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鸣:不如改为“少车日”
一年当中,最“绿”的节日非这个“无车日”莫属。很遗憾,至今为止,世界上没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车日”, 即使在“无车日”的发源地法国,这一天街道上也不可能空空荡荡。有的环保人士在出席相关活动时,要乘专车前往,车的档次低一点儿还会不高兴。还有的市民,趁着邻居们这一天响应号召,他却把车开出来,在路上跑个痛快。上述情景,都成了对“无车日”的讽刺。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建言,不如将“无车日”改为“少车日”。他们的理由如下:首先,“无车日”所表达的只是公众的良好愿望,它的理想色彩显得更浓一些。其次,无车日一年只能有一天,而“少车日”却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即便不能一周一次,也可以一月一回。就像北京市提倡的每月11日的“排队日”,渐渐地变成一种常态,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各方人士积极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表态响应“无车日”的号召。在这一天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场面绝对隆重。然而,活动现场的周围,各式汽车依旧嗖嗖乱跑。其实,开车的司机和活动组织者都明白:“无车日”的意义不容置疑。但在风光舒适与节能环保面前,很多人常常会选择前者。不过,比起硬邦邦的“无车日”,这个“少车日”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贴切一点。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大家告别汽车是不可能的。面对“无车日”沦为形式的窘境,有市民评说,“无车日”固然有意义,但这个日子一过,市区里车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平时更加拥堵。倘若把“无车日”改成“少车日”,并使之细化——比如能坐公交车的不开小汽车,能拼车的不独驾,采取收拥堵费的方法控制车辆进入闹市区,对不开车的市民予以一定的奖励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达到控制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无车日”和“少车日”,都离不开表率作用。希望在这一天里,政府官员和大腕明星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少”字上下工夫。众所周知,“少车日”的目的不是禁车,也不是在一日之内让车辆“蒸发”,而是提倡尽可能使用除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最大程度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少车日”还提醒人们:交通舒畅,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因为这是你的城市。
和其他节日相比,“国际无车日”的年龄相当年轻。它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旨在让民众亲身体验没有小汽车的街道环境,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顺应环保潮流。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人类现在已经离不开汽车,甚至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症。我们知道,依赖症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其“心瘾”难除。现在,一个小孩子上幼儿园,没有汽车接送也会哭闹。因而,我们不妨将这个“少车日”当成一味良性中药,长期服用后,慢慢减轻依赖症患者的症状。
有识之士指出,“无车日”也好,“少车日”也罢,它们的推广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发达和优质的公共交通。在中国,公共交通一直是“软肋”。建设部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而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的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以上。所以,大力提倡“少车日”,必须有公交的强力支撑。否则,再好的思想,也无法依靠“一条腿”顺利地走到目的地。
一年当中,最“绿”的节日非这个“无车日”莫属。很遗憾,至今为止,世界上没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车日”, 即使在“无车日”的发源地法国,这一天街道上也不可能空空荡荡。有的环保人士在出席相关活动时,要乘专车前往,车的档次低一点儿还会不高兴。还有的市民,趁着邻居们这一天响应号召,他却把车开出来,在路上跑个痛快。上述情景,都成了对“无车日”的讽刺。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建言,不如将“无车日”改为“少车日”。他们的理由如下:首先,“无车日”所表达的只是公众的良好愿望,它的理想色彩显得更浓一些。其次,无车日一年只能有一天,而“少车日”却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即便不能一周一次,也可以一月一回。就像北京市提倡的每月11日的“排队日”,渐渐地变成一种常态,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各方人士积极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表态响应“无车日”的号召。在这一天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场面绝对隆重。然而,活动现场的周围,各式汽车依旧嗖嗖乱跑。其实,开车的司机和活动组织者都明白:“无车日”的意义不容置疑。但在风光舒适与节能环保面前,很多人常常会选择前者。不过,比起硬邦邦的“无车日”,这个“少车日”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贴切一点。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大家告别汽车是不可能的。面对“无车日”沦为形式的窘境,有市民评说,“无车日”固然有意义,但这个日子一过,市区里车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平时更加拥堵。倘若把“无车日”改成“少车日”,并使之细化——比如能坐公交车的不开小汽车,能拼车的不独驾,采取收拥堵费的方法控制车辆进入闹市区,对不开车的市民予以一定的奖励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达到控制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无车日”和“少车日”,都离不开表率作用。希望在这一天里,政府官员和大腕明星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少”字上下工夫。众所周知,“少车日”的目的不是禁车,也不是在一日之内让车辆“蒸发”,而是提倡尽可能使用除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最大程度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少车日”还提醒人们:交通舒畅,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因为这是你的城市。
和其他节日相比,“国际无车日”的年龄相当年轻。它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旨在让民众亲身体验没有小汽车的街道环境,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顺应环保潮流。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人类现在已经离不开汽车,甚至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症。我们知道,依赖症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其“心瘾”难除。现在,一个小孩子上幼儿园,没有汽车接送也会哭闹。因而,我们不妨将这个“少车日”当成一味良性中药,长期服用后,慢慢减轻依赖症患者的症状。
有识之士指出,“无车日”也好,“少车日”也罢,它们的推广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发达和优质的公共交通。在中国,公共交通一直是“软肋”。建设部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而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的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以上。所以,大力提倡“少车日”,必须有公交的强力支撑。否则,再好的思想,也无法依靠“一条腿”顺利地走到目的地。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