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的安全保障线
自2006年起,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泰州益海)一直是泰州口岸的油菜籽进口第一大户。因为这个头衔,企业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检验检疫工作者的神经。
利润让度:源于深度考量
2009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一纸公告,要求进口贸易商应先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并严格了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的油菜籽的检疫环节。
虽说至今业内仍有人称,这是中国出台针对上述两国“反倾销”的反制措施。但不管怎样,益海嘉里、中粮、中纺等大型粮油企业,还是严格地遵守着国家的相关规定。
“其实国家并没有完全限制进口油菜籽,只是要求更加严格了,毕竟是为了国内油菜生产安全。”据泰州益海品管部经理李学敏介绍,为了以防万一,目前泰州益海除了在采购国产油菜籽外,进口方面一律选择成品菜籽油输入。
油菜籽和菜籽油,字序颠倒,但企业的生产格局却发生了明显变化。落实到生产链上,就意味着产业链前端的利润流失国外。
“成品油的生产加工已历经很长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十分先进。进口成品油再做深加工,基本上就没有了风险。”李学敏解释说:“除了加工温度,同时成品油本身水份很低,细菌不容易在这种环境存活。”
严查疫病疫情,导致业界对油菜籽进口的谨慎和观望,对企业而言,确实存在部分利润被挤压的事实,但泰州益海显然有着自己的深度考量。
“除了粮油加工,益海嘉里还涉足油脂化工、仓储物流、煤炭经营、清洁能源开发、房地产等领域。”
据泰州益海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杰文介绍,泰州益海的母公司系新加坡华侨投资背景的益海嘉里集团,包括中国在内,目前该投资集团在世界20多个国家拥有150多家粮油生产和加工企业。
口岸检疫:入境杂草遭遇法网恢恢
这是一个粮油巨擘。油菜籽压榨利润,在其“多元化”面前显得十分微小,但泰州检验检疫局港口办事处检疫科的胡长松对此却持自己的看法。
胡长松说:“企业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是在共同维护国内生态经济环境。换个角度,如果有害生物或疫情疫害逃逸扩散,结果会导致长江沿岸的油菜种植遭受毁灭性打击。”
2012年7月3日,因泰州检验检疫局连续3年退运受甲苯污染菜籽油,促成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年第80号公告。该公告要求:加强对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运输工具的检验监管,进口商或代理商在产品进口报检时,应提供运输工具前三航次装载货物名单,且应符合有关要求,否则不准进口。
口岸安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而在产业链条的另一端,泰州益海的这部分利润损失已从其他领域获得补偿。据孙杰文透露,一季度他所在的益海码头公司就拿下了几十万吨成品油的仓储业务,为泰州益海赚取了可观的仓储费和物流费。
虽说3年没有进口油菜籽,但泰州益海的大豆等大宗原料进口仍在持续。2012年该公司仅大豆进口就达129万吨、货值8亿美元。
为了及时防控和截防有害生物,2011年当地检验检疫部门联合企业,在泰州益海的工厂内成立了实验室,并在实验室的左侧开辟了一块“进境杂草检疫基地”。
为了防止鸟类偷食种子,该基地三面围有护网。透过网格,能看到各类入境植物种子罗列其中,并配以标识。“非法入境者”就这样在实验室人员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最终等待验明正身之日。
胡长松解释说,“我们截获到了不认识的杂草种子,都会拿到试验室进行比对。但有的杂草种子确实是首次入境,无法确定是否有害,我们种植在杂草基地,等它成长出来,再通过数字实验室和邀请有关专家来验证。这样不仅有利于后面的防控,还有利于实验室的标本积累。”
食品安全:禁止贩卖散油
市场竞争激烈,原料涨幅惊人。业内人士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粮油的生产和销售之所以保持着平衡,是因为大型粮油企业在稳住阵脚。
山东人爱吃“鲁花”,江浙一带认“金龙鱼”、“福临门”,似乎食用油市场有着明显的区域划分。然而不管怎样,具有华人血统的“金龙鱼”品牌,一直在坚持做中国人的食用油。
眼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日甚。延及国外,泰州益海出口至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的豆粕都被海外客户要求检验“重金属是否超标及有无三聚氰胺成分”。
国家在抓食品的价格和安全,但企业特别希望能规范市场秩序。孙杰文和李学敏举了个例子: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散油出售,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地方,专门有人从事倒卖散油这项营生。
压榨散油并出售,作为一种千百年承传下来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具体法规来限制其进程。但正规粮油企业的抵触情绪又不无道理:
“油,这个东西怎么做到可控?没有包装的都是作坊工厂生产的,谁来保证质量?包括益海嘉里、中粮、中纺等粮油生产企业都迫切希望国内能规范这个行业的秩序。”
上述大企业在乎食品安全,也在乎品牌信誉。作坊似的小企业往往很难做到规范生产和包装。良莠不齐的产品又极容易影响一个行业的名声。”
不仅粮油,这种担心早就出现在有关于“食品”的各个领域。
关于食品安全,市场也还有各种解读。然而不管怎样,稳定价格,让百姓吃到健康安全卫生的粮油产品,不单是政府的声音,也是企业的声音,更是每一个消费者的底线。
“散油这事,我们总经理已经向各级人大提过好几次。”孙杰文说。
