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规模
日前,一份对中国消费金融领域进行全方位扫描和趋势分析的研报《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研报》)正式发布。研报显示,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78.5%。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目的就是将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起到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消费升级。报告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研报》指出,未来四大市场参与主体生存状态各异。四大市场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和分期平台。随着行业竞争逐渐向垂直领域渗透,各细分领域均出现了许多竞争者。整体来看,旅游、家装、农业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从趋势来看,虽然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在居民存款中的占比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中,但相比消费信贷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短期消费贷款/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美国的60%,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研报》指出,消费金融未来潜力巨大,主要是源于4个驱动因素:消费升级、“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短缺的供给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研报》预计,到2020年,消费支出的结构将进一步改变,非生活必须品的支出将上升至43%。供给层面,传统的金融市场由银行主导,由于仅能覆盖至白领和高净值人士的优质客群,大量长尾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典型用户如大学生和年轻蓝领人群,而这两类人群的数量和消费需求恰恰都是非常庞大的。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云等技术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客户在非金融场景下的行为轨迹,包括线上线下的购物行为、出行行为、社交行为等,以及客户在金融机构的申请行为,可以综合判断客户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有效补充了传统基于人行征信报告判断风险的不足。基于这样的趋势,研报提出了3条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之道,即:合规经营、场景深度融合和加强风控能力建设。
在监管层“脱虚向实”的号召下,消费金融进一步走向场景化。真实消费场景中的资产相对比较优质,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可控,优质的获客场景及高度集中的用户聚集,有利于消费金融平台以较低成本批量获得较高质量用户,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在消费金融链条中,场景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金融服务和科技只有真正下沉到场景中,才能更有效的触达普罗大众。自2015年起,消费金融中的重要分支“场景+分期”被看好,并被赋予了无限期许。与场景相结合,获可成本更低,风控更容易控制,而且是商户、消费者、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研报》指出, 场景类消费金融风控业务的着力点是“B+C”模式,一方面要加强B端的筛选能力,提出并建立B端评级指标及选择标准,加强持续监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对C端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包括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将信贷资源通过正规渠道放给真正有需要、有还款能力的好客户。
该《研报》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与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金服)旗下的百融行业研究中心联合撰写发布。《研报》不仅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参与者进行了全方面的梳理;还深入各细分场景,从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客群画像角度进行了多维度解析;并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指出了方向。
百融金服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风控云、大数据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百融金服凭借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业先入优势、以及超强的大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为信贷行业用户提供包括营销获客、贷前信审、贷中管控以及贷后管理在内的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和服务;为保险行业用户提供精准营销、存量客户管理以及个性化产品定制等产品和服务。
日前,一份对中国消费金融领域进行全方位扫描和趋势分析的研报《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研报》)正式发布。研报显示,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78.5%。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目的就是将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起到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消费升级。报告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研报》指出,未来四大市场参与主体生存状态各异。四大市场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和分期平台。随着行业竞争逐渐向垂直领域渗透,各细分领域均出现了许多竞争者。整体来看,旅游、家装、农业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从趋势来看,虽然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在居民存款中的占比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中,但相比消费信贷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短期消费贷款/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美国的60%,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研报》指出,消费金融未来潜力巨大,主要是源于4个驱动因素:消费升级、“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短缺的供给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研报》预计,到2020年,消费支出的结构将进一步改变,非生活必须品的支出将上升至43%。供给层面,传统的金融市场由银行主导,由于仅能覆盖至白领和高净值人士的优质客群,大量长尾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典型用户如大学生和年轻蓝领人群,而这两类人群的数量和消费需求恰恰都是非常庞大的。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云等技术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客户在非金融场景下的行为轨迹,包括线上线下的购物行为、出行行为、社交行为等,以及客户在金融机构的申请行为,可以综合判断客户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有效补充了传统基于人行征信报告判断风险的不足。基于这样的趋势,研报提出了3条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之道,即:合规经营、场景深度融合和加强风控能力建设。
在监管层“脱虚向实”的号召下,消费金融进一步走向场景化。真实消费场景中的资产相对比较优质,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可控,优质的获客场景及高度集中的用户聚集,有利于消费金融平台以较低成本批量获得较高质量用户,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在消费金融链条中,场景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金融服务和科技只有真正下沉到场景中,才能更有效的触达普罗大众。自2015年起,消费金融中的重要分支“场景+分期”被看好,并被赋予了无限期许。与场景相结合,获可成本更低,风控更容易控制,而且是商户、消费者、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研报》指出, 场景类消费金融风控业务的着力点是“B+C”模式,一方面要加强B端的筛选能力,提出并建立B端评级指标及选择标准,加强持续监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对C端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包括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将信贷资源通过正规渠道放给真正有需要、有还款能力的好客户。
该《研报》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与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金服)旗下的百融行业研究中心联合撰写发布。《研报》不仅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参与者进行了全方面的梳理;还深入各细分场景,从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客群画像角度进行了多维度解析;并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指出了方向。
百融金服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风控云、大数据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百融金服凭借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业先入优势、以及超强的大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为信贷行业用户提供包括营销获客、贷前信审、贷中管控以及贷后管理在内的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和服务;为保险行业用户提供精准营销、存量客户管理以及个性化产品定制等产品和服务。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