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安全带为何成后排安全主凶

误判害人

乘车出行,出于安全保护考虑,老人、孩子、重要人物,大多被安排坐在后座。

人们习惯认为,面对撞击,后排缓冲区域大,受伤危险要小于前排。但实际情况却与人们判断完全相反,乘坐普通家用车,坐在后排,反而被置于相对更危险的境况。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汇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数年来的试验数据、分析判断的结果。《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在C-NCAP碰撞测试中,后排安全评价成绩绝大多数惨不忍睹,而且不分品牌、国别。

随机抽取C-NCAP开始进行后排测试以来的历次成绩发现,无论是金光灿烂的“5星”车,抑或大名鼎鼎的国际名牌,相较前排成绩,后排安全测评成绩,都低得令人不敢相信;其他星级,后排成绩更加黯然。

在碰撞试验现场,记者经常看到,车辆后排的“乘客”受伤程度远远比前排“乘客”严重。

后排不安全产生的伤情,主要有四种,即头骨创伤、胸骨断折、脖颈折损、腹部勒裂。

高速视频显示,碰撞一瞬间,乘车假人被抛离座位、一头撞在车身……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明白,此不赘述。

胸骨断折的肇事凶手公布后,出乎很多人意料,竟是被人们视为保护神的安全带。

安全带怎么会是凶手?令人费解。

下潜滑坠

如何解读后排安全测试成绩?

以C-NCAP正面100%碰撞试验胸部指标为例,还原出低分的可怖。

当试验车一头撞上不变形的刚性壁障后,行驶速度由50公里/小时,瞬间降为0,导致车内假人瞬间的减加速度非常之高。

观看C-NCAP碰撞试验慢镜头回放可以发现,碰撞发生时,后排假人甩动幅度,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力。

碰撞一瞬间,很多车型后排上挺直坐立的假人,其头部竟已摆动至大腿,弧线轨迹之长,已然超出身体承受范围。

几番回荡、人即脱离安全带约束。有的假人是向上冲出,头撞车框,陡然下坠……

上冲导致头部与车框硬碰硬后的血迹斑斑,虽格外刺目,但并不令人意外。

而滑坠对人身造成的伤损,肉眼在第一时间是无法察觉的;只有通过假人身上的传感器才能侦测发现。

碰撞试验发生的滑坠,专业术语叫下潜现象。

据C-NCAP检测试验工程师朱海涛精确描述,所谓下潜现象,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导致安全带腰带发生滑动,脱离正常安装位置,从盆骨滑向腹部,使胸部、腹部承受的负载冲击力,大大超出安全承受范围。

下潜现象发生后,假人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好像用抡圆的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胸骨上,后果不难想象。

一般人对腹部受伤没有概念。大家都会觉得,腹部厚厚的脂肪,像肉垫一般,有缓冲作用。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副总工程师、C-NCAP管理中心试验评价部部长刘玉光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下潜的发生,会导致安全带腰带部分侵入假人腹部、致使假人肚囊断裂损坏。

而腹部所受伤害的严重性,国人尚不了解。

腹部软组织一旦受伤,其医疗成本极高。日本保险部门有统计,在人体各部位的医疗成本中,腹部的医疗成本大约是其他部位的两倍。

如果头部、胸骨、腹部均遭重创,脆弱的颈椎,还能幸免吗?

头部与胸部相对移动造成的剪切,令头颈甩动幅度较大。

众所周知,颈椎一旦受伤,康复周期十分漫长,且大多难以治愈,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解密下潜

那么,下潜是怎么发生的?

观看碰撞瞬间回放视频图像,记者发现,前排乘员身体震荡幅度,明显低于后排假人;前排假人下潜次数也大大低于后排假人。“安全带技术含量不同,是重要因素。”刘玉光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解释道:后排乘客下潜频率高发,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后排安全带技术含量低;二是后排座椅设计有缺陷。

按照刘部长提示,记者查阅C-NCAP相关报告,确认了这一说法。除了高档豪华车型,绝大多数乘用车后排座椅配备的安全带,根本不同于前排安全带。

前排安全带,很多已经是带有预张紧和限力功能的安全带。试验报告证实,安全带的这两种功能,可以明显缓解下潜现象的发生概率。

后排配置的普通三点式安全带,一度被誉为行车安全的伟大发明,如今怎么成了胸骨受创的元凶了?

