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买买买!进口食品折射国人40年消费变迁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条新鲜的海鱼,可能来自遥远的南太平洋;一颗香甜的椰枣,可能沐浴过中东沙漠的阳光。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再到今天,中国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更多的进口食品,也因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而在40年前,售价四毛五一瓶的可口可乐还是奢侈品。
跨越四十年的可口可乐
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期封面:一名普通的中国小伙手持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站在长城上,封面标题是“中国新面孔”。
可口可乐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签。1979年,一列装载3000箱可口可乐的火车从香港开往广州和北京,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品牌。
四十年后,2018年11月8日,来自土耳其的拉凯什·雅吉在上海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可爱的中国人非常喜欢我们的饮料”。他是土耳其一家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特意飞来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准备在中国市场推广一款能量饮料。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身影仍在,但进口饮料品牌早已不只可口可乐一家。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像雅吉一样的参展商有上万名,他们带来4000多种进口食品饮料。除了百事、雀巢、达能、亿滋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波兰、南非、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的企业也展示出各自的特色饮品。
他们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进口规模自1978年的109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18410亿美元,增长高达169倍。
就在雅吉忙于向中国交易商介绍产品的时候,旁边的展厅里,京东宣布进博会期间采购近1000亿人民币的进口商品,阿里计划未来五年完成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
四十年前,可口可乐还是奢侈品;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跨境电商买遍全球。
全球买买买!
2018年11月7日,林芮在进博会的展馆里找寻着机会,她是一名进口食品代理商。
十七年前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开启了全球化进程。第二年,刚在上海一所大学毕业的林芮踏入进出口贸易行业,开始代理销售国外的食品和农产品。
“最初几年,进口食品以欧美产品里一些包装漂亮的巧克力、咖啡和甜点居多,很多人买来当作礼物,真正自己消费的并不是太多。他们不在乎巧克力的口味,也未必喜欢喝咖啡,买来送礼只是因为看起来高端和新奇。”她回忆说。
入世之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不断完善,进口关税下调步伐越来越快,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一些进口食品以更低的价格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进口来源国和品牌数量也大幅增加。
“欧美的奶酪、黄油、燕麦、意大利面、红酒,以及日韩的各式零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很多人买来自己消费,但仍处于尝试阶段。”林芮说,2009年,我们在全国举行了1000场意大利面烹煮和试吃演示,虽然现在看起来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当时有些人并不熟悉。
近10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口食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代理公司的网点也从北上广深拓展到三四线城市。
林芮记得,同样一盒500克的意大利面,2009年卖15元,到现在仍然卖15元。而她的收入,却从不到4000元涨到现在的上万元。
人们的消费观念伴随收入的提升发生变化,在营销中与健康、营养相关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受欢迎,西班牙橄榄油、墨西哥牛油果、挪威三文鱼开始被更多的人提起,可口可乐也在中国上市了零糖或减糖的产品。
与此同时,进口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博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达到616.5亿美元,20年来增长了15.2倍。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
未来十五年的新机遇
2018年,借助进博会的舞台,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今后货物年均进口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服务年均进口达到6.6千亿美元左右。
一些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外国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
2018年11月7日,上海,第一次来中国的阿萨迪在进博会的展台里忙着招待来访的交易商们。他从20年前开始生产橄榄油,工厂在叙利亚西部港口城市塔尔图斯。
“无论面积还是人口,中国都超出了我的想象。”他说,叙利亚有9500万棵橄榄树,白天充足的阳光和夜晚漫山遍野的雾气给了这些树木适宜的生长环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可以吃到我们的橄榄油。
除了阿萨迪的橄榄油,进博会上还有超过5000件展品首次进入中国,包括五花八门的食品饮料。外国的参展商们在看到中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尝到了低关税带来的甜头。
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中国4次大范围、大幅度地降低关税税率。其中,食品降税税目总数多达数百个。牛油果税率降幅高达70.8%,龙虾、蟹、鲍鱼的税率降幅达到50%(含)以上。
“关税的降低减轻了我们进口商的压力”,来自墨西哥的亚历山大·里奥戈说。八年前,他在无锡、义乌一带采购咖啡机,带到墨西哥;现在,这个喜欢喝青岛啤酒的小伙回来了,准备把墨西哥的咖啡带进中国的超市。
此外,在进博会上展出的塞浦路斯哈鲁米奶酪、鱼尾菊酒;贝宁的腰果、乳木果油;加蓬的棕榈油、酒椰;阿尔巴尼亚的药草及香料、烈酒等等,未来都将进入中国百姓的家庭。
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是双向的,中国企业也看到了机会。
在上海凌海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董事长钱炳刚看来,一些没有能力出国采购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进博会的平台与国外供应商交流,无需通过中间商,节约了时间,也降低了成本。
关于扩大进口给中国本土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钱炳刚说,“虽然从表面上看,大规模进口食品对国内企业是一种打击。但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引进国外先进的冷冻、保鲜技术,进而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反过来跟国外的企业竞争,从而带来产品的升级。”
2018年11月9日,拉凯什·雅吉在上海给远在伊斯坦布尔的妻子发了条消息,“中国非常棒,一切顺利。”他家附近有一个很小的进口超市,里面偶尔会出售中国绿茶,雅吉的妻子经常买来喝。
“不需要15年那么久。也许再过一两年,你就能在网上买到我们的能量饮料,我呢,也许会坐在家里,品品你们的绿茶。”雅吉笑着说。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条新鲜的海鱼,可能来自遥远的南太平洋;一颗香甜的椰枣,可能沐浴过中东沙漠的阳光。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再到今天,中国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更多的进口食品,也因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而在40年前,售价四毛五一瓶的可口可乐还是奢侈品。
跨越四十年的可口可乐
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期封面:一名普通的中国小伙手持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站在长城上,封面标题是“中国新面孔”。
可口可乐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签。1979年,一列装载3000箱可口可乐的火车从香港开往广州和北京,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品牌。
四十年后,2018年11月8日,来自土耳其的拉凯什·雅吉在上海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可爱的中国人非常喜欢我们的饮料”。他是土耳其一家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特意飞来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准备在中国市场推广一款能量饮料。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身影仍在,但进口饮料品牌早已不只可口可乐一家。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像雅吉一样的参展商有上万名,他们带来4000多种进口食品饮料。除了百事、雀巢、达能、亿滋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波兰、南非、阿塞拜疆等多个国家的企业也展示出各自的特色饮品。
他们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进口规模自1978年的109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18410亿美元,增长高达169倍。
就在雅吉忙于向中国交易商介绍产品的时候,旁边的展厅里,京东宣布进博会期间采购近1000亿人民币的进口商品,阿里计划未来五年完成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
四十年前,可口可乐还是奢侈品;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跨境电商买遍全球。
全球买买买!
