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严查快放服务食品“大咖”

2013年09月12日 08:53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近年来,随着杭州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许多国际国内知名的食品“大咖”在杭州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势头“风生水起”。这些食品企业采用的先进设备多是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数量和规模一直在逐年扩大。从饮用水、饮料到方便面、休闲食品,从预包装食品到散装食品,从成品到半成品,其背后,都能见到进口设备的身影。作为监管部门,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的服务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广阔。

除了杭州土生土长的娃哈哈、农夫山泉、小王子,我国知名食品品牌康师傅、加多宝等在杭州也不断扩展新的生产园区,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更是借助杭州食品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委托代工生产蛋挞、烧饼等畅销产品,直接供应国内市场。“本地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食品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进口机电处处长陈伟告诉笔者,杭州地区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大约有70多家,大多采用进口设备进行生产。

杭州局分管进口机电的副局长蔡渭明表示,一方面,进口食品设备规模大、货值高,检验检疫部门要按照大项目检验责任制的要求,全程监管、全心服务、全力支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进口食品设备与食品直接接触,覆盖广、风险高,把关责任非常重大。杭州局时刻关注与食品直接接触生产设备的各项指标,确保进口设备安全卫生,与企业共同构筑完善的食品安全防线。

严管:从申报到调试一个环节都不漏

“进口食品设备与食品原材料或成品直接接触,任何不符合规定的成分都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陈伟介绍说,企业申报进口设备时,杭州局通常会要求企业重点提供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材质的证明:如与食品直接接触部件的重金属溶出指标必须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的技术要求;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如果是不锈钢材质,必须为食品级、耐磨损的;还有食品传输带、帆布袋等部件,都必须符合食品级要求,且带有自我符合性声明。进口食品设备到货后,检验检疫人员除了要做好产品的标准收集工作,做好到货开箱的查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外,还要针对重点敏感设备,提取部分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进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设备运到工厂后进入调试阶段,后续监管同样关键。在进口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连续几个星期,检验检疫人员都要不定期赶赴企业监督生产,重点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质量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环保情况,同时对企业试生产出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以防不符合规定的成分超标。

“今年我们在对某休闲食品企业从英国引进的设备进行检验时就发现了不少问题。”陈伟告诉我们,3月下旬他们第一次现场检验时,发现原料输送系统中的部分设备表面有磨损,驱动电机壳体有明显的锈痕,设备铭牌显示生产日期为2008年。“这肯定是旧设备无疑。”检验检疫人员要求供货商对设备进行退运、换货处理,并积极约谈进口商,听取对方意见,向对方晓明其中利害。最终进口商承认供货方存在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愿意对自身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补救。外方依据合同约定对旧设备进行了更换,并无偿提供生产线所需的部分辅助设备。在杭州局的努力推动下,目前生产线的原物料输送系统已运行正常,钢板带清理系统及调味料撒料等辅助系统也已补偿到位、运行正常,整条生产线的调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真帮:解决进口食品设备“水土不服症”

从饮用水、饮料到方便面、休闲食品,从预包装食品到散装食品,从成品到半成品,其背后,都能见到进口设备的身影。作为监管部门,杭州局的服务空间也随着近年来进口设备与日俱增而越来越广阔。

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为肯德基、必胜客以及浮力森林等国内知名西点连锁店生产半成品、成品食物的代工企业。“我们代工主要以面点为主,也就是烘焙食物。”企业副总经理郭恬靖带领笔者参观了他们的生产通道。在偌大的生产车间里,见不到几个工人,隔着玻璃窗映入眼帘的是流水线上一排排白生生的面包胚、金灿灿的甜甜圈、黄澄澄的蛋挞,依次排列着自动从一个流程进入下一个流程,仿佛在接受检阅。

“现在国内不少洋快餐还有西点连锁店都发展得很快,再像以前那样从面粉到成品一道道都放在店里做,不仅空间上无法满足,速度上更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郭恬靖介绍说。品牌餐饮企业经过认真细致地考察,压缩后台烘焙的流程,把揉面、成胚工序交给合格的代工厂来做,新迪就是这样一家幕后的“面包工坊”。新迪为此从德国引进了500万美元的面点设备,还投资了8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冷库建设。以肯德基早餐颇受欢迎的“法风烧饼”为例,全世界只有两条先进的法风生产线可以做这类产品,新迪就拥有其中一条。

“进口食品设备虽然先进,但也容易‘水土不服’,多亏有检验检疫部门帮助我们一起调试、验证,包括后续监管,服务非常周到。”现在企业一年面点产值达5亿元人民币,按目前只释放了七八成的产能来计算,未来的市场更加不可估量。

快放:首批进口食堂专用设备迅速通关

8月30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进口的11台货值47775美元的食堂专用设备,经杭州局检验监管完成后,迅速被投入安装使用。“多亏有杭州局的帮助,我们才能在开学之际及时启用这批设备,保证全校师生的正常用餐。”学校后勤部门负责人感激地说。据介绍,这批食堂专用设备包括燃气锅、电汤锅、电面火炉,均来自印度尼西亚NAYATI公司,为与食品直接接触产品,是杭州地区首次进口的食堂专用设备。

杭州师范大学是杭州市属重点高校,仓前校区是学校新投资开发的教学、科研主要基地。今年9月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将有数万名师生员工在这里学习工作。为此,杭州师范大学专门进口了一批食堂专用设备,以满足师生日常就餐需求。因为船期的原因,这批设备8月下旬才运到杭州,比预计到港时间晚很多,临近9月开学在即,设备还需查验安装,学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十分着急。

由于食品直接接触设备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又在人口集中的高校使用,影响范围较大,从设备申报之初,杭州局就非常重视。鉴于学校遇到的难题,杭州局第一时间与进口商取得联系,派检验人员连续几天赶赴现场实施开箱检验,并按要求对设备的符合性声明材料进行了验证,对照食品容器卫生标准核查了设备的材质报告及重金属溶出量等理化指标,赶在学校第一批师生报到注册之前完成了检验。

“民以食为天”。随着与食品接触进口设备越来越多进入国内市场,检验检疫部门肩上的责任也将越来越重。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关服务两不误、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我们期待杭州局用今后积极的实践给出更多的答案。

链 接>>

2012年以来,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受理并检验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进口设备多达54批、货值6100多万美元,涉及净化、搅拌、充填、消毒、包装等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其中,批次和金额的不合格率检出率分别为7.4%和3.28%。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