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走私冻肉:多数流向餐饮业 存食品安全隐患
正规市场上,走私而来的冷冻肉类产品,明目张胆大规模交易……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量走私冻肉充斥冻品交易市场,货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流向为西部地区的餐饮行业,不仅埋下食品安全隐患,造成关税损失,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走私冻肉成业内“潜规则”
地处重庆九龙坡区的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以及大渡口区的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均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冷冻肉类、海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每天有数千吨冻品在这两大市场集散,运往重庆、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
在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一家名为“金X食品”的商铺摊位上,产自国内外的冷冻肉类、水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包括猪蹄、凤爪、牛肉等产品,分别来自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你要有证的还是没证的?没证的肉更便宜。”见半月谈记者在查看摊位上的各类冻肉产品,一名店员说,“证”指的是进口报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手续,没证的肉就是未经通关报检的走私肉。
店员说,以凤爪为例,走私货有每件12公斤和20公斤两种规格,价格是270元和460元,分别比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低50元和80元左右。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摊位上的走私冻肉外包装只有英文标识,没有我国正规进口货物所要求的中文标识,也没有我国通关报检的凭证。
相对于走私凤爪,走私牛肉的优惠力度更大。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X达食品”的店员给半月谈记者推荐了一款走私牛腱子肉,从产品外形观察,其与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并无明显区别,价格是每20公斤720元,而正规渠道进口的牛腱子肉价格是每20公斤960元。
这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共有上千家商户,半月谈记者随机走访的40余家商户中,90%以上的商户均销售走私冻肉,商户多是将走私货与正规货同时销售,走私货的范围涵盖鸡肉、猪肉、牛肉类产品。
走私冻肉的数量尚无法估算,但多家商户店员表示,销售走私冻肉在业内已成为“潜规则”,虽然没有正规进口手续,但价格便宜,市场供需非常旺盛。
走私货何以明目张胆在正规市场上销售?半月谈记者在两家交易市场的微信群内看到,相关部门开展例行市场检查之前,市场管理方都会提前在群内“通风报信”,商家则提前将走私货转移,或在检查当天关门歇业,以躲避监管。
例如,7月23日,半月谈记者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的“万吨客户群”中看到,市场管理方多次发布信息提醒:各位老板,明天注意一下,三无产品不摆样品。
走私冻肉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大量的走私冻肉来自哪里?又流向哪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交易市场的商户只是走私冻肉链条上的一环,大量走私冻肉背后,是一张遍布全国各地的供销网络。
半月谈记者看到,每晚9点以后,会有辽宁、河南、浙江等全国各地牌照的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驶入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停靠在冷冻仓库月台前卸货,其中就包括一部分走私货。
在攀谈中,一名来自河南的杨姓卡车驾驶员说,他从事冻肉运输已经5年多,跑过全国10多个省份,运送走私冻肉是常有的事。
走私冻肉在业内又被称为“水漂货”,指的是未通过正规进口程序,直接从海上漂过来的货物。
经过多名卡车驾驶员指引,半月谈记者发现,这些走私冻肉外包装没有中文标识,没有通关报检凭证,包装箱都被一层塑料袋包裹。
多名卡车驾驶员说,“水漂货”在前期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冷链物流“断链”的现象,为防止冻肉融化后的血水污染其他货物,通常给纸箱包上一层塑料袋。
与此同时,两家交易市场上销售的走私冻肉主要流向是餐饮行业。半月谈记者以进货为由看到多家商户的销售记录,发现“水漂货”的买家多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餐馆。
半月谈记者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餐馆老板到交易市场进货,有的甚至直接点名要“没证的肉”。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名王姓餐馆老板的回答直截了当:“现在生意不好做,没证的肉价格便宜,能节省成本,很多业内同行都用这种肉,如果我用正规的肉,成本压力太大了。”
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冲击正规肉类企业
大量流入正规市场的走私冻肉,造成税收损失,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
进口肉类的综合税率约为25%,以牛肉为例,每吨进口牛肉价值约2万元,以此计算,每吨走私牛肉即造成约5000元的税收损失,每货柜牛肉约25吨,税收损失约12.5万元。
除了税收损失,“水漂货”还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在堆放货物的仓库月台上,半月谈记者随机打开几箱包裹“水漂货”的塑料袋发现,冻肉融化后流出的血水已浸透了包装箱,有的“水漂货”甚至来自被我国认定为不安全地区而禁止肉类进口的国家。
与此同时,走私冻肉大量流入市场,也对正规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水漂货的低成本、低售价让正规进口的产品销售惨淡。”一家正规肉类企业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猪蹄为例,正规进口的成本每吨约为2.3万元,而走私货成本每吨仅为1.6万元左右,售价约为每吨2万元,远低于正规进口猪蹄的成本价。
多名肉类企业负责人说,部分销售“水漂货”的企业也是不得已。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里,只销售正规渠道进口的肉很可能亏本甚至倒闭,为此,部分正规企业不得不同时销售“水漂货”。
“其他商家都卖水漂货,我去年就只卖正规货,企业入不敷出,差点倒闭,今年我们也同时卖一些‘水漂货’,企业才缓过来,上半年保持5%左右的微薄利润。”“龙X食品”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打击走私犯罪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但目前来看,走私冻肉的违法成本依然较低,不足以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建议在国家的统筹指挥下,全国各地方和部门形成合力,从走私肉类的源头入手,对“走私—运输—销售—购买”的非法链条加强明察暗访,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保障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正规市场上,走私而来的冷冻肉类产品,明目张胆大规模交易……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量走私冻肉充斥冻品交易市场,货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流向为西部地区的餐饮行业,不仅埋下食品安全隐患,造成关税损失,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走私冻肉成业内“潜规则”
