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小课堂】如何规避种种消费风险?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生活中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各种消费陷阱,比如去银行存钱却拿回一张保单,展销会上买到的商品不靠谱,开心旅游却遭遇强制购物,买学区房却遇卖方户口无法迁出等等,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维权,生活中又该如何规避种种消费风险。本期天天《315消费小课堂》邀请北京同诺律师事务所胡晓律师,为您把脉支招,做一个聪明睿智的消费者。
经济之声:很多朋友都接到过电话,电话里说自己是某某法院的,牵扯到某个案子要发出通知,很多的诈骗案件其实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怎么样来识别真假法院的通知?
胡晓:现在电信诈骗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现象,我们怎么去区分和识别真假的法院电话呢?有很多朋友会说,法院为什么不直接给我们发传票,这要根据客观情况来看。目前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数量在快速增长,案件数量非常多。所以为了提高通知的效率,很多时候法官会以打电话的方式先落实一下被告的地址,避免因为地址错误导致寄出去的传票被送回来延误了时间,有时候法官也可能会要求当事人直接去法院做调解工作或者了解案情。因此一率挂掉这样的电话是不太合理的。
我们一些常见的误区体现在哪里?第一,法官未必会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第二,法官可能也会和你谈到钱的问题,虽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是对于一些经济类的案件来说,法官可能会简单的询问一下,在一些执行的案子里,法官有时候可能会通知转账,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个转账的账号一定是法院的对公账号。
经济之声:一位老人到银行打算办理定期存款,这个时候柜员告知他有一种更高收益的存款方式,最后老人拿回家的是一个定期的保单,我们怎么看这种情况?
胡晓:这种情况在一些银行内部管理不够严格、不够规范的城市时有发生,银监会在2010年专门发文,对保险公司的驻点销售进行了限制。所以目前而言,总体上大多数银行对于保险产品的销售还是非常规范的。
但是有些情况还是会出现,第一种就是混淆概念,谎称这个保险是银行的存款,而且给你附送一个保险。第二是期限不准确,明明是十年期的保险告诉你三年就可以了,或者是六年期的保险告诉你期限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你到期时去取是取不出来的,而且可能要扣掉你的一些费用,现金价值会大大缩水。第三种就是虚假承诺,实际上大部分的银行保险是不能保意外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夸大收益。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保单上的现金价值打印在保单的背面,客户有时候会看不清楚其中的内容,并且也无法及时退保。
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首先是注意银行工作人员的特别表述。另外,大家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合同,看清楚落款究竟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此外,大家要注意核实对方的身份,必要时可以要求他出示工作证明。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买了保单又该如何维权呢?我一方面建议大家要善于利用保险的犹豫期,保险的犹豫期是什么?我今天一时冲动买了这个保险,但是我可以退掉它,并且不扣除任何费用,这样一种犹豫期一般是十年,我们在这样的期限内去退保是没有什么损失的。第二,如果你确定被误导,你也可以及时的收集证据,然后再去向银监局、消协投诉。
经济之声:我们该如何防范移动支付带来的风险?
胡晓:目前移动支付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的盛行,很多黑客研究出一些方法意图侵害大家的财产权利。总的来讲,攻击可分为几类。一种叫补卡攻击,它会冒名补办客户的手机卡,再通过重置密码转移绑定的手机,从而套出资金。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用钓鱼wifi,黑客会在一些有无线热点的公共场所搭建经过改造的钓鱼wifi,一旦客人连上无线设备,这些信息都会被扫描和劫持,所以我们的资金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还有一些是利用恶意程序,例如链接或二维码。大家要特别注意,有时候二维码绑定的是一些恶意程序。还有一种是篡改正常的移动应用,让大家下载一些假的APP。
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陷阱?大家首先要提升自己风险防范意识,如果突然发现手机卡不能用了,没有信号了或者被告知卡无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联系运营商冻结相关账号,甚至在发现可能遭到补卡攻击时候要去主动联系警方,防范损失进一步加大。第二,移动热点的wifi还是不够安全,大家最好还是使用自己的数据流量,最起码在交易时把wifi关掉,使用自己的数据流量。此外,我们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一些安全防控软件,不要轻意相信陌生人发过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去安装应用程序。最后,我建议大家限制所绑定银行卡里面的数额。
经济之声:什么样的方式对信用卡的保密最好?
