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出现“黑暗料理”
每当夜幕降临,上海一些高校附近的流动餐饮摊位一片繁忙:烧烤冒出阵阵浓烟、饥肠辘辘的学生人头攒动……这些在高校附近,由无证摊贩组成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业被大学生们戏称为“黑暗料理”。因为营业时间长、口味迎合年轻人、价格便宜等因素,多年来“黑暗料理”始终生意兴隆。有关专家呼吁,“黑暗料理”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多方合力保障学生饮食健康。
一次食物中毒引发的调研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本科生管晓菲原先并没有觉得“黑暗料理”有什么不好,但一次食物中毒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大概是在2011年放暑假前,我买了一份‘黑暗料理’的炒饭,吃了就上吐下泻,去医院诊断结果为肠胃紊乱,挂了好几天盐水。”于是,他决定和李牧、胡勇、王雅勤等7名同学对上海高校周边的“黑暗料理”展开调研。
“我们依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黑暗料理’食品中的微生物学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总数、餐具细菌总数等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发现其普遍超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管晓菲说。
负责调研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病原微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沈利将“黑暗料理”食物样本制作的细菌培养皿图片拿给笔者看,其中有大量紫色可疑菌落,试管中冒出的黄色气泡则证明了食物中大肠菌群指数的超标。“食用这类食品后,容易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大肠杆菌的螺旋毒素作用也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如溶血尿毒综合症等,还会升高霍乱、伤寒等疾病的传播可能性。”
沈利分析,导致“黑暗料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加工不完全。如米饭很早就做好,凉皮没有再加工,生熟食材混在一起。二是操作不卫生。做凉皮用的原料被浸泡在标着“乳胶漆”的塑料大桶内,所用清水来源不明,经营者用拿过钱的手直接接触食物。三是操作环境不干净。街头摊点流动性大、尾气灰尘沾染到食物,极易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菌感染。四是餐具、纸巾、塑料包装袋等也大都没有经过消毒处理。
选择“黑暗料理”也有无奈
在管晓菲进行的120多份问卷调查中,有高达86%的学生表示吃过“黑暗料理”,近三成的同学曾因为食用“黑暗料理”而感到身体不适。既然知道这些食物不够干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去购买呢?
复旦大学08级中文系的小李同学告诉笔者,她曾经因为考试复习,连续吃了好几天“黑暗料理”的炒饭,后来肚子就开始持续疼痛。“不是简单的腹泻,到医院拍X光才发现肚子里居然有寄生虫!医生说我肯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才想到是‘黑暗料理’,结果还动了手术。”小李说。
尽管吃了这样的苦头,小李坦言还是会去买“黑暗料理”。“有时候错过了食堂的饭点,实在没什么东西吃了,只好在附近吃‘黑暗料理’。”这一说法也证实了管晓菲他们的问卷调查结果——除了“抵挡不住味道的诱惑”、“侥幸心理,认为生病是小概率事件”等原因,67%的学生因为“没有更加理想的夜宵地”而选择“黑暗料理”。
笔者调查发现,上海高校的食堂一般到晚上七八点以后就没什么吃的东西了,而学校内部超市食品种类有限,又很难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而“黑暗料理”却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服务周到、价格便宜。
“只要有集中的住宿区,附近就会有‘黑暗料理’。他们往往八九点钟出来,还提供外卖服务。作料大多辛香咸辣,符合年轻人口味。面临激烈竞争,他们的服务态度也比饭馆和食堂好。大部分学生消费6~10元就能饱餐一顿。”管晓菲说。
笔者走访了复旦大学北区、上海财大后门和同济大学南校门附近的“黑暗料理”街。由于长年累月无证摊贩经营餐饮,地面和墙面上都积起了黑色的油污。“黑暗料理”的经营者以外来打工者居多,在经过特殊改装的手推车或者三轮车上安放经营用具(如食材、餐具、灶具、照明设备等),供应食品还很有特色:如肉夹馍、烧烤、炒面,甚至还有法式薄饼、英式蛋炒饭……
在复旦大学北区后门武东路上的一个摊贩经营点,来自西安的炒饭经营户陈女士坦言,最近城管查得比较严,她们晚上9点以后才敢到校门口去做生意。平时就在不起眼的10平方米的旧屋内准备食材。尽管陈师傅反复强调食材都是自己去批发市场采购来的,但笔者还是看到有人上门送货。
整治需多方合力
管晓菲在调研后深有感慨,他觉得要解决“黑暗料理”的问题,首先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适当延长食堂的营业时间和夜宵种类,并引进较大型的便利店或超市。就这方面来说,上海不少高校已在努力尝试。
如复旦大学东区、南区、北区都开设了罗森、可的、好德等通宵营业或营业时间较长的超市。食堂开设部分小吃、夜宵窗口为学生提供物美价廉又新鲜卫生的食品。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园内建起了一条小吃街,由校方后勤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把关,价格也比外面便宜。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延长食堂时间等手段增强供应,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需要制定一个长治久安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专项整治和“运动式”监管能解决的,需要专业部门通过明确划分职责、切实做好日常监管来完成。
对此,上海市食品协会贸易分会常务副会长董木金表示,应要求小摊贩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上进行监管,将一些卫生不合格的产品从源头上剔除;监管部门也应着重加强对高校周边摊贩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在审核摊贩执照和许可证时严格考察卫生条件。
据介绍,在《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中,对食品摊贩的管理已经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依法划定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但不得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等,对食品摊贩的卫生要求、索证索票等都应做出明确规定。
