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标签选对食品
除了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以往很少有消费者会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营养成分等信息,尽管这些信息对消费者同样重要。明年1月1日起,国家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正式实施,将为消费者看懂所要购买的食品营养成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专家指出,要想吃得营养、健康,应当从购买环节着手,在购买食品时就首先关注营养标签提供的各类营养素含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食品。
营养标签告别“雾里看花”
“低糖”、“脱脂”……市场中的不少食品包装上宣传字眼醒目但营养含量模糊。对于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到底是多少、蛋白质究竟达到了多少、不同的营养素在单位食品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等,消费者本来只要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就应该能明明白白,因为标签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营养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但实际上,以往很多食品对其营养成分的标注并不规范,有的甚至不标。
在北京美廉美、华润、家乐福等超市里,某品牌海苔食品的包装袋上,“营养成分表”一栏除了列出了能量(240kJ)、蛋白质(2.6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2.8g)及钠(324mg)外,还标注了膳食纤维(0.8g)、钙(16mg)、铁(0.8g)等含量,该营养成分表是以每份(12克)为单位的。
而在某品牌的苏打饼干包装上,标注的营养成分中同样列出了能量(1842kJ)、蛋白质(10g)、总脂肪(12g)、碳水化合物(72g)、钠(709mg)这5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记者发现,该产品将营养成分按每100克进行标注。在该表格的脂肪一栏,分为饱和脂肪(8g)和反式脂肪(0.35g),碳水化合物也分为糖(3g)和膳食纤维(13g)。另外,还列出了胆固醇的含量(13mg)以及钾、钙、铁的含量。
此外,不少食品未标注营养素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标示出了配料表。在部分酱油、醋、食用油产品上,也没有标注营养成分表。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同样标注了营养成分,标签上标示的营养素并不相同。有些产品只列举了其中的两三种,而有的列出了十多种,其中营养素含量的标示单位也不一致,有些产品以100克或者毫升来标示,而有些则以每包分量来标示。
除了内容和标示单位不同,各种食品标签的营养素的次序也不同,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比较产品营养成分的难度。
记者查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标准,看到其中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核心营养素的标注是以“每100克或每100毫升或每份”为单位,能量标注以“千焦”为单位。
此外,标准中对几类食品豁免强制营养标签——
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鱼、生肉、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预包装食品;
现制现售的食品;
包装的饮用水;
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
另外,标准设立了预包装食品过渡期——2013年1月1日前生产的食品,可在食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2013年1月1日后生产的食品,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无疑,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使消费者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过量摄入。标准实施后,食品是否有营养、营养是否均衡,将一目了然。同时,由于标准对于如何标注食品营养信息有了规范、统一的要求,所以消费者可以逐渐学着看懂了。
读懂标签有助科学饮食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前夕,营养专家呼吁消费者学会看懂食品营养标签,因为食品营养标签中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营养和健康信息,如果能够看懂就可以据此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品,进而良好地保证健康了。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营养评价室主任杨月欣表示,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从吃好向吃得健康转变,但要吃得更加营养与健康,首先要从购买开始。“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成年人往往会以自己的口味为喜好,家长往往会以孩子的口味为喜好,买回不少营养不均衡的食品。因此,想要吃得健康,控制购买这个源头非常重要。”
她举例说,中国营养学会曾经对比过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和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家庭的食品购买情况。对比后发现,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非常丰富,食物搭配也合理。相反,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较为单一,食物搭配也很单调。可以看出,购买行为和选择行为与人们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实际上,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食品。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一些奶制品尽管味道很浓,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如果食品标签上明确了实际含量,就能有效引导消费者。
对于一些消费者反映看不懂食品营养标签的情况,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贾健斌认为,很大的原因在于部分消费者不太了解含量标识数字的含义。其实,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同时标示了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要你注意观察营养素参考值,看懂营养标签就会变得很简单。