自2006年起,益海(泰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泰州益海)一直是泰州口岸的油菜籽进口第一大户。因为这个头衔,企业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检验检疫工作者的神经。
利润让度:源于深度考量
2009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一纸公告,要求进口贸易商应先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并严格了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的油菜籽的检疫环节。
虽说至今业内仍有人称,这是中国出台针对上述两国“反倾销”的反制措施。但不管怎样,益海嘉里、中粮、中纺等大型粮油企业,还是严格地遵守着国家的相关规定。
“其实国家并没有完全限制进口油菜籽,只是要求更加严格了,毕竟是为了国内油菜生产安全。”据泰州益海品管部经理李学敏介绍,为了以防万一,目前泰州益海除了在采购国产油菜籽外,进口方面一律选择成品菜籽油输入。
油菜籽和菜籽油,字序颠倒,但企业的生产格局却发生了明显变化。落实到生产链上,就意味着产业链前端的利润流失国外。
“成品油的生产加工已历经很长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十分先进。进口成品油再做深加工,基本上就没有了风险。”李学敏解释说:“除了加工温度,同时成品油本身水份很低,细菌不容易在这种环境存活。”
严查疫病疫情,导致业界对油菜籽进口的谨慎和观望,对企业而言,确实存在部分利润被挤压的事实,但泰州益海显然有着自己的深度考量。
“除了粮油加工,益海嘉里还涉足油脂化工、仓储物流、煤炭经营、清洁能源开发、房地产等领域。”
据泰州益海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杰文介绍,泰州益海的母公司系新加坡华侨投资背景的益海嘉里集团,包括中国在内,目前该投资集团在世界20多个国家拥有150多家粮油生产和加工企业。
口岸检疫:入境杂草遭遇法网恢恢
这是一个粮油巨擘。油菜籽压榨利润,在其“多元化”面前显得十分微小,但泰州检验检疫局港口办事处检疫科的胡长松对此却持自己的看法。
胡长松说:“企业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是在共同维护国内生态经济环境。换个角度,如果有害生物或疫情疫害逃逸扩散,结果会导致长江沿岸的油菜种植遭受毁灭性打击。”
2012年7月3日,因泰州检验检疫局连续3年退运受甲苯污染菜籽油,促成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年第80号公告。该公告要求:加强对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运输工具的检验监管,进口商或代理商在产品进口报检时,应提供运输工具前三航次装载货物名单,且应符合有关要求,否则不准进口。
口岸安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而在产业链条的另一端,泰州益海的这部分利润损失已从其他领域获得补偿。据孙杰文透露,一季度他所在的益海码头公司就拿下了几十万吨成品油的仓储业务,为泰州益海赚取了可观的仓储费和物流费。
虽说3年没有进口油菜籽,但泰州益海的大豆等大宗原料进口仍在持续。2012年该公司仅大豆进口就达129万吨、货值8亿美元。
为了及时防控和截防有害生物,2011年当地检验检疫部门联合企业,在泰州益海的工厂内成立了实验室,并在实验室的左侧开辟了一块“进境杂草检疫基地”。
为了防止鸟类偷食种子,该基地三面围有护网。透过网格,能看到各类入境植物种子罗列其中,并配以标识。“非法入境者”就这样在实验室人员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最终等待验明正身之日。
胡长松解释说,“我们截获到了不认识的杂草种子,都会拿到试验室进行比对。但有的杂草种子确实是首次入境,无法确定是否有害,我们种植在杂草基地,等它成长出来,再通过数字实验室和邀请有关专家来验证。这样不仅有利于后面的防控,还有利于实验室的标本积累。”
食品安全:禁止贩卖散油
市场竞争激烈,原料涨幅惊人。业内人士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粮油的生产和销售之所以保持着平衡,是因为大型粮油企业在稳住阵脚。
山东人爱吃“鲁花”,江浙一带认“金龙鱼”、“福临门”,似乎食用油市场有着明显的区域划分。然而不管怎样,具有华人血统的“金龙鱼”品牌,一直在坚持做中国人的食用油。
眼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日甚。延及国外,泰州益海出口至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的豆粕都被海外客户要求检验“重金属是否超标及有无三聚氰胺成分”。
国家在抓食品的价格和安全,但企业特别希望能规范市场秩序。孙杰文和李学敏举了个例子: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散油出售,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地方,专门有人从事倒卖散油这项营生。
压榨散油并出售,作为一种千百年承传下来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具体法规来限制其进程。但正规粮油企业的抵触情绪又不无道理:
“油,这个东西怎么做到可控?没有包装的都是作坊工厂生产的,谁来保证质量?包括益海嘉里、中粮、中纺等粮油生产企业都迫切希望国内能规范这个行业的秩序。”
上述大企业在乎食品安全,也在乎品牌信誉。作坊似的小企业往往很难做到规范生产和包装。良莠不齐的产品又极容易影响一个行业的名声。”
不仅粮油,这种担心早就出现在有关于“食品”的各个领域。
关于食品安全,市场也还有各种解读。然而不管怎样,稳定价格,让百姓吃到健康安全卫生的粮油产品,不单是政府的声音,也是企业的声音,更是每一个消费者的底线。
“散油这事,我们总经理已经向各级人大提过好几次。”孙杰文说。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