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十隧九漏”让人头痛

2011年08月04日 17:48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wu/449722.html

渗漏水被建筑业界称为隧道工程的第一大顽疾,“十隧九漏”的说法在隧道养护人员中也是广为流传,渗漏水堪称工程质量的“大蛀虫”。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隧道工程建设也高速发展,在这之中不免存在一些为了赶工期而忽视质量的工程。

“十隧九漏”折射水害之痛

2011年7月20日,南京九华山隧道由南向北方向距离隧道口约300米位置的隧道顶部出现大漏水。九华山隧道渗漏水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4月和2006年1月就曾经发生过渗漏水情况;2011年1月9日,曾被称为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苏州市区独墅湖隧道顶板伸缩缝发生渗漏险情;西湖隧道自2003年10月竣工通车以来,多次发生渗漏水事故,也多次进行整修;位于重庆万州区的大垭口隧道全长1475米,1999年建成通车后,拱、墙出现了衬砌开裂和渗漏水……

隧道是铁路、道路、水渠、各类管道等遇到岩、土、水体障碍时开凿的穿过山体或水底的内部通道,是“生命线”工程。其中,交通隧道是主要的隧道类型,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等。自隧道建设伊始,渗漏水问题就是不可回避的老大难问题。据统计,至2002年底,我国共有铁路隧道5711座,总延长2833千米出现渗漏,其中严重渗漏水的隧道有1620座、23400处,占总座数的28.4%。至2002年底,共有公路隧道1700座,总延长704千米出现渗漏,其中严重渗漏水隧道达500余座,约占总座数的30%。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地下铁道中,渗漏水情况已在30%左右。中铁西南研究院对广州、沈阳等铁路局管辖的地区部分隧道进行抽样调查:隧道结构渗漏水达50.4%,有的区段高达94%,严重渗漏水的约占调查数量的1/3。

据了解,公路隧道普遍存在渗漏水现象,公路隧道渗漏水已被列为公路工程10大通病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修建的隧道大多未做防水处理,渗漏水问题突出。近年来,一些新建的公路隧道,也存在较严重的渗漏水。有关资料表明,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水占隧道总渗漏水的60%以上,个别工程甚至出现“见缝必漏、无缝不漏”的现象。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隧道中心主任张顶立教授说,水害是隧道病害的主要类型,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根治,治理代价也相对较大;我国的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隧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渗漏水问题。

每年吞掉数十亿

隧道,特别是公路隧道,往往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尤其在路面遇水变湿后,摩擦系数下降明显,极易造成车辆侧滑、方向失控而发生交通事故。另外,一些隧道里面警示标志不多或者不够明显,司机进入隧道后,因里面灯光朦胧而不能及时看清楚前方路况,极易发生追尾等事故。据铁路工务部门统计,渗漏水隧道钢轨的使用周期约为正常状态下的一半。另据《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统计,“全世界每90秒就有1吨钢腐蚀成铁锈,而炼制1吨钢所需的能源则可供一个家庭用3个月。”防腐蚀专家表示,水对钢铁、混凝土的腐蚀性较强,会影响隧道等工程的质量。

渗漏是地下工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影响行车安全、对隧道钢筋混凝土造成腐蚀外,隧道渗漏水也会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地面建筑和隧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同济大学地下工程与建筑系教授张子新表示,如果渗漏水较轻,从表面看上去不太美观,容易让人担心渗漏水的区域会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给人造成心理上的负面效应。另外,渗漏水也会影响到隧道及地下工程内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营;如果渗漏水厉害,而且水中掺杂有沙子的话,就会对工程结构的耐力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到了冬季,渗漏水的危害更大。由于冬季渗漏水结冰,易造成行车事故,年复一年的冻融循环,也会破坏隧道的混凝土结构,威胁工程质量。

隧道渗漏水危害巨大,那么隧道渗漏水又会造成多大经济损失?张子新算了一笔账:“隧道开挖的费用每延米约2~3万元,但有时因地层变化,费用差异较大。以地铁隧道为例,每一处渗漏水的修复需要几千元不等,如果渗漏水处管片需要更换,直接的费用就1.3~2万元不等,这还不包括人工修复费用等;间接损失按国际的经验,如果渗漏水不修复,长期的维修保养费用大约要5倍。”

张子新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建筑防水技术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房屋渗漏水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全国每年仅屋面修缮费用近9亿元,加上地下室、厕浴间和外墙渗漏水修缮费用,由维修建筑物渗漏水所发生的费用总额达到数十亿元之多,隧道的维修费用远大于此。”

防水需穿多层“雨衣”

据专家介绍,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上讲,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方面主要体现在设计和施工上。在一些自然原因不可控的条件下,隧道防水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上下功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1月批准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国家标准,《规范》提出:“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隧道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当前人们已趋向于采用混合防水法,通过多道防线,层层设防,以达到隧道不漏水。

据介绍,胶州湾海底隧道就是通过穿两层防水“雨衣”来确保滴水不漏:隧道开挖后,工人先在岩石上喷射一层厚约8~25厘米的混凝土,这是第一道防水层。之后再在混凝土外侧铺设一道防水板,而在防水板和混凝土之间,还将铺设一层无纺布。铺设完无纺布和防水板后,工人们还将利用台车上的小窗口,将混凝土均匀地喷到防水板外层的钢筋上,组成一道钢筋混凝土层。这道钢筋混凝土层就是防水工程的“二衬”,相当于给隧道穿了第二件雨衣。

“10多年前,隧道渗漏水相对比较普遍,但随着技术水平、施工质量的提升,新世纪以来,隧道渗漏水得到了比较大的改观。”张顶立说。实践表明,给隧道多穿几层“雨衣”,通过多道防线,层层设防,就能将隧道渗漏水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工程质量。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