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部分行业集中涨价 律师:符合经济规律 可设涨价“天花板”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期间,叫车、寄快递、出去吃饭、看电影……许多人发现,很多买卖都涨价了。随便举几个例子——韵达快递表示:春节期间每单加收10元;正月初一全国电影票的平均出票价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叫车平台每单加收6到9元不等的服务费等。
春节前后,一些行业出现集中涨价的现象,近几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尽管人们对这种“春节模式”的经营表现出一定的理解与宽容,但企盼加强监管、规避乱象的呼声仍不绝于耳。
近年来,服务行业里的“春节式涨价”已经非常普遍:洗车价格上涨、理发支出翻倍、保洁费用增加,如果您外出,还可能遭遇住宿涨价。不过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对此首先给予一定程度的理解。消费者刘女士说,这是对坚持节日服务的劳动者付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首先,作为一个法定节假日,春节又是比较特殊的节日,这些还在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本来就有权享有更多的工资,其次,我认为这是我作为消费者给他们的一些过年红包,内心也比较接受这一点。”她说。
不过,正如“凡事皆有度”的道理一样,还有一些消费者表示,“春节式涨价”可以宽容,但不能纵容。武汉市民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网约车的例子。她说:“一是价格的涨幅,另外一个是涨价的时间区间,还有一点是提价之后,但服务却不能相匹配,比如我点外卖或者发布叫车订单,可能都要等很久,甚至没有人接单。轿车小年夜开始已经大幅提价了,提前的时间太长了。”
李女士提到的变化来自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在春节前发布的一则消息,消息称,1月28日到2月10日,乘客使用滴滴打车需额外支付司机春节服务费,根据地域不同,从1元到9元不等,服务费将全额给到司机,滴滴不抽成。该消息发出后引发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认为,春节期间,网约车平台采取措施鼓励司机多上路,或者让司机拿到比平时更多的报酬,值得肯定,但关键是,司机多拿的报酬由谁出。北京市民秦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约车的消费,受益方主要是平台,而且平台也是经营方,在春节这么重要的时间节点,平台完全可以采取少抽成的方式鼓励司机多上路,感觉完全没必要采取单方面提高乘客打车费的方式,有点不地道。”
对于这样的观点,滴滴解释称,春节期间,由于休假的网约车司机增多,手机叫车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加收司机春节服务费,是为了鼓励司机在春节期间接单,弥补运力不足。
那么,遇到这样的争议,政府部门那只“有形的手”去哪了?为什么不能进行干预呢?对此,湖北瀛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跃飞解释称,目前,我国《价格法》规定有3种价格: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以上提到的众多消费形式主要靠市场调节定价。黄跃飞说:“比如春节期间一些服务行业涨价,绝大多数行业都属于市场定价,而且从经济规律来说也合理。但是有些时候消费者感觉到涨得好像不合理,比如涨到五倍、六倍,情况比较严重,目前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而言,对于该行业的市场定价没有明确禁止这样的涨价行为。”
另外,黄跃飞律师提醒,如果商家在“春节式涨价”过程中,有价格欺诈行为,应另当别论。而且,明码实价并不意味着不是价格欺诈。比如,存在虚构事实、虚标价格,或者先涨价后降价等行为,即使是明码标价,其实质也是一种欺诈。消费者这时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烦心理,勇于监督、主动向12358举报。
黄跃飞律师也表示,在网约车、酒店客房、理发服务等服务形式中,遇到“一房、一车、一发廊难求”的情形,市场已经无法发挥调节价格的作用,消费者无法经由行使消费选择权对不合理涨价发挥抑制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对节假日有关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公布相关消费市场总体用工成本数据,从而设置涨价“天花板”。黄跃飞介绍:“政府服务职能里面有一项比较重要,比如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收集和公开。在春节期间,政府如果可以公布一些类似于特别普遍的行业,在这个阶段比较合适的劳动力成本的成长空间的数据,给消费者或者市场作为参考,可能也对整个市场有引导作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期间,叫车、寄快递、出去吃饭、看电影……许多人发现,很多买卖都涨价了。随便举几个例子——韵达快递表示:春节期间每单加收10元;正月初一全国电影票的平均出票价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叫车平台每单加收6到9元不等的服务费等。
