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汽车利弊谈
就像人们常说“一旦开上汽车就离不开它了”一样,这个社会一旦进入汽车社会也便无法回头。一个人的“离不开”,是在享受汽车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必须要打包承担油修花销、磕碰烦恼及可能的事故损失。汽车社会的“无法回头”,当然也是既享一利,又承一弊。问题是,利弊相权,我们到底是要赔,还是会赚?
事实上,这是一个自汽车诞生以来一直都在被追问的问题,而答案也一直在赔赚间徘徊。现在把这个问题放到中国这个特殊的语境中,会否得到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呢?
不忙着回答问题,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语境到底特殊在哪儿。最显眼的特殊之处,就是中国当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这个“大”还在继续膨胀。从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迈进千万级大关,坐上世界头把交椅,往后似乎就没有谁有实力把它拉下来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就汽车保有量来看,目前日本、欧盟、美国分别达到了600多辆/千人、580多辆/千人和700多辆/千人,而中国仅仅只有70多辆/千人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如果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也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将挤进差不多十亿辆汽车。
与“大”相应,“快”是中国汽车社会另外一个显著的特殊之处。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汽车发展之路,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中国跑步进入汽车社会,而且是裹挟着巨大的人口数量蜂拥而至,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没有参照的令人惊讶的社会语境,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困境。事实上,这种“困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并不断赋予越来越重的悲观色彩了——中国汽车市场又“大”又“快”的发展,伴生着三个日益紧迫的问题:一是我国人多地少,汽车的大量增加会大面积褫夺宝贵的生产生活用地;二是中国石油蕴藏和储备均不富足,汽车燃料必会日益吃紧;三是城市和道路环境容量有限,拥堵及污染问题也将日重。
不用说,所有这些得自中国特殊语境的“紧迫问题”也都具有全球性,而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也都是佐证汽车之弊的。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再“弊”也不能一下子给“毙”掉,何况,汽车100多年来不知被毙了多少次,而如今依然好好地健在。
当然,说“利”,也要置于中国的特殊语境之下。曾有人试图将汽车视为一种社会幸福指数标志,在中国的语境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当下的普通中国人来说,拥有汽车如同拥有住房一样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标。汽车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种现代家庭生活的幸福理想和个人的自由与成就。”而将这种视角放大为国家追求,也未尝不可——汽车业充分的市场化竞争不仅让民众受益,更因为长长的产业链成为各地税收和就业的重要平台;而且,汽车资本市场的娴熟运作尤其是跨出国门的历练,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元素的价值。
无论如何,就如文首所说,汽车社会已“无法回头”,不管怎么强调“弊”,汽车的轮子还是要义无反顾地驶下去,这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上,汽车利弊,如人性善恶,空谈无益。而当下及今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在前行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做好兴利除弊的工作。
就像人们常说“一旦开上汽车就离不开它了”一样,这个社会一旦进入汽车社会也便无法回头。一个人的“离不开”,是在享受汽车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必须要打包承担油修花销、磕碰烦恼及可能的事故损失。汽车社会的“无法回头”,当然也是既享一利,又承一弊。问题是,利弊相权,我们到底是要赔,还是会赚?
事实上,这是一个自汽车诞生以来一直都在被追问的问题,而答案也一直在赔赚间徘徊。现在把这个问题放到中国这个特殊的语境中,会否得到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呢?
不忙着回答问题,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语境到底特殊在哪儿。最显眼的特殊之处,就是中国当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这个“大”还在继续膨胀。从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迈进千万级大关,坐上世界头把交椅,往后似乎就没有谁有实力把它拉下来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就汽车保有量来看,目前日本、欧盟、美国分别达到了600多辆/千人、580多辆/千人和700多辆/千人,而中国仅仅只有70多辆/千人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如果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也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将挤进差不多十亿辆汽车。
与“大”相应,“快”是中国汽车社会另外一个显著的特殊之处。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汽车发展之路,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中国跑步进入汽车社会,而且是裹挟着巨大的人口数量蜂拥而至,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没有参照的令人惊讶的社会语境,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困境。事实上,这种“困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并不断赋予越来越重的悲观色彩了——中国汽车市场又“大”又“快”的发展,伴生着三个日益紧迫的问题:一是我国人多地少,汽车的大量增加会大面积褫夺宝贵的生产生活用地;二是中国石油蕴藏和储备均不富足,汽车燃料必会日益吃紧;三是城市和道路环境容量有限,拥堵及污染问题也将日重。
不用说,所有这些得自中国特殊语境的“紧迫问题”也都具有全球性,而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也都是佐证汽车之弊的。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再“弊”也不能一下子给“毙”掉,何况,汽车100多年来不知被毙了多少次,而如今依然好好地健在。
当然,说“利”,也要置于中国的特殊语境之下。曾有人试图将汽车视为一种社会幸福指数标志,在中国的语境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对于当下的普通中国人来说,拥有汽车如同拥有住房一样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标。汽车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种现代家庭生活的幸福理想和个人的自由与成就。”而将这种视角放大为国家追求,也未尝不可——汽车业充分的市场化竞争不仅让民众受益,更因为长长的产业链成为各地税收和就业的重要平台;而且,汽车资本市场的娴熟运作尤其是跨出国门的历练,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元素的价值。
无论如何,就如文首所说,汽车社会已“无法回头”,不管怎么强调“弊”,汽车的轮子还是要义无反顾地驶下去,这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上,汽车利弊,如人性善恶,空谈无益。而当下及今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在前行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做好兴利除弊的工作。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