他指出,营养素参考值是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而制定的,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每天人体所需摄入热量的参考值为8400千焦,如果某种食品的能量值为1800千焦,根据公式计算,饼干的标签上需要注明热量的NRV值为22%。这就是说这种食品提供的热量占每天需要热量的22%,另外还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摄入78%NRV(即6600千焦)的能量来满足身体当天的需要。消费者可以根据当天已经摄入量来计算还要摄入多少,以避免过量摄入营养素。
他还提醒,只需在网上搜索“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摄入量”,便可查看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每天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是多少。如果消费者能够记得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选择产品时,自然会格外留心查看营养成分的标示。
标签上不仅有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是最为直观的营养标示方式。不过,营养标签上不仅仅只有营养成分表这一项,还包括营养声称等内容。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根据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对除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在营养成分表中应当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此外,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高低、有无、增减等描述,《通则》都规定了具体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条件,如只有当每100克固体食品中蛋白质含量≥20%NRV(12克)、每100毫升液体食品≥10%NRV(6克)时,才能标示“高蛋白”或“富含蛋白质”;只有当100毫升液态奶和酸奶的脂肪含量≤0.5%或乳粉脂肪含量≤1.5%时,才可标示“脱脂”。
贾健斌表示,营养标签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指导消费者通过平衡日常膳食结构提高自身体质;尤其对于那些有特别饮食需要的人群,食品营养标签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在选购食品时作出有益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要只看到标签上标注的有益营养素的含量,还要注意弄清楚不需要的其他营养素的含量,避免摄入有益营养素的同时,也摄入了大量的糖类与脂肪。
Tips
国外食品营养标签标示
美国:营养标签采用的“食品单位”都是最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量度单位,如一杯、一勺等。该单位后面也标注了精确的公制单位,如“克”,目的就是为了直观,也方便人们与类似产品进行比较。
英国:为了让消费者更能看懂营养标签,英国推广了“交通灯标签”,即在食物包装的正面以红、黄、绿三色标志来显示食物中含有的特定营养素含量的高、中或低等级。
澳洲和部分欧洲国家:推行了“营养素度量法”,即由专业第三方机构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先制定出营养成分组合模式,比如健康食品、低脂食品、低钠食品等,只有当食物符合这一模式,才可做出相应的营养标签,方便消费者选购。
除了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以往很少有消费者会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营养成分等信息,尽管这些信息对消费者同样重要。明年1月1日起,国家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正式实施,将为消费者看懂所要购买的食品营养成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专家指出,要想吃得营养、健康,应当从购买环节着手,在购买食品时就首先关注营养标签提供的各类营养素含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食品。
营养标签告别“雾里看花”
“低糖”、“脱脂”……市场中的不少食品包装上宣传字眼醒目但营养含量模糊。对于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到底是多少、蛋白质究竟达到了多少、不同的营养素在单位食品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等,消费者本来只要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就应该能明明白白,因为标签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营养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但实际上,以往很多食品对其营养成分的标注并不规范,有的甚至不标。
在北京美廉美、华润、家乐福等超市里,某品牌海苔食品的包装袋上,“营养成分表”一栏除了列出了能量(240kJ)、蛋白质(2.6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2.8g)及钠(324mg)外,还标注了膳食纤维(0.8g)、钙(16mg)、铁(0.8g)等含量,该营养成分表是以每份(12克)为单位的。
而在某品牌的苏打饼干包装上,标注的营养成分中同样列出了能量(1842kJ)、蛋白质(10g)、总脂肪(12g)、碳水化合物(72g)、钠(709mg)这5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记者发现,该产品将营养成分按每100克进行标注。在该表格的脂肪一栏,分为饱和脂肪(8g)和反式脂肪(0.35g),碳水化合物也分为糖(3g)和膳食纤维(13g)。另外,还列出了胆固醇的含量(13mg)以及钾、钙、铁的含量。
此外,不少食品未标注营养素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标示出了配料表。在部分酱油、醋、食用油产品上,也没有标注营养成分表。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同样标注了营养成分,标签上标示的营养素并不相同。有些产品只列举了其中的两三种,而有的列出了十多种,其中营养素含量的标示单位也不一致,有些产品以100克或者毫升来标示,而有些则以每包分量来标示。
除了内容和标示单位不同,各种食品标签的营养素的次序也不同,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比较产品营养成分的难度。
记者查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标准,看到其中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核心营养素的标注是以“每100克或每100毫升或每份”为单位,能量标注以“千焦”为单位。
此外,标准中对几类食品豁免强制营养标签——
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鱼、生肉、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预包装食品;