胡晓:一般来讲,我们在使用信用卡时都需要设置一个密码,发卡银行也会给我们一个初始密码。常见的密码一般包括消费密码、取现密码和查询密码,消费密码和取现密码是一致的。查询密码往往是我们在进行电话银行查询时需要用到的密码。
此外,我们的信用卡还有一个安全码,就是背面最后的三位数,这个安全码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安全码。今天我想提示大家的是,其实消费密码并不是必须设置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在申请办理银行信用卡时,可能不会去仔细查看条款。实际上消费的依据按理说应该是我们刷卡以后的确认单,业就是大家平时签字的依据,但是我们在申办信用卡时,银行说还是选择一个凭密消费,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发现,在其他一些条款里面,它会告诉你如果你选择了这种凭密消费,你就要妥善保管好你的密码,其他任何人使用这个密码都会被视为是你本人的消费。我们认为这样的条款有格式条款的嫌疑,但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它也需要去防范这样的风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我们在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不设置消费密码,为什么?因为我们如果不设置消费密码,商户就有义务审核我们的签名和信用卡的签名栏是否一致,如果有人冒用,我们是不需要去承担责任的。第二,我们一旦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就应及时去报案,我们可以立即进行一笔消费,例如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或者找一个ATM机取款,然后把这个小票的单子打出来,这样就能证明卡没有离开自己。第三,我们要及时去进行电话挂失。除此以外,我还建议大家可以开通一个消费的短信通知或者微信通知。最后,我还有一个小窍门,我们要利用发卡银行的一些免赔政策。总而言之,大家在申办信用卡时,一定要去仔细阅读宣传政策和条款,利用好可以保护自己的工具。
经济之声:在某家知名的电商网站上,号称是客服人员的骗子打电话给消费者,经过了一系列操作,消费者被盗刷了十几万块钱,消费者应该怎么样识别真假网站?
胡晓:现在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还有一个扩大的趋势,它不仅仅会去诈骗消费者,甚至还有可能去骗商家。我们该如何识别呢?第一,真正的官方人员肯定不会以任何形式向你索要账户后面的身份信息,包括登录密码还有短信验证码等。第二,它们即便需要你提供账号,也绝不会让你提供密码。第三,假客服往往会要求客户提供关于礼品的一些小额费用,像税、快递费以及一些检验证书的鉴定费等,虽然这些费用的金额比较小,但是它会引发一些大的麻烦。另外,我们可以询问客服的名字和工号是什么,然后提出主动回拨过去。最后,这种假网站的网址可能会有小小的不同,现在的搜索引擎都会有官网的提示。此外,这些假客服往往会要求受害者去ATM机上进行操作,采用在线支付的方式相对更加安全。
经济之声:在短期摊位上买到不靠谱的商品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胡晓:展销会往往会宣称,我们是厂家直销的便宜正品等,消费者一看和正价商品相比较确实划算很多,就决定购买。但是展销会又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短期的,等到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问题时,又找不到商家了,所以这种消费纠纷也是层出不穷。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如果消费者在展销会和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但是在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的租赁期期满以后,我们应该去找谁呢?我们也可以找展销会的举办者和柜台的出租者,并要求他们进行赔偿。但我们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了心怡的商品,我们一定要证明我们是在什么地方购买的,尽量不要进行现金结算。如果是现金结算,我们一定要要求它开票,然后保管好我们的购物凭证。
还有一类情况是什么?有的消费者在参加展销会时,看到了非常心怡的货物,但是货品又缺货、断货,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付少量的定金,尽量不要支付全款。我们建议通过订金加尾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货品本身有没有关于它质量瑕疵的说明。总而言之,我们还是希望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还是要综合考虑卖家的信誉。
经济之声: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遭遇强制消费该怎么做?
胡晓:老人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无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维权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多老人也觉得就自认倒霉,花钱消灾吧。老人家在参团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种是被导游带到一些不正规的地方进行购物。第二种就是被导游误导去购买一些价高质次的商品。还有一些更加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你不买东西,导游就不带你继续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规避这种不愉快的情形的发生?首先,我们要看清楚合同,尤其是涉及到购物的条款。第二,我们要谨慎参与这种低团费的旅行团。第三,子女在老人家去旅游前可以给老人家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此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参与了购物,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我们都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凭证
值得欣喜的是国家旅游局已经把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合并成了旅行社条例。这也在向社会媒体征求意见,条例的草案对于这种不合理的低价游和强制购物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旅行团的消费会更加透明、更加安全。
经济之声:现在房市越来越火爆,有消费者十年之前买了房子,但是因为卖房人一直没有给办房产证,所以十年之后卖家突然反悔,要把房子收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卖家又该怎么办?