每当夜幕降临,上海一些高校附近的流动餐饮摊位一片繁忙:烧烤冒出阵阵浓烟、饥肠辘辘的学生人头攒动……这些在高校附近,由无证摊贩组成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业被大学生们戏称为“黑暗料理”。因为营业时间长、口味迎合年轻人、价格便宜等因素,多年来“黑暗料理”始终生意兴隆。有关专家呼吁,“黑暗料理”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多方合力保障学生饮食健康。
一次食物中毒引发的调研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本科生管晓菲原先并没有觉得“黑暗料理”有什么不好,但一次食物中毒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大概是在2011年放暑假前,我买了一份‘黑暗料理’的炒饭,吃了就上吐下泻,去医院诊断结果为肠胃紊乱,挂了好几天盐水。”于是,他决定和李牧、胡勇、王雅勤等7名同学对上海高校周边的“黑暗料理”展开调研。
“我们依据相关的国际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黑暗料理’食品中的微生物学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总数、餐具细菌总数等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发现其普遍超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管晓菲说。
负责调研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病原微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沈利将“黑暗料理”食物样本制作的细菌培养皿图片拿给笔者看,其中有大量紫色可疑菌落,试管中冒出的黄色气泡则证明了食物中大肠菌群指数的超标。“食用这类食品后,容易出现腹部绞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大肠杆菌的螺旋毒素作用也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如溶血尿毒综合症等,还会升高霍乱、伤寒等疾病的传播可能性。”
沈利分析,导致“黑暗料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加工不完全。如米饭很早就做好,凉皮没有再加工,生熟食材混在一起。二是操作不卫生。做凉皮用的原料被浸泡在标着“乳胶漆”的塑料大桶内,所用清水来源不明,经营者用拿过钱的手直接接触食物。三是操作环境不干净。街头摊点流动性大、尾气灰尘沾染到食物,极易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菌感染。四是餐具、纸巾、塑料包装袋等也大都没有经过消毒处理。
选择“黑暗料理”也有无奈
在管晓菲进行的120多份问卷调查中,有高达86%的学生表示吃过“黑暗料理”,近三成的同学曾因为食用“黑暗料理”而感到身体不适。既然知道这些食物不够干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去购买呢?
复旦大学08级中文系的小李同学告诉笔者,她曾经因为考试复习,连续吃了好几天“黑暗料理”的炒饭,后来肚子就开始持续疼痛。“不是简单的腹泻,到医院拍X光才发现肚子里居然有寄生虫!医生说我肯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才想到是‘黑暗料理’,结果还动了手术。”小李说。
尽管吃了这样的苦头,小李坦言还是会去买“黑暗料理”。“有时候错过了食堂的饭点,实在没什么东西吃了,只好在附近吃‘黑暗料理’。”这一说法也证实了管晓菲他们的问卷调查结果——除了“抵挡不住味道的诱惑”、“侥幸心理,认为生病是小概率事件”等原因,67%的学生因为“没有更加理想的夜宵地”而选择“黑暗料理”。
笔者调查发现,上海高校的食堂一般到晚上七八点以后就没什么吃的东西了,而学校内部超市食品种类有限,又很难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而“黑暗料理”却种类繁多、口味独特、服务周到、价格便宜。
“只要有集中的住宿区,附近就会有‘黑暗料理’。他们往往八九点钟出来,还提供外卖服务。作料大多辛香咸辣,符合年轻人口味。面临激烈竞争,他们的服务态度也比饭馆和食堂好。大部分学生消费6~10元就能饱餐一顿。”管晓菲说。
笔者走访了复旦大学北区、上海财大后门和同济大学南校门附近的“黑暗料理”街。由于长年累月无证摊贩经营餐饮,地面和墙面上都积起了黑色的油污。“黑暗料理”的经营者以外来打工者居多,在经过特殊改装的手推车或者三轮车上安放经营用具(如食材、餐具、灶具、照明设备等),供应食品还很有特色:如肉夹馍、烧烤、炒面,甚至还有法式薄饼、英式蛋炒饭……
在复旦大学北区后门武东路上的一个摊贩经营点,来自西安的炒饭经营户陈女士坦言,最近城管查得比较严,她们晚上9点以后才敢到校门口去做生意。平时就在不起眼的10平方米的旧屋内准备食材。尽管陈师傅反复强调食材都是自己去批发市场采购来的,但笔者还是看到有人上门送货。
整治需多方合力
管晓菲在调研后深有感慨,他觉得要解决“黑暗料理”的问题,首先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适当延长食堂的营业时间和夜宵种类,并引进较大型的便利店或超市。就这方面来说,上海不少高校已在努力尝试。
如复旦大学东区、南区、北区都开设了罗森、可的、好德等通宵营业或营业时间较长的超市。食堂开设部分小吃、夜宵窗口为学生提供物美价廉又新鲜卫生的食品。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园内建起了一条小吃街,由校方后勤部门负责食品安全把关,价格也比外面便宜。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延长食堂时间等手段增强供应,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需要制定一个长治久安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专项整治和“运动式”监管能解决的,需要专业部门通过明确划分职责、切实做好日常监管来完成。
对此,上海市食品协会贸易分会常务副会长董木金表示,应要求小摊贩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上进行监管,将一些卫生不合格的产品从源头上剔除;监管部门也应着重加强对高校周边摊贩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在审核摊贩执照和许可证时严格考察卫生条件。
据介绍,在《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中,对食品摊贩的管理已经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依法划定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但不得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等,对食品摊贩的卫生要求、索证索票等都应做出明确规定。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