春节前后,一些行业出现集中涨价的现象,近几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尽管人们对这种“春节模式”的经营表现出一定的理解与宽容,但企盼加强监管、规避乱象的呼声仍不绝于耳。
近年来,服务行业里的“春节式涨价”已经非常普遍:洗车价格上涨、理发支出翻倍、保洁费用增加,如果您外出,还可能遭遇住宿涨价。不过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对此首先给予一定程度的理解。消费者刘女士说,这是对坚持节日服务的劳动者付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首先,作为一个法定节假日,春节又是比较特殊的节日,这些还在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本来就有权享有更多的工资,其次,我认为这是我作为消费者给他们的一些过年红包,内心也比较接受这一点。”她说。
不过,正如“凡事皆有度”的道理一样,还有一些消费者表示,“春节式涨价”可以宽容,但不能纵容。武汉市民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网约车的例子。她说:“一是价格的涨幅,另外一个是涨价的时间区间,还有一点是提价之后,但服务却不能相匹配,比如我点外卖或者发布叫车订单,可能都要等很久,甚至没有人接单。轿车小年夜开始已经大幅提价了,提前的时间太长了。”
李女士提到的变化来自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在春节前发布的一则消息,消息称,1月28日到2月10日,乘客使用滴滴打车需额外支付司机春节服务费,根据地域不同,从1元到9元不等,服务费将全额给到司机,滴滴不抽成。该消息发出后引发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认为,春节期间,网约车平台采取措施鼓励司机多上路,或者让司机拿到比平时更多的报酬,值得肯定,但关键是,司机多拿的报酬由谁出。北京市民秦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约车的消费,受益方主要是平台,而且平台也是经营方,在春节这么重要的时间节点,平台完全可以采取少抽成的方式鼓励司机多上路,感觉完全没必要采取单方面提高乘客打车费的方式,有点不地道。”
对于这样的观点,滴滴解释称,春节期间,由于休假的网约车司机增多,手机叫车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加收司机春节服务费,是为了鼓励司机在春节期间接单,弥补运力不足。
那么,遇到这样的争议,政府部门那只“有形的手”去哪了?为什么不能进行干预呢?对此,湖北瀛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跃飞解释称,目前,我国《价格法》规定有3种价格: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以上提到的众多消费形式主要靠市场调节定价。黄跃飞说:“比如春节期间一些服务行业涨价,绝大多数行业都属于市场定价,而且从经济规律来说也合理。但是有些时候消费者感觉到涨得好像不合理,比如涨到五倍、六倍,情况比较严重,目前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而言,对于该行业的市场定价没有明确禁止这样的涨价行为。”
另外,黄跃飞律师提醒,如果商家在“春节式涨价”过程中,有价格欺诈行为,应另当别论。而且,明码实价并不意味着不是价格欺诈。比如,存在虚构事实、虚标价格,或者先涨价后降价等行为,即使是明码标价,其实质也是一种欺诈。消费者这时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烦心理,勇于监督、主动向12358举报。
黄跃飞律师也表示,在网约车、酒店客房、理发服务等服务形式中,遇到“一房、一车、一发廊难求”的情形,市场已经无法发挥调节价格的作用,消费者无法经由行使消费选择权对不合理涨价发挥抑制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对节假日有关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公布相关消费市场总体用工成本数据,从而设置涨价“天花板”。黄跃飞介绍:“政府服务职能里面有一项比较重要,比如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收集和公开。在春节期间,政府如果可以公布一些类似于特别普遍的行业,在这个阶段比较合适的劳动力成本的成长空间的数据,给消费者或者市场作为参考,可能也对整个市场有引导作用。”
- “全域式购物”成新趋势(2024-10-11)
- 酸奶能加热后再喝吗(2024-10-10)
- 你的“小电驴”将迎新升级(2024-10-10)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