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形象赢得口碑 中国游客文明游意识明显提升
个别中国游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喧哗、胡乱涂鸦等不文明行为,引发国内外批评。如今,随着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和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多数中国游客都能注意自己的举止,乐于入乡随俗,在不同国家注意所在国的风俗禁忌等,使得形象和口碑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得益于“文明游”的引导
从业近20年的法国安赛尔旅行社总经理周建防表示:“现在,中国游客在法国的形象与十几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这几年大力提倡文明旅游,旅行社和导游都积极响应,提醒游客注意言行举止,成效显著。”他举例说,现在带团出游,游客即使在户外,也会先询问是否可以抽烟,说明有了遵守当地规则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也引起了法国媒体的关注,曾被主流媒体报道并引发网民讨论。有法国网民评论说:“大部分中国游客举止得体,很少像某些国家游客在公共场合醉态百出,中国这么重视国人形象,值得别的国家深思。”
广之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最近一两年,中国游客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虽然还有极少数游客有室内抽烟以及偶尔带榴莲进酒店房间等违规行为,但是在导游提醒后基本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李中平认为,这种变化缘于中国政府倡导下的文明旅游教育,以及各旅行社对导游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使中国游客在抵达马来西亚的第一时间,就了解了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和禁忌等。
“团队出境游时,我们会将各国国情不同之处告知团员,避免触碰当地法律,在我们的网站和APP上,关于文明旅游提示的帖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驴妈妈出境游事业部总经理倪佳丽表示。
旅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中国游客抢购奢侈品一度成为法国媒体报道的热点,但近年来中国游客的消费心态逐渐成熟,趋于理性,这也带来了旅行方式的转变。不少业内人士介绍,外媒报道的“拍照购物游”模式正在改变,不少中国游客开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体验异域风情和浏览历史文化景点上。专业讲解员于红说,随着年轻一代中国游客的外语水平提升,并通过书籍、电影等媒介,对西方文化和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加之国内近年也兴起逛博物馆、看展览,中国游客很想领略法国文化的魅力。
一些法国博物馆负责人意识到,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国游客的参观质量有影响,相继增加了服务内容。枫丹白露博物馆媒体处负责人亚历克西说,随着中国游客比重不断提升,博物馆提供了内容详实的中文讲解器,并且推出官网微信号介绍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帮助中国游客真正了解并喜爱枫丹白露博物馆,目前也高兴地看到中国游客都愿意停留更久时间,享受参观过程。”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黄院长分析到,就中国人来印尼旅游现状来看,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正在改变成精准式、文化式、功能式旅游。印尼香格里拉酒店中国市场部业务徐经理谈到,“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根据个人兴趣有针对性地安排来印尼旅行,比如潜水、登山、极限运动、婚纱摄影等,旅游目的性更加明确和丰富。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的跟团游,只是简单地拍拍照、购购物、溜一圈。而如今人们追求的是更加完美的旅行,看重的是体验当地艺术文化,尝试本地特色饮食,还会买一些本地特产带回去做纪念或做礼品。同时,留有足够时间躺在白沙滩的躺椅上,欣赏碧海蓝天、魅力岛国的风景,结合着慢节奏,尽情品味旅行的乐趣。
争当行走的“中国名片”
在印尼巴厘岛从事旅游业务的杰斯琳说,每个人在旅游胜地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我们都很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知晓当地的宗教文化及礼节习俗,如接递东西用右手、对热情的服务生给予小费、进入寺庙裤长过膝等。
黄院长表示:“就来印尼的中国游客来讲,国家意识不再是抽象的表达。”现在赴印尼的中国游客青年人居多,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外语较好,在与国外人士交流过程中有理有节。
中资机构印尼办事处负责人龚先生说,中国游客在公众场合少了喧哗聒噪,心态没那么浮躁和急切炫耀了;在印尼公司工作的张女士说,中国游客越来越注意自身行为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在酒店住宿区域大声喧哗现象几乎没有了,吃自助餐的时候一般能按需取用,还特别注意给服务人员准备小费;在巴厘岛的一些国内游客表示,出国的人多了,媒体报道的多了,大家都在注意维护自身形象。
“今年的国庆长假,朋友们听说我要到迪拜去旅游,都提醒我要注意当地风俗禁忌。”来自安徽合肥的王女士说,她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做关于迪拜游的攻略了,不同于之前主要关注逛、吃、买,这次她特别留心风俗禁忌类的小贴士。“我听说迪拜的法律很严,比如情侣公开亲吻可能会被判监禁。”
随着出国旅游的热度增加及文明游意识深入人心,中国游客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推出免签、落地签、直航、引入银联卡、博物馆提供中文讲解、机场等公共场所提供中文服务等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客人前往。如今,中国游客文明素养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国欢迎,成为行走在海外的“中国名片”。