现制现售的食品;
包装的饮用水;
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
另外,标准设立了预包装食品过渡期——2013年1月1日前生产的食品,可在食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2013年1月1日后生产的食品,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
无疑,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使消费者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过量摄入。标准实施后,食品是否有营养、营养是否均衡,将一目了然。同时,由于标准对于如何标注食品营养信息有了规范、统一的要求,所以消费者可以逐渐学着看懂了。
读懂标签有助科学饮食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前夕,营养专家呼吁消费者学会看懂食品营养标签,因为食品营养标签中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营养和健康信息,如果能够看懂就可以据此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品,进而良好地保证健康了。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营养评价室主任杨月欣表示,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从吃好向吃得健康转变,但要吃得更加营养与健康,首先要从购买开始。“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成年人往往会以自己的口味为喜好,家长往往会以孩子的口味为喜好,买回不少营养不均衡的食品。因此,想要吃得健康,控制购买这个源头非常重要。”
她举例说,中国营养学会曾经对比过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和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家庭的食品购买情况。对比后发现,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非常丰富,食物搭配也合理。相反,营养状况不好的孩子,其家庭购买食物种类较为单一,食物搭配也很单调。可以看出,购买行为和选择行为与人们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实际上,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食品。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一些奶制品尽管味道很浓,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并不高,如果食品标签上明确了实际含量,就能有效引导消费者。
对于一些消费者反映看不懂食品营养标签的情况,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贾健斌认为,很大的原因在于部分消费者不太了解含量标识数字的含义。其实,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同时标示了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只要你注意观察营养素参考值,看懂营养标签就会变得很简单。
他指出,营养素参考值是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而制定的,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每天人体所需摄入热量的参考值为8400千焦,如果某种食品的能量值为1800千焦,根据公式计算,饼干的标签上需要注明热量的NRV值为22%。这就是说这种食品提供的热量占每天需要热量的22%,另外还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摄入78%NRV(即6600千焦)的能量来满足身体当天的需要。消费者可以根据当天已经摄入量来计算还要摄入多少,以避免过量摄入营养素。
他还提醒,只需在网上搜索“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摄入量”,便可查看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每天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是多少。如果消费者能够记得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选择产品时,自然会格外留心查看营养成分的标示。
标签上不仅有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是最为直观的营养标示方式。不过,营养标签上不仅仅只有营养成分表这一项,还包括营养声称等内容。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根据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对除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在营养成分表中应当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此外,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高低、有无、增减等描述,《通则》都规定了具体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条件,如只有当每100克固体食品中蛋白质含量≥20%NRV(12克)、每100毫升液体食品≥10%NRV(6克)时,才能标示“高蛋白”或“富含蛋白质”;只有当100毫升液态奶和酸奶的脂肪含量≤0.5%或乳粉脂肪含量≤1.5%时,才可标示“脱脂”。
贾健斌表示,营养标签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指导消费者通过平衡日常膳食结构提高自身体质;尤其对于那些有特别饮食需要的人群,食品营养标签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在选购食品时作出有益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要只看到标签上标注的有益营养素的含量,还要注意弄清楚不需要的其他营养素的含量,避免摄入有益营养素的同时,也摄入了大量的糖类与脂肪。
Tips
国外食品营养标签标示
美国:营养标签采用的“食品单位”都是最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量度单位,如一杯、一勺等。该单位后面也标注了精确的公制单位,如“克”,目的就是为了直观,也方便人们与类似产品进行比较。
英国:为了让消费者更能看懂营养标签,英国推广了“交通灯标签”,即在食物包装的正面以红、黄、绿三色标志来显示食物中含有的特定营养素含量的高、中或低等级。
澳洲和部分欧洲国家:推行了“营养素度量法”,即由专业第三方机构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先制定出营养成分组合模式,比如健康食品、低脂食品、低钠食品等,只有当食物符合这一模式,才可做出相应的营养标签,方便消费者选购。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