2018年11月7日,林芮在进博会的展馆里找寻着机会,她是一名进口食品代理商。
十七年前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开启了全球化进程。第二年,刚在上海一所大学毕业的林芮踏入进出口贸易行业,开始代理销售国外的食品和农产品。
“最初几年,进口食品以欧美产品里一些包装漂亮的巧克力、咖啡和甜点居多,很多人买来当作礼物,真正自己消费的并不是太多。他们不在乎巧克力的口味,也未必喜欢喝咖啡,买来送礼只是因为看起来高端和新奇。”她回忆说。
入世之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不断完善,进口关税下调步伐越来越快,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一些进口食品以更低的价格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进口来源国和品牌数量也大幅增加。
“欧美的奶酪、黄油、燕麦、意大利面、红酒,以及日韩的各式零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很多人买来自己消费,但仍处于尝试阶段。”林芮说,2009年,我们在全国举行了1000场意大利面烹煮和试吃演示,虽然现在看起来方法非常简单,但在当时有些人并不熟悉。
近10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口食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代理公司的网点也从北上广深拓展到三四线城市。
林芮记得,同样一盒500克的意大利面,2009年卖15元,到现在仍然卖15元。而她的收入,却从不到4000元涨到现在的上万元。
人们的消费观念伴随收入的提升发生变化,在营销中与健康、营养相关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受欢迎,西班牙橄榄油、墨西哥牛油果、挪威三文鱼开始被更多的人提起,可口可乐也在中国上市了零糖或减糖的产品。
与此同时,进口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进博会期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达到616.5亿美元,20年来增长了15.2倍。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
未来十五年的新机遇
2018年,借助进博会的舞台,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今后货物年均进口达到2万亿美元左右,服务年均进口达到6.6千亿美元左右。
一些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外国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
2018年11月7日,上海,第一次来中国的阿萨迪在进博会的展台里忙着招待来访的交易商们。他从20年前开始生产橄榄油,工厂在叙利亚西部港口城市塔尔图斯。
“无论面积还是人口,中国都超出了我的想象。”他说,叙利亚有9500万棵橄榄树,白天充足的阳光和夜晚漫山遍野的雾气给了这些树木适宜的生长环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可以吃到我们的橄榄油。
除了阿萨迪的橄榄油,进博会上还有超过5000件展品首次进入中国,包括五花八门的食品饮料。外国的参展商们在看到中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尝到了低关税带来的甜头。
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中国4次大范围、大幅度地降低关税税率。其中,食品降税税目总数多达数百个。牛油果税率降幅高达70.8%,龙虾、蟹、鲍鱼的税率降幅达到50%(含)以上。
“关税的降低减轻了我们进口商的压力”,来自墨西哥的亚历山大·里奥戈说。八年前,他在无锡、义乌一带采购咖啡机,带到墨西哥;现在,这个喜欢喝青岛啤酒的小伙回来了,准备把墨西哥的咖啡带进中国的超市。
此外,在进博会上展出的塞浦路斯哈鲁米奶酪、鱼尾菊酒;贝宁的腰果、乳木果油;加蓬的棕榈油、酒椰;阿尔巴尼亚的药草及香料、烈酒等等,未来都将进入中国百姓的家庭。
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是双向的,中国企业也看到了机会。
在上海凌海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董事长钱炳刚看来,一些没有能力出国采购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进博会的平台与国外供应商交流,无需通过中间商,节约了时间,也降低了成本。
关于扩大进口给中国本土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钱炳刚说,“虽然从表面上看,大规模进口食品对国内企业是一种打击。但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引进国外先进的冷冻、保鲜技术,进而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反过来跟国外的企业竞争,从而带来产品的升级。”
2018年11月9日,拉凯什·雅吉在上海给远在伊斯坦布尔的妻子发了条消息,“中国非常棒,一切顺利。”他家附近有一个很小的进口超市,里面偶尔会出售中国绿茶,雅吉的妻子经常买来喝。
“不需要15年那么久。也许再过一两年,你就能在网上买到我们的能量饮料,我呢,也许会坐在家里,品品你们的绿茶。”雅吉笑着说。
- 9月汽车消费者口碑指数:交车环节成为销售和售后弱项(2024-10-22)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