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汽车安全是谁的事
你有开车打电话的习惯吗?如果有,那可要小心了。日前广东省交通管理部门动了真格儿,开始依法对司机驾驶时拨打接听电话行为进行处罚。就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告不是为了防交警查酒驾一样,开车打电话要小心的提醒,也不是要你小心警察,而是要你小心你和他人的安全。
当然,出于提防警察害怕被罚而不再开车打电话,也不能说不可以,只要能够达到安全目的,可以不择原因。不过,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之举,原因却只有一个。行车当中打手机,既遮挡视线也占用双手,而且因为注意力需要集中在耳侧,扰乱人的神经平衡系统,一不小心就容易酿成车祸。交通事故报告和相关研究显示,开车打手机会导致驾车者注意力下降20%,因此使发生事故的概率提升至27.3%,是正常行车风险的4倍。
正是因为开车打电话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国家都出台法规禁止这种危险行为。虽然我国也早已立法规定开车禁打电话,但由于实际执行不力,或者查而不罚,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开车打手机的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央视一档节目中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96%的车主有开车打手机的经历。这么高的比例着实吓人,而这个数字也反映出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现实:国人的汽车安全意识很淡薄,许多人的安全观念是错位的,仿佛所有安全法规都是给警察定的,警察查,我就守,警察不查,我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搞不清汽车安全是谁的事,总有一天安全事故会替你回答这个问题,那时候就太晚而且代价太大了。纽约市曾发生过一起驾车者因玩手机影响注意力而撞车丧命的交通事故。死者已矣,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但他的母亲却以儿子死亡的代价清楚地看到了汽车安全是谁的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她不断向纽约市政府呼吁,强烈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司机在开车时打手机等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最后,这位母亲的行为打动了市政府高层,决定出台一项法案,禁止司机在开车时打手机、发短信、玩在线游戏或浏览网页等行为。同时规定,类似GPS、DVD等这些有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的电子配件产品,将不允许安装在车上。
显然,纽约市政府已经把“谁”的范围扩展至汽车生产企业及部分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商了。这种出于安全考虑的扩容,当然是有道理也值得进一步扩容的。而就广东省的规定看,不仅开车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要挨罚,使用蓝牙耳机、车载电话也不行,同样被列为违禁行为。与纽约法案取消安装GPS导航系统这一规定遭到不少人反对,被视为“因噎废食之举”一样,广东省查处使用“车载免提”系统也让很多人表示不解和抵触。当然,反对声最大者,是那些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商家了。不过,反对归反对,他们却拿不出多少有力的证据来为他们产品的安全性加分。事实上,面对下面的指证,他们的确没什么好的:使用车载电话,虽然解放了双手,但并没有解放驾车人的大脑,而安全驾驶最重要的是司机大脑的工作状态。同时,通话中的人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也会影响驾驶者的判断能力。有实验表明,当音量为75分贝时,驾驶员判断的失误率不到24%,而当音量为95分贝时,判断的失误率则高过40%。据了解,市场上的汽车电话只是简单将手机的声音放大和麦克风外置,并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举措。
由此看来,汽车安全是所有与汽车有关者的事,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就像酒驾与酒有关但酒本身不会驾车、不会撞人一样,与汽车安全相关的所有的“谁”也都要由驾车者这个“谁”指挥。他有怎样的安全意识,就有怎样的安全现实。
你有开车打电话的习惯吗?如果有,那可要小心了。日前广东省交通管理部门动了真格儿,开始依法对司机驾驶时拨打接听电话行为进行处罚。就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告不是为了防交警查酒驾一样,开车打电话要小心的提醒,也不是要你小心警察,而是要你小心你和他人的安全。
当然,出于提防警察害怕被罚而不再开车打电话,也不能说不可以,只要能够达到安全目的,可以不择原因。不过,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之举,原因却只有一个。行车当中打手机,既遮挡视线也占用双手,而且因为注意力需要集中在耳侧,扰乱人的神经平衡系统,一不小心就容易酿成车祸。交通事故报告和相关研究显示,开车打手机会导致驾车者注意力下降20%,因此使发生事故的概率提升至27.3%,是正常行车风险的4倍。
正是因为开车打电话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国家都出台法规禁止这种危险行为。虽然我国也早已立法规定开车禁打电话,但由于实际执行不力,或者查而不罚,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开车打手机的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央视一档节目中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96%的车主有开车打手机的经历。这么高的比例着实吓人,而这个数字也反映出一个更加令人担忧的现实:国人的汽车安全意识很淡薄,许多人的安全观念是错位的,仿佛所有安全法规都是给警察定的,警察查,我就守,警察不查,我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搞不清汽车安全是谁的事,总有一天安全事故会替你回答这个问题,那时候就太晚而且代价太大了。纽约市曾发生过一起驾车者因玩手机影响注意力而撞车丧命的交通事故。死者已矣,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但他的母亲却以儿子死亡的代价清楚地看到了汽车安全是谁的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她不断向纽约市政府呼吁,强烈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司机在开车时打手机等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最后,这位母亲的行为打动了市政府高层,决定出台一项法案,禁止司机在开车时打手机、发短信、玩在线游戏或浏览网页等行为。同时规定,类似GPS、DVD等这些有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的电子配件产品,将不允许安装在车上。
显然,纽约市政府已经把“谁”的范围扩展至汽车生产企业及部分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商了。这种出于安全考虑的扩容,当然是有道理也值得进一步扩容的。而就广东省的规定看,不仅开车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要挨罚,使用蓝牙耳机、车载电话也不行,同样被列为违禁行为。与纽约法案取消安装GPS导航系统这一规定遭到不少人反对,被视为“因噎废食之举”一样,广东省查处使用“车载免提”系统也让很多人表示不解和抵触。当然,反对声最大者,是那些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商家了。不过,反对归反对,他们却拿不出多少有力的证据来为他们产品的安全性加分。事实上,面对下面的指证,他们的确没什么好的:使用车载电话,虽然解放了双手,但并没有解放驾车人的大脑,而安全驾驶最重要的是司机大脑的工作状态。同时,通话中的人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也会影响驾驶者的判断能力。有实验表明,当音量为75分贝时,驾驶员判断的失误率不到24%,而当音量为95分贝时,判断的失误率则高过40%。据了解,市场上的汽车电话只是简单将手机的声音放大和麦克风外置,并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举措。
由此看来,汽车安全是所有与汽车有关者的事,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就像酒驾与酒有关但酒本身不会驾车、不会撞人一样,与汽车安全相关的所有的“谁”也都要由驾车者这个“谁”指挥。他有怎样的安全意识,就有怎样的安全现实。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