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盘点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和十大微信谣言

2016年01月19日 09:46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nr.cn/315/gz/20160117/t20160117_521155915.shtml#

【导读】2015年,“食品安全法”、“转基因”、“红肉”、“加工肉制品致癌”等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热点话题,真相究竟如何?微信朋友圈成了食品网络谣言“集中营”,哪些食物不能吃,哪种食物有毒等等,谣言一经转发,传播速度惊人。本期《天天315》:盘点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和十大微信谣言。

据报道,回顾2015年食品安全问题,相对于前几年,食品安全曝光问题大大减少。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据统计,2015年因为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死伤人数上万人,平均每3天就有一起食品中毒事故;因“利”而生的黑作坊屡禁不止,加工环境脏乱差、原材料腐烂劣质是黑作坊的标签,他们生产的各种“黑暗食品”流向消费者的餐桌。2015年食品安全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和改变?

关于这一话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评论。

经济之声:你们心目中的2015年食品安全大事件有哪些?

1、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颁布

胡钢: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我们新的食品安全法的生效实施,它对于食品安全进行了全新的制度安排,相关的监管措施也非常严厉。这标志着在食品安全的保障方面,我们应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法制时代。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安法,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个环节管理做出细致规定。最“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大亮点:刑事责任优先;违法行为最高可处30倍罚款;增加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处罚;资格处罚力度加大五年市场禁入;一年三次违法责令停产至吊销许可证;网购食品出问题网站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最低赔1000元;确立首负责任制。

经济之声:如何解读“最严”二字?

朱毅:法律的尊严还是在于执行,否则它就是一纸空文,所以我们只有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才能真正发挥这个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的震慑效应。

经济之声:现在有没有相关的案例?

胡钢:这次修改的力度确实非常大,因为原来的食品安全法只有104条,现在有154条,而且它强调了我们行政监管的专责化,也强调了惩处的力度。与此同时,它增强了相关行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也完善了民事赔偿制度。如果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经营者明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却依然进行销售,消费者就可以要求退一赔十,这只是价款。另外一种选择是按照你的损失,赔一还要再赔三倍。

首问负责制的确立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时候生产者经营者在主张权利时,他们会互相推诿。现在的食品安全法明文确立了首问责任制,谁接到消费者的投诉都应该及时处理,大家其实可以拨打110。

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去年下半年专门做了一个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执法检查,报告里面专门提出,国务院要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条例,同时要求有关执法部门将相关的公众举报电话进行整合统一。如果各个部门都搞自己的电话,分别进行宣传,老百姓很难记住。在一般情况下,110是帮助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在非紧急情况下,各地政府都有统一的政府非紧急事物电话,号码是12345。

2、WHO“红肉致癌”报告引发热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5年10月26日就食用加工肉类和红肉的致癌性发表了最新评估报告。根据证据的力度(并非风险水平),把加工肉类归类为“令人类致癌”(第1组);红肉则“可能令人类致癌”(第2A组)。世界卫生组织随后于10月29日发表声明澄清,2002年所提出“人们应节制进食保藏的肉制品,以减少患癌的风险”的建议仍然有效。

经济之声:这个报告一发布,立刻引起中国官方民间各方人士的争论,人们还能不能愉快的大口吃肉、啤酒配炸鸡和撸串呢?

朱毅:红肉要少吃,加工肉制品更要少吃的说法算不上新鲜事,这就是健康常识。我认为我们无须对世卫组织的发布进行过度的解读我倒觉得也没有什么过度去解读。

胡钢:在很多情况下,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类消息可能过于简练。因为有时候大部分事物是很复杂的,每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每种结论都附有很多条件,但是公众很难全部记得。此外,传播也要简略,消息一简短,可能就会出现偏颇,但是传播失误和虚假传播是有所不同的。虚假传播食品安全的信息,轻则承担治安处罚这种行政拘留罚款,重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3、“金箔入酒”引争议

2015年1月14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称,经审核,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对金箔加入白酒的用量、理化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个意见函一发布,立刻引起人们对金箔在白酒中添加的必要性的讨论。

经济之声:那么,添加金箔对白酒的品质有改善吗?

