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公布 四方面问题亟待改进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今年以来,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什么都能与“共享”挂上钩,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雨伞、共享篮球乃至共享睡眠舱,共享经济不断刷新着消费者对共享产品可能性的认知,甚至朋友圈里经常有朋友调侃,说以后什么都不用买了,什么都可以通过分享来解决。
但与此同时,共享产品的众多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比如不久前火爆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共享睡眠舱先后“休眠”,共享雨伞在杭州上线仅一天就被城管要求下架,还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损坏严重等问题。怎么来规避分享经济的各种弊端,让分享经济健康发展、监管有力,这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近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考。那么,这个《报告》包涵哪些内容?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说:“截止到今年的8月6日,共收集分享经济有关的负面新闻报道104649篇次,微博146条,论坛主贴7538篇,博客文章4434篇,微信文章89121篇。我们梳理了这些负面的舆情之后,发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安全保障类,这一类里涉及到大概106个话题;第二是服务质量类的,有71个话题;然后价格垄断类有62个话题;个人隐私类有60个话题。从话题的热度来看,排名前几位的负面话题主要为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其中的服务质量、价格垄断等方面的负面舆情主要是通过自媒体的传播。安全保障和监管处罚等方面的负面舆情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关注来传播。”
报告显示,当前在分享经济领域,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四大方面的负面舆情事件数量比较多,问题亟待改进。其中,“男童骑共享单车致死向OFO索赔700万元”、“滴滴加价”、“共享单车‘充值很顺利退款约定不明’”、“北京共享单车遭索赔第一案”、“悟空共享单车倒闭”等事件引起舆论的较高关注。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骑着共享单车的家长,就把孩子放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非常危险。对于这种不规范的,或者说没有考虑到自身安全的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把小孩儿放在车筐里,如果出现了意外,纯粹应该由监护人承担责任,或者如果是双方或多方事故的话,由交通肇事的另一方承担责任。作为单车企业,对这种事故是不应该承担责任的。”
那么,如果是一个孩子在小区里骑车发生了一些意外,和在道路上骑车发生意外,认定结果是一样的吗?
李斌说:“这就涉及到一个道路认定问题,如果小区里是能对社会公开开放的道路,其实也应当纳入到《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调整的范围之内。因为这个案件在法庭审理过程当中,法院如何认定,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探讨这个案件的时候,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站在同情受害方的角度来说的,他说你的密码能够轻易被小孩打开,这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第二种则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认为,我的车锁本身的保密性、安全性不够高,难道就是你没有经过我允许非法使用我车辆的合法理由?难道我的车不上锁,你开了就走,这种情况出现事故还要车主来进行赔偿吗?我个人觉得,从法律的角度考虑,监护人对于未成年子女负有法定监护责任,管理、保护、教育的责任他是要承担的。作为法律规定,一旦颁布,每个公民都应当知道并遵守。所以我觉得,即使作为共享单车的运营商没有在合适的部位写上一行字来提示‘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骑’,那也并不能够成为他承担责任的当然理由。
至于案件的最终审理结果,要看法院是怎么认定的。但是我认为不能够以锁具本身缺乏更高的安全秘密性为由,让单车企业承担太大的责任,这样是不公平的。我个人意见是,家长对孩子要有第一位的安全保护责任。而且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8岁以上的孩子就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了,对于一般的行为要有一个法律后果的判断,要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意识。我觉得,我们教育孩子学很多的知识是次要的,教育孩子懂得安全,懂得规则,这是重要的。”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共享经济的平台企业,首先你要确保你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第二,在安全使用方面,你要尽可能的通过技术手段来提供的安全保障,如果实在不能提供的,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当然,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自己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也要做一些准备。比如家长应该尽到监护的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随便地去动用这种不该骑的共享单车。我们自己在骑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今年以来,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什么都能与“共享”挂上钩,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雨伞、共享篮球乃至共享睡眠舱,共享经济不断刷新着消费者对共享产品可能性的认知,甚至朋友圈里经常有朋友调侃,说以后什么都不用买了,什么都可以通过分享来解决。
但与此同时,共享产品的众多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比如不久前火爆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共享睡眠舱先后“休眠”,共享雨伞在杭州上线仅一天就被城管要求下架,还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损坏严重等问题。怎么来规避分享经济的各种弊端,让分享经济健康发展、监管有力,这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
近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考。那么,这个《报告》包涵哪些内容?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说:“截止到今年的8月6日,共收集分享经济有关的负面新闻报道104649篇次,微博146条,论坛主贴7538篇,博客文章4434篇,微信文章89121篇。我们梳理了这些负面的舆情之后,发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安全保障类,这一类里涉及到大概106个话题;第二是服务质量类的,有71个话题;然后价格垄断类有62个话题;个人隐私类有60个话题。从话题的热度来看,排名前几位的负面话题主要为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其中的服务质量、价格垄断等方面的负面舆情主要是通过自媒体的传播。安全保障和监管处罚等方面的负面舆情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关注来传播。”
报告显示,当前在分享经济领域,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四大方面的负面舆情事件数量比较多,问题亟待改进。其中,“男童骑共享单车致死向OFO索赔700万元”、“滴滴加价”、“共享单车‘充值很顺利退款约定不明’”、“北京共享单车遭索赔第一案”、“悟空共享单车倒闭”等事件引起舆论的较高关注。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骑着共享单车的家长,就把孩子放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非常危险。对于这种不规范的,或者说没有考虑到自身安全的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把小孩儿放在车筐里,如果出现了意外,纯粹应该由监护人承担责任,或者如果是双方或多方事故的话,由交通肇事的另一方承担责任。作为单车企业,对这种事故是不应该承担责任的。”
那么,如果是一个孩子在小区里骑车发生了一些意外,和在道路上骑车发生意外,认定结果是一样的吗?
李斌说:“这就涉及到一个道路认定问题,如果小区里是能对社会公开开放的道路,其实也应当纳入到《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调整的范围之内。因为这个案件在法庭审理过程当中,法院如何认定,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探讨这个案件的时候,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站在同情受害方的角度来说的,他说你的密码能够轻易被小孩打开,这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第二种则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认为,我的车锁本身的保密性、安全性不够高,难道就是你没有经过我允许非法使用我车辆的合法理由?难道我的车不上锁,你开了就走,这种情况出现事故还要车主来进行赔偿吗?我个人觉得,从法律的角度考虑,监护人对于未成年子女负有法定监护责任,管理、保护、教育的责任他是要承担的。作为法律规定,一旦颁布,每个公民都应当知道并遵守。所以我觉得,即使作为共享单车的运营商没有在合适的部位写上一行字来提示‘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骑’,那也并不能够成为他承担责任的当然理由。
至于案件的最终审理结果,要看法院是怎么认定的。但是我认为不能够以锁具本身缺乏更高的安全秘密性为由,让单车企业承担太大的责任,这样是不公平的。我个人意见是,家长对孩子要有第一位的安全保护责任。而且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8岁以上的孩子就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了,对于一般的行为要有一个法律后果的判断,要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意识。我觉得,我们教育孩子学很多的知识是次要的,教育孩子懂得安全,懂得规则,这是重要的。”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共享经济的平台企业,首先你要确保你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第二,在安全使用方面,你要尽可能的通过技术手段来提供的安全保障,如果实在不能提供的,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当然,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自己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也要做一些准备。比如家长应该尽到监护的责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随便地去动用这种不该骑的共享单车。我们自己在骑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