刘玉光部长解释说,当碰撞发生,车速由50公里/小时,瞬间降为0,车内假人减加速度非常之高。普通三点式安全带,虽然能够约束乘客前冲惯性,但源于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原理,受阻的前冲力,全部回弹到假人胸部……

而功能先进的安全带,既有足够的束缚力以有效约束假人的前冲运动,又不会对假人胸骨勒得太紧,以致伤害其胸部与肋骨。

碰撞试验结果证实,前排配置功能丰富的安全带,远比仅仅配置普通三点式安全带的后排,得分高许多。

除了安全带技术含量差别,前后排的座椅技术含量、支架刚度,也有很大差别。这两种差别的存在以及由此导致头颈创伤及下潜现象频频发生,着实令人难以理解。

前排座椅配备主动式头枕的车型,越来越多。而后排配置主动式头枕者,却很罕见。

主动式头枕,令脖颈震荡幅度大为缩短,保护效果很不一样。

另外,后排座椅支架刚性不足的问题,不是一般个例,而具有一定普遍性。

据刘玉光介绍,C-NCAP通过对试验后车身检查发现,后排座椅支架刚性不足。

支架刚度不够,撞击后,椅子腿弯曲、甚至折断,导致乘客从座椅上滑坠。

后排座椅另一个设计缺陷,也容易导致下潜现象的发生。

刘玉光发现,发生下潜的车型,座椅基本就是海绵。

国人都喜欢座椅柔软舒服。很多汽车厂家便极力迎合消费者这一主张。但这样的座椅坐垫,因变形量较大特别容易发生下潜,给后排假人的胸部和颈部造成严重伤害。

刘玉光建议,要在座垫下加上必要的钣金件设计,做成前端较高、后部较低的形状,这才能避免下潜现象的发生。

女性悲哀

C-NCAP碰撞试验工程师朱海涛发现,女性、尤其是身材较矮的女性在后排就座格外危险。身高不超过1.6米的成年女性后排乘车出现下潜现象非常高。

而这一严重的安全问题,至今并未广为人知。

纵观C-NCAP碰撞试验,后排女性假人得分普遍偏低。此规律并没有因为车型大小及星级高低的不同而改变。

朱海涛认为,矮小女性易“下潜”,首先一个原因是汽车安全带,无论是技术先进安全带还是普通三点式,在设计时,都是针对男性中等身高比例设计的。这对身高1.6米以下的成年女性而言,其安全带着力部位,更多游离在女性人体最佳支撑点之外,因而使安全带很容易失去约束力。

在碰撞试验高速摄像机画面中,碰撞一瞬间,因反弹幅度很大,身材较小的女性假人,从后排成人安全带里滑坠或飞出现象,屡屡发生。

后排高危原因何在

后排安全系数低问题,完全是“舶来品”。

在很多发达国度,乘用车后排很少坐人;但在中国,后排经常坐人,尤其是女性。

由于国外后座很少有成年人乘坐,故相关设计多有空白、安全保护配置,大大低于前排配置标准。

面对国外其他NCAP机构以及各大汽车公司的不满与质疑,中汽中心前主任赵航曾明确回答:“你们后排放狗,我们后排坐人”。

中汽中心从C-NCAP2012版管理规则开始,加强了后排假人测试。

测算统计后,发现后排假人胸部保护测试的平均成绩,仅为0.28分。而前排假人的平均得分为13.55分。

到目前为止,国内车型在C-NCAP后排测试中的不适应现象,继续存在且十分严重。对于后排乘员的保护研究,很多车企并没有有效地采取应对手段,即使是跨国大品牌豪华车型,也并未积极应对。

(本报记者 李方文)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新利18国际路线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