地处重庆九龙坡区的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以及大渡口区的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均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冷冻肉类、海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每天有数千吨冻品在这两大市场集散,运往重庆、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
在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一家名为“金X食品”的商铺摊位上,产自国内外的冷冻肉类、水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包括猪蹄、凤爪、牛肉等产品,分别来自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你要有证的还是没证的?没证的肉更便宜。”见半月谈记者在查看摊位上的各类冻肉产品,一名店员说,“证”指的是进口报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手续,没证的肉就是未经通关报检的走私肉。
店员说,以凤爪为例,走私货有每件12公斤和20公斤两种规格,价格是270元和460元,分别比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低50元和80元左右。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摊位上的走私冻肉外包装只有英文标识,没有我国正规进口货物所要求的中文标识,也没有我国通关报检的凭证。
相对于走私凤爪,走私牛肉的优惠力度更大。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X达食品”的店员给半月谈记者推荐了一款走私牛腱子肉,从产品外形观察,其与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并无明显区别,价格是每20公斤720元,而正规渠道进口的牛腱子肉价格是每20公斤960元。
这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共有上千家商户,半月谈记者随机走访的40余家商户中,90%以上的商户均销售走私冻肉,商户多是将走私货与正规货同时销售,走私货的范围涵盖鸡肉、猪肉、牛肉类产品。
走私冻肉的数量尚无法估算,但多家商户店员表示,销售走私冻肉在业内已成为“潜规则”,虽然没有正规进口手续,但价格便宜,市场供需非常旺盛。
走私货何以明目张胆在正规市场上销售?半月谈记者在两家交易市场的微信群内看到,相关部门开展例行市场检查之前,市场管理方都会提前在群内“通风报信”,商家则提前将走私货转移,或在检查当天关门歇业,以躲避监管。
例如,7月23日,半月谈记者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的“万吨客户群”中看到,市场管理方多次发布信息提醒:各位老板,明天注意一下,三无产品不摆样品。
走私冻肉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大量的走私冻肉来自哪里?又流向哪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交易市场的商户只是走私冻肉链条上的一环,大量走私冻肉背后,是一张遍布全国各地的供销网络。
半月谈记者看到,每晚9点以后,会有辽宁、河南、浙江等全国各地牌照的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驶入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停靠在冷冻仓库月台前卸货,其中就包括一部分走私货。
在攀谈中,一名来自河南的杨姓卡车驾驶员说,他从事冻肉运输已经5年多,跑过全国10多个省份,运送走私冻肉是常有的事。
走私冻肉在业内又被称为“水漂货”,指的是未通过正规进口程序,直接从海上漂过来的货物。
经过多名卡车驾驶员指引,半月谈记者发现,这些走私冻肉外包装没有中文标识,没有通关报检凭证,包装箱都被一层塑料袋包裹。
多名卡车驾驶员说,“水漂货”在前期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冷链物流“断链”的现象,为防止冻肉融化后的血水污染其他货物,通常给纸箱包上一层塑料袋。
与此同时,两家交易市场上销售的走私冻肉主要流向是餐饮行业。半月谈记者以进货为由看到多家商户的销售记录,发现“水漂货”的买家多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餐馆。
半月谈记者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餐馆老板到交易市场进货,有的甚至直接点名要“没证的肉”。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名王姓餐馆老板的回答直截了当:“现在生意不好做,没证的肉价格便宜,能节省成本,很多业内同行都用这种肉,如果我用正规的肉,成本压力太大了。”
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冲击正规肉类企业
大量流入正规市场的走私冻肉,造成税收损失,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
进口肉类的综合税率约为25%,以牛肉为例,每吨进口牛肉价值约2万元,以此计算,每吨走私牛肉即造成约5000元的税收损失,每货柜牛肉约25吨,税收损失约12.5万元。
除了税收损失,“水漂货”还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在堆放货物的仓库月台上,半月谈记者随机打开几箱包裹“水漂货”的塑料袋发现,冻肉融化后流出的血水已浸透了包装箱,有的“水漂货”甚至来自被我国认定为不安全地区而禁止肉类进口的国家。
与此同时,走私冻肉大量流入市场,也对正规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水漂货的低成本、低售价让正规进口的产品销售惨淡。”一家正规肉类企业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猪蹄为例,正规进口的成本每吨约为2.3万元,而走私货成本每吨仅为1.6万元左右,售价约为每吨2万元,远低于正规进口猪蹄的成本价。
多名肉类企业负责人说,部分销售“水漂货”的企业也是不得已。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里,只销售正规渠道进口的肉很可能亏本甚至倒闭,为此,部分正规企业不得不同时销售“水漂货”。
“其他商家都卖水漂货,我去年就只卖正规货,企业入不敷出,差点倒闭,今年我们也同时卖一些‘水漂货’,企业才缓过来,上半年保持5%左右的微薄利润。”“龙X食品”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打击走私犯罪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但目前来看,走私冻肉的违法成本依然较低,不足以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建议在国家的统筹指挥下,全国各地方和部门形成合力,从走私肉类的源头入手,对“走私—运输—销售—购买”的非法链条加强明察暗访,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保障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当心国产水果披上“洋外衣”(2024-10-23)
- “华佗回春宝典”傍名医宣传功效(2024-09-04)
- 山东21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鬼花生、蜜三刀等(2024-08-23)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宠物零食:宠德莱等4款自制宠物零食细菌超标(2024-08-23)
- 故宫门票咋就这么难抢到(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