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造实体经济 提高核心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如何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你看这样一支笔,它的螺纹配合间隙如此粗糙,这是制造出来的,但肯定没有按照规范、图纸去做,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差的习惯。习惯就是一种文化,像这样的质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3月7日上午,在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从手中的笔的质量说起,提出建言。

作为专业人士,徐小平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尤为关注。他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想得到想不到”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想法”还要“做得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是关键因素。中国制造只有在提质上下功夫,创新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声誉鹊起,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制造水平还有差距。两会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李克强总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质量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她特别认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质量的表述,越是市场竞争激烈、低端产能过剩,越需要夯实制造基础,补齐制造短板,做强质量,推动产品升级。

对正在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而言,“质量”二字重过千钧。近年来,中国游客海外购买马桶盖等现象也从侧面体现了提升中国制造质量的迫切性。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实体经济振兴离不开质量,必须依靠提高质量打造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实体经济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创新驱动提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使我们感到很振奋!”3月6日,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TCL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如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需要靠创新驱动。

刚刚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讯电子展上回国的李东生,结合他在巴塞罗那的所见所闻和TCL发展实际,解读了创新驱动对于制造业质量提高和竞争力提升的巨大作用。“从展览上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通信产业也已经从跟随者变成了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的引领者。”他说,TCL通过不断创新,已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从追赶者变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竞争者,经营效益在全球行业领先。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产品质量提升,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坚守质量,尤须借助创新的力量。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决定制造业质量的不仅是态度,更是技术。一个螺钉拧不紧,一对齿轮咬合不上,都反映出基础工艺的“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认为,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提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正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迫切需求。”陈学东说,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质量,表现在产品寿命短、可靠性差,其原因之一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要改变这种局面,政府应切实发挥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以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标先进国家标准,高起点研制我国的质量标准,提升装备制造质量。

在河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天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山则以民营企业发展为例,谈了自己对实体经济振兴的看法。“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里既有总量不足的差距,也有结构不优的问题,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吴振山说,“如何优化链条、提升产业层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升级产业,推动产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内涵型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袁利群认为,制造业在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减法”之时,应积极主动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快全球化步伐,做好补短板的“加法”。她建议政府从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推动全价值链的精益管理这两个方向入手,以助力制造业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强化资源整合能力,着力提高企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

虚实结合升质: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

全国两会前夕,浙江的两位民营企业家马云和宗庆后关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之争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在两会期间的多个采访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介绍,娃哈哈正在推进企业互联网改造,逐步实现信息化系统对管理、生产、销售流程的全覆盖,做智能制造。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表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既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也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不少代表都认为,在当今个性化、智能化进入产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信息化、大数据成为发展标签,互联网、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全新时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应当相互融合,实体经济也应当拥抱“互联网+”,通过智能制造实现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将是未来产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十三五’期间将是实施智能化战略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构建大数据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并对部分岗位进行机器换人,简化生产工艺流程,实施流程再造。”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透露,通过创新理念推行智能制造,阳光集团实现了良好的发展。

提出要打造“新国货”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也表示,提升国货质量,互联网是个助推器。他希望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小米能和传统制造业一起,用技术和平台带动“中国制造”品质跃升。

在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看来,全球智能制造重要的两极分别是德国和美国,一种是德国的工业4.0,以西门子为代表;另一种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美国通用电气为代表。他希望中国成为世界智能制造第三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如一些代表所言,当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大家都不断提高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实体经济振兴自然指日可待。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