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直播竞答游戏背后存隐忧 专家: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8年01月15日 11:31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nr.cn/315/gz/20180114/t20180114_524098362.shtml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最近,直播竞答非常火热,许多直播平台都在搞直播问答活动。1月10日晚,在直播平台“芝士超人”,经过“血战到底”模式的激烈角逐,一位江苏女孩成为唯一赢家,独享101万元奖金,成为直播竞答游戏推出以来的首位百万富翁。

可以说,自2018年元旦以来,这种人人都能参加、答对即可分钱的直播竞答游戏火遍全国,不到10天,推出直播知识竞答活动的平台已经有六七家,每场参与竞答的人数多则几百万,少则几十万。

有一位玩家参加过一个名为“百万英雄”的在线直播竞答游戏。她说,参与者只要在直播过程中连续答对12道单选题,就可以参与瓜分100万元奖金。第一道题目是:大年三十又叫什么?这道题简直就是送分题,所有人都安全过关。但随后在一道与古诗词有关的题上,她败下阵来。后面,还有“中国古代‘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不包括什么”等问题。

这位玩家说,她平时并不是一个沉迷游戏的人,但这种游戏只要花20分钟的时间,不仅能赚钱,还能学到知识,尤其是那种心理层面的成就感,是其他游戏所不具备的。

现在,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推出了类似的“百万英雄”,映客直播则打造了“芝士超人”,花椒直播的“百万作战”上线,KK、派派等直播平台也纷纷跟进,直播竞答游戏成为当下最新最火的互联网经济形式。

关于这一话题,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是把知识变为奖金的诱惑吗?

芦云:“从参与者的角度看来,你要是想答题,你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这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然后去获取经济上的收益,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反过来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形式?为什么这个直播平台在2018年之后一下就冒出来了,而且还受到这么多的关注?谁是组织者?它的这个模式是什么样的?奖金如何获取?有没有绑定银行卡等一系列的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信息和数据已经遭到泄露了。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讲,它有着什么样的目的?是获利还是获取客户的黏度?目前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新兴的传播知识的方式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鼓励的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规范。”

胡钢:“这种新的模式本身具有相当强的娱乐性,同时也有很好的文化性。这种题目非常巧妙的融汇了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宣传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好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它不仅是娱乐,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也能得到提高甚至升华。这样一种网络行为、经营行为如果具有更多的正能量,以及好的文化传播的属性,对于构建社会良好的意识形态的氛围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体验发现,不同直播平台的直播竞答形式大同小异,都是由一个主持人给参与的用户直播出题,每道题会在直播页面上出现,同时出现3个待选答案,参与者必须在10秒钟内点击其中一个选项,随后由主持人公布答案,答错就被淘汰,答对则继续下一道题,答对全部12道题则算闯关成功,可以和其他胜利者共同瓜分本场奖金。

这些问题涵盖范围很广,从生活常识到文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娱乐各项知识无所不包,总体上并不算难,不超过高中的知识范围,但由于答题时间短、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想闯过12关并不容易。一场参与者近200万人的直播竞答,到最后闯过12关的人少则一两万,多则十几万,因此虽然奖金可以高达100万、200万元,但闯关成功者分到的奖金往往不过十几元、几十元,少的甚至不到1元。记者参与了5场直播竞答活动,3次闯关成功,拿到的奖金不过38元左右。

直播竞答在游戏规则的设置上也以吸引更多注册用户为目的,比如大多数平台都规定用户向自己的朋友推荐该平台的直播竞答活动后,朋友如果下载APP并注册参与竞答,那么,使用者本人和其朋友各能得到一张道具复活卡。参与者在答题过程中如果答错题,就可以使用复活卡复活并继续参与答题。

经济之声:有人说,这类直播竞答平台,其实就是通过“撒钱”“答题”“复活”等模式在短时间内积攒大量流量,这些流量在后期可以通过各种操作转化为价值。它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

芦云:“经营者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肯定有它的目的,因为奖金少则几元,多则几十万、上百万,但是参与的人很多,所以资金池还是很大的。首先,它会有一个宣传和推广,这可能只是第一步,是让大家去参与这个游戏。其次,在这么多人参与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一方面是面对所有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就是面对整个资金池。从目前看来,这个资金池已经不小了,是否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管?这些都是有待于探讨的话题。”

胡钢:“这样的直播竞答模式应该说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应该给它一定的空间,让它去发展,但同时要牢牢守住底线,比如消费者权益这条底线。首先这个活动本质上一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所以参与者首先是消费者,是用户,他们的消费者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现在的直播平台很多时候都要求你必须下载所谓的APP,这意味着相关的经营者可能会过分的掠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或者隐私。简单的说,我们在参与网络活动时,能不下载APP,最好就不要下载APP。”

经济之声:此外,另一个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能否得到充分保护。有网友提出质疑:“我要参加竞答,就必须在直播平台用微信或者手机号注册,为了复活码还要去拉朋友,这样直播平台掌握了我的个人信息和交际圈信息。如果我要将奖金提现,还要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个人信息,直播平台掌握这些信息后,能否保证信息的安全?”

芦云:“下载APP和扫描二维码这两件事情我们好像天天都在做,但是在做这两件事情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和账户安全,不要轻易的去扫描不熟悉的二维码,不要轻易的去点击不熟悉的链接,也不要轻易的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包括银行卡卡号对外透露。”

胡钢:“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及一个网络安全法的执法检查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大概有一半被调查的用户认为我们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做的不太好,或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里面也提出要加强各部门的协同监管,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里还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喜欢把网络实名制挂在嘴边,认为实名制能解决一切问题,或者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事实上这种实名制的滥用有时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全国人大的报告里专门提到,对于实名制的应用必须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消费者真的应该考虑一下你是否有必要为了可能获得的几十元钱的奖金,就向商家提供你的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而相应的代价你又是否能够承受呢?同时,这些游戏活动的经营者也应该重新审核其用户软件使用协议、相关的隐私保护、个人信息的使用是否符合我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以及《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如果不符合,应当立即进行修改。”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