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制定《质量促进法》赢回消费信心——从“吃穿用度”感受供给侧改革切入点
小到感冒药、保温杯等日用品,大到电饭煲、空气净化器等耐用品,海外血拼统统带回家——今年春节发生的这一幕,给企业上了一堂供给侧改革现场课。
全国两会上,不少企业家代表委员表示:只有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才能避免“爆买”现象,拉动国内消费。
海外“买买买” 日用消费品成主角
“供给侧改革不止是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在消费品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同样迫切。”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说。
让葛俊杰感受深刻的,是在“吃”方面。“我们的很多老字号食品,虽然凝结了几代人的感情和记忆,但消失的不在少数。光明的大白兔奶糖,算是坚持下来的代表之一。而反观日本的‘白色恋人’巧克力,到日本旅游的几乎人手一份,成为必买的伴手礼。”
“穿”的方面考验同样严峻。虽然我国是服装第一生产大国,但国际快时尚品牌通过海淘渠道进入中国的速度越来越快。跨境电商洋码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消费者在海淘中最热门的三大品类依次是服装、美容护肤产品和手提包(背包)。“虽然跨境网购的频次低于国内,但平均单价超过1200元,远高于国内水平。”
至于“用度”方面,到国外买智能马桶盖已经是过去式了,越来越多不起眼的日用小商品成为国内消费者的新目标。从保温杯到指甲钳,都是购物清单的“常客”。
最让葛俊杰感慨的,是朋友最近给他展示的从日本带回来的牙签。“这么简单的东西,也能分成L(大)、M(中)、S(小)三种型号。并且,用的还是环保材料,不像国内大多是竹签。”
品牌、个性、匠心 一个不能少
和海外优质消费品相比,“中国制造”还有哪些短板要补?
品牌是第一位的。全国政协委员、微创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常兆华说,2015年国际机构评选出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企业仅占两席,与我国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极不匹配。
“虽然品牌战略喊了很多年,但现实中如果投资一亿元建厂房、上设备,多数人没异议。而如果拿来搞品牌,有人就觉得不靠谱。”葛俊杰说,品牌成功除了质量有保证,标准和文化支撑必不可少。
在消费多元化的时代,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受欢迎。每年都有很多人舍近求远,到国外购买号称手工制作的服装和皮鞋。究其原因,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千篇一律不能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今年两会前,专门调研过山东青岛的一家服装企业。这家企业依托大数据技术,在流水线工厂实现服装定制。消费者只要在手机的APP中下单,就有专人上门量体,再结合企业积累的百万人服装版型数据,实现“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从下订单到定制成衣出厂只要七天。
“中国发达的互联网产业不能只体现在销售渠道上,更应该对接制造环节。既避免库存积压,又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郭广昌说。
随着海外消费品大量涌入,“工匠精神”这个词在国内制造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工匠精神”说到底是一种对自家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这是热衷打价格战的国内企业所稀缺的。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高级副总裁袁利群说,为了开发比肩日本产品的高端电饭煲,美的研发人员一年用掉两吨米不断地做饭,这种“工匠精神”需要坚持。
“中国制造”必须做到极致性价比
提升消费拉动经济能力,把居民购买力留在国内,已成为当务之急。参加两会的一些企业家代表委员表示,“中国制造”必须做到极致性价比,才能赢回国内消费者的信任。
极致性价比,以质量为先。此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带来一份关于制定《质量促进法》的议案。樊芸说,尽管我国跟质量有关的法律不少,但大多是“管理型”,缺少“促进型”。
樊芸认为,《质量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和激励制度等,比如建立质量专项资金、质量公益基金和加强政府采购支持等。
消费品质量好,价格也要合理,消费者才能买账。全国政协委员、美邦服饰董事长周成建说,不能一想到互联网企业就是高科技,一想到服装等消费品企业就是传统行业。“对于优秀的民族品牌,政府可以参照高新企业的标准给予税收上的支持,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地与国外品牌竞争。
葛俊杰认为,“在竞争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国际资源,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企业要转变观念,从‘中国代工、供应世界’走向‘中国品牌、全球制造’。”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