朱毅:人食用以后既不会吸收,也不会在人体内蓄积下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的法典委员会也将它列入了食品添加剂的范畴,食金之风在亚洲以及欧洲都是很盛兴的,所以金箔酒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毒豆芽”案做出宣判,判决被告人无罪,这在全国成为首例。这一结果令很多人震惊,因为之前涉嫌违法添加使用“无根水”的芽农基本都是撤案或取保。法院判决如下:“没有证据证明两位被告人在豆芽上喷洒‘速长王’(也称‘无根水')后所检测出的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三种物质对人体造成何种危害……判决被告人郭某无罪,被告人鲁某无罪。”

经济之声:如何解读这件事情?

朱毅:它是属于无毒的。我们并没有发现它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可靠证据,它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传说中的催熟效果,所以这不能够被作为司法机关定罪的依据。

胡钢:这是一个涉及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最后法院经过审理以后判决被告人无罪。对于这一类案件,全世界的法律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坚决避免出现冤假错案。而且一般来说,这种刑事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整个审理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刑事程序法的诉讼法的要求,一步都不能差。虽然“毒豆芽”案的被告人被判无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法追究其民事或行政责任。

5、走私“僵尸肉”流入餐桌

2015年6月1日,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共查获42万吨僵尸肉,价值30多亿元,部分走私冻肉已经进入市场。据调查,这些肉制品曾被作为“战略储备物质”长年保存在拉美某国的冷库里,已经严重过期。侦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表明,这些肉制品是在上世纪的1974年被冷冻起来的。

经济之声:消费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正在津津有味啃的凤爪可能比自己的年龄还大呢!胡律师,建立诚信的档案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二维码食品追溯制度,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用“僵尸肉”的机率?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

胡钢: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的食品安全法对于追诉制度本身有一条规定,它规定国家要建立食品安全的追诉制度,但是并没有具体对各项技术做出明确的规定。因为技术的发展太快了,所以法律只能做原则性的规定,甚至保持技术中立的原则,从而保证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二维码是否安全实际上是存在争议的,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追诉制度。从而让我们的消费者明白它们参与了整个过程。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经国务院同意,专门发文强调要建立完善产品的追诉体系,里面的内容非常全面和丰富。

6、含大量丙烯酰胺的黑糖食品引爆朋友圈

2015年8月台湾爆出一个新闻,说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酰胺。朱教授,黑糖中丙烯酰胺真的会增加人类的致癌危险吗?我们平时吃的红糖、白砂糖有没有这方面的安全隐患呢?

朱毅:大家没有必要特别担心,因为手工熬制的红糖在熬的过程中,它可能没有削甘蔗的皮就连皮一起榨了,再加上高温熬煮,丙烯酰胺的生成速度就很快。因为甘蔗里面本身就含有天门冬氨酸酰胺,和葡萄糖和果糖碰到一起之后一加热就生成丙烯酰胺了。不过食物中确实有很多丙烯酰胺的来源,因此我们要减少食用煎炸食物、饼干蛋糕以及锅巴薯片之类的零食,尤其在家里做菜时,应该降低温度并缩短时间。

7、市面90%五常大米掺假

记者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量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此外,所谓五常“调和米”催生了“拼缝”行业。不少五常市的“能人”从外地收稻,转手卖给加工企业,利润十分可观。

朱毅:我们以前的调和油深入人心,现在米也讲究调和米了。但是调和米也要保质保量,应该货真价实的,如果打着五常大米的名字,然后用其他大米调和,这就是涉嫌欺诈了。

我们可以把米塞进一个瓶口很小的小瓶子,然后把热水加进去,盖上盖子,隔一会把它拿开,如果上面全是油,并且闻到有刺鼻的味道,它就是用拙劣的手法做出来的调和米,美容大米。

