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四川省消委:当心商家的文字游戏,“无糖饮料”不能放肆喝

2020年09月07日 08:39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糖”在不少人心中,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心中成了肥胖的“凶手”,甚至“闻糖色变”。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为了迎合消费者这种心理,市面上出现了口味多样的“无糖饮料”,价格普遍比普通饮料贵。但这种饮料真的“无糖不长胖”吗?四川省消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当心商家的文字游戏,“无糖饮料”不能放肆喝。

“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只是“不含蔗糖”

包装上写着“无糖”就真的不含糖吗?维权工作站食品专家表示,“无糖”是企业在商业宣传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只是代表这种食物“不含蔗糖”,事实上可能含有其他种类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双糖(如乳糖、麦芽糖等)以及能转化为单糖、双糖的淀粉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若过量食用这些除蔗糖以外的糖类,也会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影响控糖饮食计划。此外,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含糖量≤0.5g/100g(mL),就可以宣称“无糖”。所以,“无糖”不一定完全没有糖,可能只是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无糖饮料”喝着也很甜?“代糖”整懵胰岛素

喝过“无糖饮料”的消费者会发现,明明标注的“无糖”,但喝起来还是很甜。其实,背后原因是“代糖”。代糖是任何糖类以外甜味剂的统称,甜度通常是蔗糖的几十到几百倍。虽然代糖不参与机体代谢、不提供能量,但身体会以为摄入了“真糖”开始分泌胰岛素,而血糖却没有升高,久而久之,胰岛素不想再“被骗”,敏感性会下降,人体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就会减弱,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脂肪合成增加,可能带来肥胖和糖尿病的隐患。

过量饮用也“坏菜” “代糖”选择莫偏爱

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把“无糖”“低糖”饮料当做健康食品,过量饮用还是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购买时,要查看食品包装的营养成分表、配料表,看看哪种食品最适合自己。选择蔗糖食品时,应控制每日糖量和热量摄取;选择代糖食品时,不要偏食,以免大量摄取单一种类的代糖,造成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此外,有传言称甜味剂会致癌,专家表示,我国对于甜味剂使用有明确规定,只要按照规定标准使用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