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信息

葡萄串起宁夏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2年07月18日 09:53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gmsb/diba/597887.html

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继“黄河金岸”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充分利用贺兰山东麓优质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资源及其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构建集特色产业带、文化旅游观光带、生态文明经济带等于一体的葡萄文化胜地,从而建成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形成与“黄河金岸”珠联璧合的宁夏区域发展新格局。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具有温差大、光照强、高积温、无污染,降雨少、可控水、无污染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国内外公认的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是世界上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佳产区之一。

“好资源不但要用好,更要管好,贺兰山东麓虽然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硬件’优势,但更要有与之匹配的‘软件’优势,特别是要有一套完善的新利18国际路线体系、市场准入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监测认定体系和检查监管体系,保护好资源,保护好优势,保护好品牌,让‘贺兰山东麓’这块金字招牌享誉世界,将之打造成国内最大、全球知名的葡萄文化长廊,再造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再创宁夏文化旅游发展新亮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曾经在研究促进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的意见的专题主席办公会上满怀豪情地说。

贺兰山东麓已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葡萄产业基地的多重优势和条件,成为中国葡萄产业的新生力量。近几年来,产自宁夏的葡萄酒在国内外比赛上屡获大奖,成为世界葡萄酒界不可忽略的新生力量。在2011年度世界著名的品醇客葡萄酒专业大赛上,5种最受喜爱的酒中,有4种来自宁夏。国外媒体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国行列。

近年来,随着宁夏葡萄产业迅猛发展,国内外葡萄酒知名企业纷纷抢滩,产自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屡次在国际大赛中摘金揽银,宁夏承接葡萄酒产业西移工作成效显著,小葡萄串起了当地的特色大产业。目前,国内葡萄酒生产巨头张裕、王朝、长城,国外葡萄酒知名企业保罗力加、轩尼诗、百利达、台湾迦南,以及德龙、科冕等业外资本纷纷来到宁夏投资建厂,抢占优质酿酒葡萄资源。宁夏本地也形成了西夏王、加贝兰、御马、类人首等知名葡萄酒品牌。

2007年,宁夏葡萄酒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截至目前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高端市场。2012年3月,产自宁夏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的536箱、货值2.8万美元的葡萄酒首次出口丹麦。

由于欧盟对葡萄酒进口要求较为严格,明确要求凡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葡萄酒必须附有VI-1品质证书。国外客户凭官方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VI-1证书才能在欧盟各国海关通关。

为保证该批葡萄酒能够顺利出口到丹麦,宁夏检验检疫局认真研究了欧盟对葡萄酒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限量标准,严格按规定对该批葡萄酒开展了品质检验,为企业出具了VI-1证书。

宁夏局立足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科技兴检”工作力度,努力为促进产业发展发挥好职能作用。

葡萄卷叶病是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葡萄病毒病之一。葡萄一旦感病,便终生带毒,持久危害,难以用化学药剂防治。葡萄感染卷叶病以后,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明显低于健康品种,导致后期经济产量的降低,株产量比对减少近4倍左右,同时病株浆果含糖量偏低,而酸度上升,直接影响了酿酒葡萄的品质。其中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的病株与正常植株相比,结果枝数﹑结果系数﹑果穗数﹑穗重﹑单果粒重和株产都明显降低,发病严重的葡萄园,产量损失超过45%。

宁夏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提高葡萄卷叶病害检测监管能力,了解卷叶病害的发生情况,宁夏检验检疫局立即组成专家组启动《宁夏地区葡萄卷叶病毒种群分子遗传学特性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启动,进一步加强了宁夏地区葡萄卷叶病的监测工作,提高了预防和治理这一病害的有效性。

凭借宁夏局签发的检验品质证书使得该批葡萄酒在丹麦顺利通关,这也是宁夏葡萄酒继2009年成功出口瑞典后,再次进入欧盟市场。

截至2010年底,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面积已达到37.8万亩,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9.95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

截至2011年底,葡萄种植面积超过44万亩,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

2011年11月,宁夏通过了《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产业带暨文化长廊发展规划》,总投资600多亿元,力争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建成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最终形成“一心、三城、十镇、百庄”的发展格局,即1个葡萄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生态文化城、10个葡萄酒小镇、100个葡萄酒酒庄。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酒庄集群,亚洲最大的葡萄庄园酒产地,可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产值。

质检平台

近年来,宁夏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加强源头和生产过程监管,积极推广“企业+基地+标准化”的发展模式;加强对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帮扶指导,采取切实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新提高;加强动态出口信息的通报工作,及时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国际市场信息,帮扶企业防范市场风险,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相关实验室建设,将保障出口葡萄酒质量安全和提升质量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强化技术支撑作用,苦练内功,不断提升检验能力和拓展新的检验领域,全面提高执法把关能力。

引进种苗的检疫监管是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09年,宁夏首次从意大利进口131.4万株葡萄苗(其中包括106万条砧木苗和25.4万株枝条苗)。为做好检疫监管工作,宁夏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详细制定预案,严格实施检疫监管。

由于部分检测项目需要种苗发芽后才能进行,所以入境口岸——天津检验检疫局在未完成全部的检测项目情况下,准许种苗调运目的地。此举缩短了口岸种苗滞留时间。种苗隔离期检疫监管和后期疫情监测工作,由宁夏、天津两地检验检疫部门共同承担。

基于有害生物可能传入以及有可能造成企业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宁夏局在葡萄苗尚未到达宁夏之前,就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详细汇报。

在该批葡萄苗到达指定隔离种植基地后,宁夏局立即派人对种苗进库封存进行了监督管理和指导。

然后,会同宁夏自治区林业部门、永宁县政府、进口企业相关人员召开了引进葡萄苗工作会议,向进口企业宣读了关于从意大利进口葡萄苗检验检疫告知书,并联合自治区林业局、永宁县政府成立了进口意大利葡萄苗监管工作组。

紧接着,宁夏局检疫人员和天津检验检疫局有关专家会同宁夏森防检疫总站工作人员先后两次前往隔离种植基地进行实地检查,并紧急制定了检疫监管和疫情监测方案。

两天后,检疫人员再次对企业隔离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进口种苗监管工作万无一失。同时,还现场全程监督了企业对首批嫁接后的下脚料进行销毁。

此次种苗的成功引进,对于改良宁夏葡萄品种、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