胡钢:如果这种假冒的五常大米本身的质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只是假冒了他人的商标、企业名称或者标志及产地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欺诈行为。对于相关的权利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侵犯商标权或侵犯名称权的行为。如果它提供的大米本身符合大米食品的国家的安全标准,这类情况可能不适用于退一赔十的惩处方式。

8、草莓乙草胺致癌风波

去年,央视财经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经过工作人员初步检测,8份样品中全部都检测出了百菌清这种农药。进一步检测后,实验人员又检测出了另一种农药乙草胺,同样是8份样品中全部都有。新闻报道之后,红火的草莓销售市场迅速走冷,各地对草莓的恐慌迅速传导到主产区,导致种植户损失惨重。

记者调查了解到,乙草胺是除草剂,它主要在大田作物里面。玉米、豆子、土豆,也可以在油菜里面登记使用。目前国家没有登记草莓的残留标准,也就是说在草莓上是不能使用的。

经济之声:网络世界也是有法律底线的,转发谣言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公众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些谣言?

胡钢:很多人对于和食品有关的信息,尤其是负面的消息都很在意。所以每一名网民都应该在传播相关信息时增加一分理性,传播经过行政部门监管机构,特别是权威科学部门澄清过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建立起比较稳定清晰的安全观念。

朱毅:媒体也要小心,不能危言耸听,不能胡乱造作。普通消费者也不要轻信谣言。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盘点2015年食品安全10大微信谣言,目的是揭穿这些谣言,还大家一个科学真相。

谣言1: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

谣言源于一则消息:宁波一位45岁女士,非常讲究养生,每天早上喝自家现磨的豆浆,坚持了近三年后,体检竟查出了乳腺癌,雌性激素水平是常人的几倍。

流言说,豆制品含有大量植物性雌激素,会提高乳腺癌的患病几率。受这条消息影响,有些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浆了,甚至连豆制品都不敢食用了。真相是不是这样?

朱毅:喝,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更要多喝豆浆,这就是一个谣言。因为豆浆里面的大豆异黄酮能起到对雌性激素的双向调节作用,反而还能够预防乳腺癌。

谣言2:吃麻辣烫感染“H799”病毒

很多市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名31岁的孕妇因为吃了麻辣烫,感染了一种名为‘H799’的病毒,导致母子双亡……”流言:麻辣烫、米线中有H799病毒,可致人死亡。

朱毅:这H799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是想象出来的一个病毒。

谣言3:小龙虾用于处理尸体外国人不吃

“麻辣小龙虾”是夜间大排档的一道名菜,伴随着小龙虾的风靡,一些关于它的谣言也就出现了。流言:小龙虾基因是改造而来,用于处理尸体,且生长于污水中,重金属超标。真相是什么样的?

朱毅: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螯虾,的确不是中国原产,它原产于美国,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确对环境污染的耐受能力比较强,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它喜欢污染物、善于富集环境毒素。恰恰相反,小龙虾更喜欢清洁的水体。

谣言4:儿童牛奶饮品含肉毒杆菌

去年,一则关于“含有添加剂的牛奶饮料里有肉毒杆菌”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上热传:“现在得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妇幼保健院提示您,请不要给宝宝喝有添加剂的牛奶饮品……”因为事关宝宝们的健康,很多家长都进行了转发。流言说,儿童牛奶饮品中含肉毒杆菌,可致白血病。真相是什么?

朱毅:肉毒杆菌喜欢存在于蛋白质含量高的地方,牛奶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而且企业生产时会经过高温杀菌,不可能有肉毒杆菌滋生。且至今科学未发现肉毒杆菌与白血病有关。

谣言5:说甜玉米100%是转基因,导致男性阳萎,女性绝经。实际真相是什么?

朱毅:中国的甜玉米品种是常规育种的产物,且中国尚未批准转基因玉米的商业种植。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普遍觉得转基因食品都不安全,所以只要可能涉及转基因就会恐慌。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