胡晓:房市越来越火爆,所以卖房人违约的情形也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房主为什么要反悔呢?因为他想获得更高的价格,如果你跟我就签了一个订金合同,我无非只需要给你返还双倍定金。如果我卖给第三方,可能它给我的差价就远远超过了我应当承担的损失。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陷阱在哪儿呢?我们去买了这个房,最后人家告诉我们,这个签名的人根本不是房主,他也没有授权,在这种情况下签这个合同是无效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屋的信息和房产证上的信息不符。另外,有的房主想把这个房子卖掉以后再另行购房,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再购房,所以他也没有办法交房。
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问题呢?首先,大家如果看准了一个房子,尤其是在房价不停上涨的阶段,不要仅签署订金合同,而是应该签署购房合同。另外,对付这种不讲诚信的房主,我们可以约定,我们应该把这个约定写在合同里面。最后,我们应该确定交易主体还有交易的房屋的信息,最好能够核对房主的身份证原件和房产证原件。
经济之声:车险的优惠越来越多了,车险到底应该怎么选?
胡晓:2015年我国进行了车险改革,2016年也在继续推进。在新的政策下,对于过去一些不予理赔的项目,我们现在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比如针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一些损失,我们都可以获得赔偿。第二,如果新车还没有上牌照就发生了保险事故,现在也要赔。第三,如果我们开车不小心撞到了家人,被保险人或者司机的家人可以在三责险下进行赔付。第四,我们还可投保专项的附加险。另外包括倒车镜、车灯的单独损失险都被并入了主险责任的范围,可以由主险一并承保。如果驾驶证丢失或毁损,只要我们去补办了,依法换证了,我们还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询问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例如我们要防范不足额保险情况的发生。
经济之声:很多消费者在买完新房以后,发现质量问题然后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可是开发商迟迟不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房主就会拒绝支付物业费,房主这样做对吗?
胡晓:实际上我们要提示消费者,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和房屋买卖是两种法律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发商往往是不同的企业法人,如果我们迁怒于物业公司,拒绝缴纳物业费,这在法律上是得不到支持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开发商同时也担任着房屋的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的双重角色,我们可能可以去主张债务抵消。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生活中消费者经常会遇到各种消费陷阱,比如去银行存钱却拿回一张保单,展销会上买到的商品不靠谱,开心旅游却遭遇强制购物,买学区房却遇卖方户口无法迁出等等,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维权,生活中又该如何规避种种消费风险。本期天天《315消费小课堂》邀请北京同诺律师事务所胡晓律师,为您把脉支招,做一个聪明睿智的消费者。
经济之声:很多朋友都接到过电话,电话里说自己是某某法院的,牵扯到某个案子要发出通知,很多的诈骗案件其实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怎么样来识别真假法院的通知?
胡晓:现在电信诈骗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现象,我们怎么去区分和识别真假的法院电话呢?有很多朋友会说,法院为什么不直接给我们发传票,这要根据客观情况来看。目前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数量在快速增长,案件数量非常多。所以为了提高通知的效率,很多时候法官会以打电话的方式先落实一下被告的地址,避免因为地址错误导致寄出去的传票被送回来延误了时间,有时候法官也可能会要求当事人直接去法院做调解工作或者了解案情。因此一率挂掉这样的电话是不太合理的。
我们一些常见的误区体现在哪里?第一,法官未必会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第二,法官可能也会和你谈到钱的问题,虽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是对于一些经济类的案件来说,法官可能会简单的询问一下,在一些执行的案子里,法官有时候可能会通知转账,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个转账的账号一定是法院的对公账号。
经济之声:一位老人到银行打算办理定期存款,这个时候柜员告知他有一种更高收益的存款方式,最后老人拿回家的是一个定期的保单,我们怎么看这种情况?
