所经营性收入高达1000余万元。
(四)管理规范。参观所到的各地质监局及其技术机构,不仅装备精良,管理也十分精细,可以这么说,墙壁、地面、桌面一尘不染,人员统一着装精神饱满,办公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牌十分规范。沈阳市质监局把各项工作制度化,包括来人接待都有一整套制度,从考察行程的安排、陪同人员的选择、座谈会的规格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标准化的流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在短短10天考察学习的时间里,大家边学边议,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转换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感触颇深、收获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扩大对外宣传效应,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辽市质监局提出了“要让宣传工作引领质监工作的发展”的口号,对我们触动很大。宣传工作是质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质监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只有第一时间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做法和成效宣传出去,让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存在的价值,切实感受到我们在日常监管中是尽了心、出了力、做了工作的,这样才能让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支持质监工作。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会干工作、干好工作,而且要善于宣传、会抓宣传,真正使宣传成为手中的一杆利器,成为推动质监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好质量工作。大连市质监局创新质量激励机制,率先在全国设立市长质量奖,市政府每年对获得“省长质量奖”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奖励80万元,同时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每家奖励20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和争创名牌的积极性。截止2011年底,大连市共有20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占辽宁省“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葫芦岛市质监局也根据本市产业结构特点,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名牌带动战略推动机制,并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在以创名牌战略为龙头的多种措施带动下,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主席质量奖的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要很好地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争取我盟“政府质量奖”的早日出台。
(三)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政府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和帮助。通辽市质监系统2011年得到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近1700万,土地支持107.5亩。其中获得政府支持资金最少的旗县局为15万元,同时通辽市食品检验和民用液化气检验经费均已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如此大的支持力度,都是各级质监部门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动态和困难、全方位的宣传质监工作职能以及围绕地方中心工作紧贴服务的结果。沈阳、大连两地也已将食品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监管经费每年都达1000余万元。沈阳市质监局投资6.4亿元建设“东北亚”区域检测平台,市政府除免费划拨基地建设使用土地外,还出资4亿元用于基地建设。当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地政府对质监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同。虽然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学习借鉴各地质监同行们面对困难勇挑重担的敬业精神,及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对于开拓我们的思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促进质监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辽、沈阳、大连等地质监局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年度考核体系,沈阳局还将重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情况纳入到了政府年度考核工作中。沈阳市质监局沈河区分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相结合,纳入沈河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区15个街道设立质监社会监督站,由街道安全监察中队负责人担任质监站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将质监工作职能与各街道办事处工作进行捆绑,实现职能下移、触角延伸,达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目的,真正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通辽市质监局通过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交流,积极获取政府的支持和理解,不仅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由政府买单,而且流通领域的棉絮制品、二甲醚专项检查也是市政府下发文件,由质监部门代表政府进入流通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充分发挥质监部门技术打假优势的同时,也扩大了质监工作的影响力。
三、我们的启示
通辽、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系统在坚持创新、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虽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我们认为,本次学习考察各地质监系统所做的工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多从政策层面思考问题,才能有效规避责任风险。沈阳市质监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中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规定,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食品安全工作,主动承担起质监部门应该履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变被动为主动,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减轻了质监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压力。沈阳市局还争取市政府出台了《沈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政策的出台对沈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顺利监管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因小作坊界定不清而引起的监管责任风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多关心一些政府新出台的政策文件,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两个安全监管工作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责任风险。
(二)队伍建设必须从严管理,健全机制,依靠人才。一是加强现有人员的思想及专业培训。正如沈阳局隋莉局长所说:“现有人员我们没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有计划的安排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和理论培训,将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送到先进地区实验室培训,从而使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同时邀请知名教授、专家来我盟以讲课等方式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高系统公务员和检验检测人员队伍素质。其次要创新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在岗学习、集中学习、互动学习,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第三要积极引进人才,公开从科研院校招聘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工作能力强、工作绩效好的招聘人员,给予编内人员同等待遇并予以重用,对不积极工作和难以胜任工作的采用淘汰机制予以辞退,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通道。
(三)事业发展必须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不断改革。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质监部门的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如此,检测检验技术工作更是如此。裹足不前,坐吃山空,质监事业就会落后、萎缩、淘汰。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不断创造出把质监工作推向前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首先,在技术机构建设上要着眼长远抓好项目建设,深入研究,找准项目,不断开拓检验市场,以技术优势应对检测检验、咨询服务市场开放后的竞争。其次,在全局上要建立整体联动机制,机关与基层、执法与检验、检验与基层、专业与专业之间要形成互动、联动,机关要为基层服务,基层要为全局作贡献;执法要促进检验,检验要为执法提供案源;专业与专业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使全系统各科、所、基层局形成整体合力,树立整体威信,促进全盟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四)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是质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沈阳、大连、葫芦岛等地质监技术机构有的是差额拨款,有的是自收自支,与我们相比,工资待遇并不算高。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地质监事业的发展非常迅猛。这与各地质监系统拥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分不开的。反过来看我们,工资待遇相对较高,行政、事业机构都是全额财政拨款,但我们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则要比人家差很多。2012年我们要提前完成三年奋斗目标,全系统干部职工就一定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有强烈的创先争优意识,勇往直前,勇于担当,把各项工作都当做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精神和作风的养成,关键要有可靠的制度规范做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完善充实机关各项制度,靠制度管事,用规范束人,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全系统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