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四省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
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开放带动效应明显……2017年,东南四省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紧抓“一带一路”等新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经济企稳向好趋势更加明显,高质量发展信号增多。
更稳更健康
福建8.1、广东7.5、广西7.3、海南7.0……2017年,东南四省区交出了一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可喜数据。
经济体量巨大的广东仍保持较高增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比上年提高;广西自2011年以来首次止住GDP增速逐年回落态势,近两年已有7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0%-7.3%区间内。
与此同时,无论是经济增长靠前的广东和福建,还是相对落后的广西和海南,经济结构更趋优化。2017年,东南四省区经济发展共同特点是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度加大,除海南高达81.5%外,其他三省区第三产业贡献率均达到50%左右。
从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态势明显。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9.3%,增幅分别加快7.0个和1.4个百分点。广西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2.5%。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年一度的海南创新创业节期间,参会嘉宾海南数据谷总经理吴坤仁介绍,数据谷开园运营仅一年时间,就吸引了80余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园区企业整体产值超过10亿元。2017年海南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预计全年互联网企业营收达到420亿元,增长30%以上。
在广东,2017年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2%、69.0%和15.9%,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7%,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广州、深圳还出现了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的态势。
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西北一路向南,经重庆、贵州抵达广西北部湾,再出海至新加坡——2017年,一条新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开通备受瞩目,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地位初步显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南四省区借力“一带一路”,经济开放度明显提升。
据厦门海关介绍,2017年中欧(厦门)班列共开行94班次,搭载货物4793标箱,货值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7%、61.16%和34.89%。
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跨国园区等一系列开放平台的加快建设,也为贸易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201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达3866.3亿元人民币,增长22.6%,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等更趋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提升10.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而对传统边境贸易的依赖则降低;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1.8%和37.4%。
在中国与马来西亚开创“两国双园”模式的产业新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鑫德利光电、慧宝源生物医药等企业陆续投产,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园中园”聚集效应正加速形成。在福建自贸区,中转集拼、整车进口、融资租赁、飞机维修、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向改革要新动力
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的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里,一箱箱葵花籽油正顺着传送带传输,全自动机械手有序地把箱子放在运输车上。佳格食品是厦门自贸片区内首个得益于“负面清单”落户的外资项目,投资1.5亿美元,突破了以往食用油脂加工必须要中方控股的限制。
这是改革释放新动力的一个例子。记者在广州开发区、广西钦州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行政审批局的成立让企业可以便捷地享受“一站式服务”“全程电子化登记”、通关一体化、“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等体制机制改革正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表示,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有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突出的引领作用,而作为前沿的东南沿海省份将继续扮演先行示范角色。广东明确提出,2018年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与此同时,市场信心的恢复、不断加快的消费升级也给东南四省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2017年经济数据显示,通讯器材、建筑装潢、体育娱乐、汽车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明显加快。
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陈耀表示,优化投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将成为今年东南四省区共同挑战。要完成今年目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紧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加快区域协同融合发展。
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开放带动效应明显……2017年,东南四省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紧抓“一带一路”等新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经济企稳向好趋势更加明显,高质量发展信号增多。
更稳更健康
福建8.1、广东7.5、广西7.3、海南7.0……2017年,东南四省区交出了一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可喜数据。
经济体量巨大的广东仍保持较高增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比上年提高;广西自2011年以来首次止住GDP增速逐年回落态势,近两年已有7个季度稳定运行在7.0%-7.3%区间内。
与此同时,无论是经济增长靠前的广东和福建,还是相对落后的广西和海南,经济结构更趋优化。2017年,东南四省区经济发展共同特点是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度加大,除海南高达81.5%外,其他三省区第三产业贡献率均达到50%左右。
从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态势明显。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9.3%,增幅分别加快7.0个和1.4个百分点。广西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2.5%。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一年一度的海南创新创业节期间,参会嘉宾海南数据谷总经理吴坤仁介绍,数据谷开园运营仅一年时间,就吸引了80余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园区企业整体产值超过10亿元。2017年海南互联网产业“异军突起”,预计全年互联网企业营收达到420亿元,增长30%以上。
在广东,2017年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2%、69.0%和15.9%,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7%,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广州、深圳还出现了新兴产业加速集聚的态势。
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西北一路向南,经重庆、贵州抵达广西北部湾,再出海至新加坡——2017年,一条新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开通备受瞩目,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地位初步显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南四省区借力“一带一路”,经济开放度明显提升。
据厦门海关介绍,2017年中欧(厦门)班列共开行94班次,搭载货物4793标箱,货值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7%、61.16%和34.89%。
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跨国园区等一系列开放平台的加快建设,也为贸易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201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达3866.3亿元人民币,增长22.6%,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等更趋优化:一般贸易占比提升10.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而对传统边境贸易的依赖则降低;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1.8%和37.4%。
在中国与马来西亚开创“两国双园”模式的产业新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鑫德利光电、慧宝源生物医药等企业陆续投产,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园中园”聚集效应正加速形成。在福建自贸区,中转集拼、整车进口、融资租赁、飞机维修、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得到快速发展。
向改革要新动力
在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的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里,一箱箱葵花籽油正顺着传送带传输,全自动机械手有序地把箱子放在运输车上。佳格食品是厦门自贸片区内首个得益于“负面清单”落户的外资项目,投资1.5亿美元,突破了以往食用油脂加工必须要中方控股的限制。
这是改革释放新动力的一个例子。记者在广州开发区、广西钦州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看到,行政审批局的成立让企业可以便捷地享受“一站式服务”“全程电子化登记”、通关一体化、“一站式”查验平台、监管互认等体制机制改革正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表示,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有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突出的引领作用,而作为前沿的东南沿海省份将继续扮演先行示范角色。广东明确提出,2018年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与此同时,市场信心的恢复、不断加快的消费升级也给东南四省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2017年经济数据显示,通讯器材、建筑装潢、体育娱乐、汽车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明显加快。
中国区域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陈耀表示,优化投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将成为今年东南四省区共同挑战。要完成今年目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紧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加快区域协同融合发展。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