胡晓:这种情况在一些银行内部管理不够严格、不够规范的城市时有发生,银监会在2010年专门发文,对保险公司的驻点销售进行了限制。所以目前而言,总体上大多数银行对于保险产品的销售还是非常规范的。
但是有些情况还是会出现,第一种就是混淆概念,谎称这个保险是银行的存款,而且给你附送一个保险。第二是期限不准确,明明是十年期的保险告诉你三年就可以了,或者是六年期的保险告诉你期限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你到期时去取是取不出来的,而且可能要扣掉你的一些费用,现金价值会大大缩水。第三种就是虚假承诺,实际上大部分的银行保险是不能保意外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夸大收益。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保单上的现金价值打印在保单的背面,客户有时候会看不清楚其中的内容,并且也无法及时退保。
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首先是注意银行工作人员的特别表述。另外,大家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合同,看清楚落款究竟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此外,大家要注意核实对方的身份,必要时可以要求他出示工作证明。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买了保单又该如何维权呢?我一方面建议大家要善于利用保险的犹豫期,保险的犹豫期是什么?我今天一时冲动买了这个保险,但是我可以退掉它,并且不扣除任何费用,这样一种犹豫期一般是十年,我们在这样的期限内去退保是没有什么损失的。第二,如果你确定被误导,你也可以及时的收集证据,然后再去向银监局、消协投诉。
经济之声:我们该如何防范移动支付带来的风险?
胡晓:目前移动支付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的盛行,很多黑客研究出一些方法意图侵害大家的财产权利。总的来讲,攻击可分为几类。一种叫补卡攻击,它会冒名补办客户的手机卡,再通过重置密码转移绑定的手机,从而套出资金。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用钓鱼wifi,黑客会在一些有无线热点的公共场所搭建经过改造的钓鱼wifi,一旦客人连上无线设备,这些信息都会被扫描和劫持,所以我们的资金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还有一些是利用恶意程序,例如链接或二维码。大家要特别注意,有时候二维码绑定的是一些恶意程序。还有一种是篡改正常的移动应用,让大家下载一些假的APP。
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陷阱?大家首先要提升自己风险防范意识,如果突然发现手机卡不能用了,没有信号了或者被告知卡无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联系运营商冻结相关账号,甚至在发现可能遭到补卡攻击时候要去主动联系警方,防范损失进一步加大。第二,移动热点的wifi还是不够安全,大家最好还是使用自己的数据流量,最起码在交易时把wifi关掉,使用自己的数据流量。此外,我们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一些安全防控软件,不要轻意相信陌生人发过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去安装应用程序。最后,我建议大家限制所绑定银行卡里面的数额。
经济之声:什么样的方式对信用卡的保密最好?
胡晓:一般来讲,我们在使用信用卡时都需要设置一个密码,发卡银行也会给我们一个初始密码。常见的密码一般包括消费密码、取现密码和查询密码,消费密码和取现密码是一致的。查询密码往往是我们在进行电话银行查询时需要用到的密码。
此外,我们的信用卡还有一个安全码,就是背面最后的三位数,这个安全码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安全码。今天我想提示大家的是,其实消费密码并不是必须设置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在申请办理银行信用卡时,可能不会去仔细查看条款。实际上消费的依据按理说应该是我们刷卡以后的确认单,业就是大家平时签字的依据,但是我们在申办信用卡时,银行说还是选择一个凭密消费,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发现,在其他一些条款里面,它会告诉你如果你选择了这种凭密消费,你就要妥善保管好你的密码,其他任何人使用这个密码都会被视为是你本人的消费。我们认为这样的条款有格式条款的嫌疑,但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它也需要去防范这样的风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我们在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不设置消费密码,为什么?因为我们如果不设置消费密码,商户就有义务审核我们的签名和信用卡的签名栏是否一致,如果有人冒用,我们是不需要去承担责任的。第二,我们一旦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就应及时去报案,我们可以立即进行一笔消费,例如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或者找一个ATM机取款,然后把这个小票的单子打出来,这样就能证明卡没有离开自己。第三,我们要及时去进行电话挂失。除此以外,我还建议大家可以开通一个消费的短信通知或者微信通知。最后,我还有一个小窍门,我们要利用发卡银行的一些免赔政策。总而言之,大家在申办信用卡时,一定要去仔细阅读宣传政策和条款,利用好可以保护自己的工具。
经济之声:在某家知名的电商网站上,号称是客服人员的骗子打电话给消费者,经过了一系列操作,消费者被盗刷了十几万块钱,消费者应该怎么样识别真假网站?
