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大礼包频频发放 春节消费“开门红”
春节前夕,十余个部委相继出台促消费行动方案,不少地方也陆续送出惠民大礼包。《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央地还在联合部署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其中瞄准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重庆、西安、海南、上海等地都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北京、南京、成都等11地也将重金打造高品位、国际化步行街,并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
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餐饮、购物等消费也都开门见喜。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各地餐饮企业年夜饭预定火爆,天津重点监测的36家餐饮企业共预定年夜饭1.2万桌,同比增长5.3%;江苏扬州重点餐饮企业预定年夜饭4000余桌,近4万人除夕夜“下馆子”。
春节消费的红火,与促消费惠民大礼包频频发放不无关系。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对春节期间保障居民消费作出总体安排。1月29日,发改委等十部门联手祭出24条新政促消费,其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推动高质量新产品销售”。被业内认为是新一轮“购新补贴”或“以旧换新补贴”,堪称家电市场获得的“春节大礼包”。
据文化旅游部介绍,春节期间,45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消费季、消费月等形式,举办演出季、电竞嘉年华、文创设计周、社戏庙会等活动。上海、重庆、长春、杭州、苏州、济南、洛阳、长沙、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多个试点城市还拿出真金白银,安排了丰厚的“惠民大礼包”,对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进行文化和旅游消费予以适当补贴。
与此同时,聚焦“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央地联合部署的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也开始破土动工,加快推进。此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商务部在1月的全国商务工作会上提出,2019年将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
记者了解到,地方层面正在加快动作。目前,重庆、西安、海南、上海等多地都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打造中高端消费载体;北京、南京、成都等11地也将投重金打造高品位、国际化步行街,并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额突破千亿的目标。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1月27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趋势,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落实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邮轮游艇、医疗旅游等政策。同天,陕西省和重庆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作为我国开放新高地,海南自贸区建设将抓住关键,尽快实现重点突破。未来几年,海南将尽快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实现重大突破,在提高全岛资源利用效益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政策推进来看,作为促进城市消费、品牌消费的重要举措,我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已经开始试点。记者获悉,日前,商务部已经选定了包括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庙、成都宽窄巷子等11条步行街作为首批试点。首批试点的11条步行街涵盖了4个直辖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预计经过三年提升改造,11条步行街的年客流量将超过10亿人次,总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元。
业内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高品位步行街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让人在逛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品味了城市的文化、感受了城市的魅力,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展示自身形象、体现自身实力不可或缺的窗口和靓丽名片。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对记者表示,抓住一些基础较好的步行街进行改造提升,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商品档次、完善服务功能,不但能够聚集人气、提升活力、创造消费,而且可以通过步行街带动周边街区,将主街、辅街及其他商业设施连为一体,以点带面、由街到圈、从圈到市,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商业布局,既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又能引领消费时尚、吸引消费回流、促进消费升级,对于改善城市消费环境、扩大中高端消费供给,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是搞活城市商业、扩大城市消费的有力抓手。
“国际消费中心,要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城市名片以及对外的窗口,链接全球商业,能够面向全球展示形象,要具备规模性、引领性、开放性、舒适性等特性。”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陈丽芬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她看来,如果能够推进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试点,将有利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有助于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引导消费新取向;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国际化;有利于传承弘扬商业历史文化,打造文明新载体。也将为品牌消费和销售提供有效的载体和渠道,加强名优商品的供给,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需求。
春节前夕,十余个部委相继出台促消费行动方案,不少地方也陆续送出惠民大礼包。《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央地还在联合部署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其中瞄准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重庆、西安、海南、上海等地都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北京、南京、成都等11地也将重金打造高品位、国际化步行街,并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
春节消费迎来“开门红”。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餐饮、购物等消费也都开门见喜。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各地餐饮企业年夜饭预定火爆,天津重点监测的36家餐饮企业共预定年夜饭1.2万桌,同比增长5.3%;江苏扬州重点餐饮企业预定年夜饭4000余桌,近4万人除夕夜“下馆子”。
春节消费的红火,与促消费惠民大礼包频频发放不无关系。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对春节期间保障居民消费作出总体安排。1月29日,发改委等十部门联手祭出24条新政促消费,其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推动高质量新产品销售”。被业内认为是新一轮“购新补贴”或“以旧换新补贴”,堪称家电市场获得的“春节大礼包”。
据文化旅游部介绍,春节期间,45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消费季、消费月等形式,举办演出季、电竞嘉年华、文创设计周、社戏庙会等活动。上海、重庆、长春、杭州、苏州、济南、洛阳、长沙、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多个试点城市还拿出真金白银,安排了丰厚的“惠民大礼包”,对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进行文化和旅游消费予以适当补贴。
与此同时,聚焦“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央地联合部署的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也开始破土动工,加快推进。此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商务部在1月的全国商务工作会上提出,2019年将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
记者了解到,地方层面正在加快动作。目前,重庆、西安、海南、上海等多地都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打造中高端消费载体;北京、南京、成都等11地也将投重金打造高品位、国际化步行街,并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额突破千亿的目标。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1月27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趋势,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落实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邮轮游艇、医疗旅游等政策。同天,陕西省和重庆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作为我国开放新高地,海南自贸区建设将抓住关键,尽快实现重点突破。未来几年,海南将尽快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实现重大突破,在提高全岛资源利用效益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政策推进来看,作为促进城市消费、品牌消费的重要举措,我国步行街改造提升已经开始试点。记者获悉,日前,商务部已经选定了包括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庙、成都宽窄巷子等11条步行街作为首批试点。首批试点的11条步行街涵盖了4个直辖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预计经过三年提升改造,11条步行街的年客流量将超过10亿人次,总营业额将超过1000亿元。
业内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高品位步行街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标配”,让人在逛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品味了城市的文化、感受了城市的魅力,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展示自身形象、体现自身实力不可或缺的窗口和靓丽名片。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对记者表示,抓住一些基础较好的步行街进行改造提升,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商品档次、完善服务功能,不但能够聚集人气、提升活力、创造消费,而且可以通过步行街带动周边街区,将主街、辅街及其他商业设施连为一体,以点带面、由街到圈、从圈到市,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商业布局,既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又能引领消费时尚、吸引消费回流、促进消费升级,对于改善城市消费环境、扩大中高端消费供给,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是搞活城市商业、扩大城市消费的有力抓手。
“国际消费中心,要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城市名片以及对外的窗口,链接全球商业,能够面向全球展示形象,要具备规模性、引领性、开放性、舒适性等特性。”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陈丽芬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她看来,如果能够推进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试点,将有利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有助于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引导消费新取向;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国际化;有利于传承弘扬商业历史文化,打造文明新载体。也将为品牌消费和销售提供有效的载体和渠道,加强名优商品的供给,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需求。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