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海信的创新新解:知本和资本

2011年12月14日 16:51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xfpd/szcj/hysm/smjd/507729.html

今年34岁的高川是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BA,也是海信今年从北美融智而来的“第一枚硕果”。高川很形象地说:“选择公司与买房子、谈恋爱是一个道理,不能盲目,更不能结婚就想着离婚,而应该对双方负责。”而他所专长的生物和电子工程学也正是海信在积极转型过程中希望孵化的一个产业。

今年以来,海信正在加快走出去“融智”的步伐,不仅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寻找世界顶尖人才,北美之行更是派出了包括总裁和副总裁近十人的“豪华”招聘团队。与一贯的稳健不同,今年海信的路数更为激进:招最牛的人,买最好的团队,通过“融智”和“融资”两种渠道“圈人”成为海信对智能时代到来的创新解读。

软创新的选择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最近比较着急,在这个“不颠覆别人就是被颠覆”的时代,他担心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很难从海信旗下这些大体量的管理正规的子公司内部产生。他认为,一个组织从创新性强不强的角度分为两类,一类叫机械模式,一类叫有机模式。机械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权;有机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放权。为了鼓励那种破坏性的、颠覆性的创新,海信成立了创新俱乐部。

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从组织项目调研到邀请国外的专家讲课,他们负责把有创新想法的头脑聚焦在一起。今年3月的某个下午,创新俱乐部向集团办公会提报了他们一项进行了八个月的研究,结论是:年轻人已经不看电视了。而六个月之后他们组织的一个高端讲座上,来自麻省理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首席知识官亨利.霍尔茨曼也预言:电视台将死。这一切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唤醒海信的变革和创新意识。海信对创新俱乐部的要求就是要经常发现新的方法,像传教士一样传播创新的思想与理念,打破一些思维定式,激发大家的共鸣。这些研究结果最终催生海信开发了全球第一款个人智能电视——ITV。这款植入了“电视”心脏的pad推出之后,“微创新颠覆大产业”的提法在海信内部得到认同,海信还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MIT进行了深度沟通合作,有望成为与其合作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正如周厚健所言,在海信,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软创新”。

资本的力量

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博士是世界光通信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除了担任海信宽带多媒体董事会主席一职,也兼任海信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俱乐部负责人。他认为,过去越成功,就越刚性,这种刚性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他一直在海信内部说服各公司需要重新定义资本运营的意义,他认为资本运作是能够比较迅速获取目前仍然没有的能力和资源,从而获得市场的机会,简言之,就是要学会用资本杠杆撬动“价值链”创新。

这种判断,是因为黄博士尝到了甜头,海信宽带多媒体的起家正是海信通过资本运作引进技术团队,在青岛和芝加哥同时成立了合资公司,从而进入到光通信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今年,宽带多媒体兼并了一家数据光通信企业的业务和资产,获取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团队,为海信云计算中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而该公司最近的一次兼并则让其拥有了上游激光器资源,得以涉足光电芯片领域。至此,海信宽带多媒体不仅有了初步成型的产业布局,即横向业务跨光纤到家、到云计算中心、再到家庭网络,纵向业务,从芯片至终端,也让其有了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

正如周厚健所言,海信已经有两家上市公司,目前在资本运作这一层面已经有了比完整的方法,但很多创新的技术、商业模式、较稀缺的人才,在自身的产业里是很难产生的,“融智”和“融资”是海信正在思考并实践的最重要的工作。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