胡晓:现在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并且还有一个扩大的趋势,它不仅仅会去诈骗消费者,甚至还有可能去骗商家。我们该如何识别呢?第一,真正的官方人员肯定不会以任何形式向你索要账户后面的身份信息,包括登录密码还有短信验证码等。第二,它们即便需要你提供账号,也绝不会让你提供密码。第三,假客服往往会要求客户提供关于礼品的一些小额费用,像税、快递费以及一些检验证书的鉴定费等,虽然这些费用的金额比较小,但是它会引发一些大的麻烦。另外,我们可以询问客服的名字和工号是什么,然后提出主动回拨过去。最后,这种假网站的网址可能会有小小的不同,现在的搜索引擎都会有官网的提示。此外,这些假客服往往会要求受害者去ATM机上进行操作,采用在线支付的方式相对更加安全。
经济之声:在短期摊位上买到不靠谱的商品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胡晓:展销会往往会宣称,我们是厂家直销的便宜正品等,消费者一看和正价商品相比较确实划算很多,就决定购买。但是展销会又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短期的,等到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问题时,又找不到商家了,所以这种消费纠纷也是层出不穷。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如果消费者在展销会和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但是在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的租赁期期满以后,我们应该去找谁呢?我们也可以找展销会的举办者和柜台的出租者,并要求他们进行赔偿。但我们还是要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了心怡的商品,我们一定要证明我们是在什么地方购买的,尽量不要进行现金结算。如果是现金结算,我们一定要要求它开票,然后保管好我们的购物凭证。
还有一类情况是什么?有的消费者在参加展销会时,看到了非常心怡的货物,但是货品又缺货、断货,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付少量的定金,尽量不要支付全款。我们建议通过订金加尾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货品本身有没有关于它质量瑕疵的说明。总而言之,我们还是希望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还是要综合考虑卖家的信誉。
经济之声: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遭遇强制消费该怎么做?
胡晓:老人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无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维权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多老人也觉得就自认倒霉,花钱消灾吧。老人家在参团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种是被导游带到一些不正规的地方进行购物。第二种就是被导游误导去购买一些价高质次的商品。还有一些更加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你不买东西,导游就不带你继续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规避这种不愉快的情形的发生?首先,我们要看清楚合同,尤其是涉及到购物的条款。第二,我们要谨慎参与这种低团费的旅行团。第三,子女在老人家去旅游前可以给老人家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此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参与了购物,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非自愿,我们都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凭证
值得欣喜的是国家旅游局已经把旅行社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合并成了旅行社条例。这也在向社会媒体征求意见,条例的草案对于这种不合理的低价游和强制购物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旅行团的消费会更加透明、更加安全。
经济之声:现在房市越来越火爆,有消费者十年之前买了房子,但是因为卖房人一直没有给办房产证,所以十年之后卖家突然反悔,要把房子收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卖家又该怎么办?
胡晓:房市越来越火爆,所以卖房人违约的情形也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房主为什么要反悔呢?因为他想获得更高的价格,如果你跟我就签了一个订金合同,我无非只需要给你返还双倍定金。如果我卖给第三方,可能它给我的差价就远远超过了我应当承担的损失。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陷阱在哪儿呢?我们去买了这个房,最后人家告诉我们,这个签名的人根本不是房主,他也没有授权,在这种情况下签这个合同是无效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屋的信息和房产证上的信息不符。另外,有的房主想把这个房子卖掉以后再另行购房,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再购房,所以他也没有办法交房。
我们该如何防范这种问题呢?首先,大家如果看准了一个房子,尤其是在房价不停上涨的阶段,不要仅签署订金合同,而是应该签署购房合同。另外,对付这种不讲诚信的房主,我们可以约定,我们应该把这个约定写在合同里面。最后,我们应该确定交易主体还有交易的房屋的信息,最好能够核对房主的身份证原件和房产证原件。
经济之声:车险的优惠越来越多了,车险到底应该怎么选?
胡晓:2015年我国进行了车险改革,2016年也在继续推进。在新的政策下,对于过去一些不予理赔的项目,我们现在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比如针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一些损失,我们都可以获得赔偿。第二,如果新车还没有上牌照就发生了保险事故,现在也要赔。第三,如果我们开车不小心撞到了家人,被保险人或者司机的家人可以在三责险下进行赔付。第四,我们还可投保专项的附加险。另外包括倒车镜、车灯的单独损失险都被并入了主险责任的范围,可以由主险一并承保。如果驾驶证丢失或毁损,只要我们去补办了,依法换证了,我们还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询问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例如我们要防范不足额保险情况的发生。
经济之声:很多消费者在买完新房以后,发现质量问题然后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可是开发商迟迟不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房主就会拒绝支付物业费,房主这样做对吗?
胡晓:实际上我们要提示消费者,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和房屋买卖是两种法律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发商往往是不同的企业法人,如果我们迁怒于物业公司,拒绝缴纳物业费,这在法律上是得不到支持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开发商同时也担任着房屋的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的双重角色,我们可能可以去主张债务抵消。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