个别中国游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喧哗、胡乱涂鸦等不文明行为,引发国内外批评。如今,随着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和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多数中国游客都能注意自己的举止,乐于入乡随俗,在不同国家注意所在国的风俗禁忌等,使得形象和口碑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得益于“文明游”的引导
从业近20年的法国安赛尔旅行社总经理周建防表示:“现在,中国游客在法国的形象与十几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这几年大力提倡文明旅游,旅行社和导游都积极响应,提醒游客注意言行举止,成效显著。”他举例说,现在带团出游,游客即使在户外,也会先询问是否可以抽烟,说明有了遵守当地规则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也引起了法国媒体的关注,曾被主流媒体报道并引发网民讨论。有法国网民评论说:“大部分中国游客举止得体,很少像某些国家游客在公共场合醉态百出,中国这么重视国人形象,值得别的国家深思。”
广之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最近一两年,中国游客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虽然还有极少数游客有室内抽烟以及偶尔带榴莲进酒店房间等违规行为,但是在导游提醒后基本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李中平认为,这种变化缘于中国政府倡导下的文明旅游教育,以及各旅行社对导游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使中国游客在抵达马来西亚的第一时间,就了解了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和禁忌等。
“团队出境游时,我们会将各国国情不同之处告知团员,避免触碰当地法律,在我们的网站和APP上,关于文明旅游提示的帖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驴妈妈出境游事业部总经理倪佳丽表示。
旅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中国游客抢购奢侈品一度成为法国媒体报道的热点,但近年来中国游客的消费心态逐渐成熟,趋于理性,这也带来了旅行方式的转变。不少业内人士介绍,外媒报道的“拍照购物游”模式正在改变,不少中国游客开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体验异域风情和浏览历史文化景点上。专业讲解员于红说,随着年轻一代中国游客的外语水平提升,并通过书籍、电影等媒介,对西方文化和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加之国内近年也兴起逛博物馆、看展览,中国游客很想领略法国文化的魅力。
一些法国博物馆负责人意识到,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国游客的参观质量有影响,相继增加了服务内容。枫丹白露博物馆媒体处负责人亚历克西说,随着中国游客比重不断提升,博物馆提供了内容详实的中文讲解器,并且推出官网微信号介绍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帮助中国游客真正了解并喜爱枫丹白露博物馆,目前也高兴地看到中国游客都愿意停留更久时间,享受参观过程。”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黄院长分析到,就中国人来印尼旅游现状来看,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正在改变成精准式、文化式、功能式旅游。印尼香格里拉酒店中国市场部业务徐经理谈到,“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根据个人兴趣有针对性地安排来印尼旅行,比如潜水、登山、极限运动、婚纱摄影等,旅游目的性更加明确和丰富。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的跟团游,只是简单地拍拍照、购购物、溜一圈。而如今人们追求的是更加完美的旅行,看重的是体验当地艺术文化,尝试本地特色饮食,还会买一些本地特产带回去做纪念或做礼品。同时,留有足够时间躺在白沙滩的躺椅上,欣赏碧海蓝天、魅力岛国的风景,结合着慢节奏,尽情品味旅行的乐趣。
争当行走的“中国名片”
在印尼巴厘岛从事旅游业务的杰斯琳说,每个人在旅游胜地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我们都很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知晓当地的宗教文化及礼节习俗,如接递东西用右手、对热情的服务生给予小费、进入寺庙裤长过膝等。
黄院长表示:“就来印尼的中国游客来讲,国家意识不再是抽象的表达。”现在赴印尼的中国游客青年人居多,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外语较好,在与国外人士交流过程中有理有节。
中资机构印尼办事处负责人龚先生说,中国游客在公众场合少了喧哗聒噪,心态没那么浮躁和急切炫耀了;在印尼公司工作的张女士说,中国游客越来越注意自身行为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在酒店住宿区域大声喧哗现象几乎没有了,吃自助餐的时候一般能按需取用,还特别注意给服务人员准备小费;在巴厘岛的一些国内游客表示,出国的人多了,媒体报道的多了,大家都在注意维护自身形象。
“今年的国庆长假,朋友们听说我要到迪拜去旅游,都提醒我要注意当地风俗禁忌。”来自安徽合肥的王女士说,她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做关于迪拜游的攻略了,不同于之前主要关注逛、吃、买,这次她特别留心风俗禁忌类的小贴士。“我听说迪拜的法律很严,比如情侣公开亲吻可能会被判监禁。”
随着出国旅游的热度增加及文明游意识深入人心,中国游客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推出免签、落地签、直航、引入银联卡、博物馆提供中文讲解、机场等公共场所提供中文服务等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客人前往。如今,中国游客文明素养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国欢迎,成为行走在海外的“中国名片”。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