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准入

上海洋山检验检疫局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逐梦“海上丝路”

2017年05月17日 09:48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7-05/17/content_87197.htm?div=-1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为“一带一路”未来发展勾画了新蓝图。

古老的海上丝路,将瓷器和丝绸带向四面八方。现代的上海港,以世界第一吞吐量,实现着“东方大港”百年梦想。在上海洋山港,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远洋巨轮靠泊,数以万计的集装箱在这里装卸。而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更给全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蓝色舞台”。

“洋山深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2016年吞吐量达到1562万标箱,占上海港吞吐量的50%以上。”上海洋山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说。

从这里起航,上海检验检疫人不仅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参与者。

服务重点工程“很给力”

巍巍大港的一举一动,时刻牵连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神经,也牵动着中欧国际航线的命脉。洋山局不断探索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举措,积极参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升级,让上海港更加开放、高效、便捷。

洋山深水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工程。从2014开始,上海市政府着手洋山港四期工程,应用先进技术和创新运营模式并举,打造“智能装卸”“无人码头”现代化港口。

洋山局考虑到项目规模大、价值高、种类周期长特点,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与工程方建立联络员机制,针对洋山港四期工程建设所需进口设备及工程材料,推出“一站式”监管举措,从进口设备登记、预检验、报检、查验环节实施全程专人监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4700吨、货值650万美元的进口专用物资查验工作,保证了洋山港四期码头的自动化设备能在规定时间安装使用。

航运船舶“零等待”

2013年起,洋山局实施卫生检疫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等措施,对洋山港集装箱定班轮检疫模式实施改革创新,推广入境国际航行船舶电讯检疫新政。截至2016年,洋山局共受理入境船舶检疫申报4280艘次,其中2746艘次船舶实施电讯检疫,比例达64.16%,同比增长222.41%,累计节约通关时间2000小时,码头公司和船公司因此节约物力、人力成本逾千万元。

为进一步减少船舶靠港等待时间,洋山局参与研发、完善进出境船舶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对出入境船舶关键信息施行预申报审核,实时跟踪船舶可能发生的检疫事件,减少船舶代理公司现场申报次数。目前,该系统成功对接上海市政府航运“单一窗口”,企业可一次申报,各口岸联检单位实现船舶“一站式”电子通关离港放行,离境船舶准点率达到100%。

联合登轮“快起来”

2016年12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各港口海事管理机构、边检、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要求,联合开展船舶登临检查。

联合登临检查有效降低部门重复登临检查船舶频次,将原来需要3个小时才能办理完成的手续,压缩到了45分钟。这进一步提高了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查验效率,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提升了我国港口口岸查验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了上海口岸不断增长的外贸通关需求。

“这是助推‘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一次有益实践。”洋山局工作人员说。当然,对因疫病疫情、核生化突发事件以及打击走私、贩毒、非法出入境等情形需有关单位单独登临检查的,洋山局仍按有关规定执行。来自疫区的船舶检疫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查工作。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