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开展专项调查揭示美容消费误区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美容产业的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迅猛发展,愈来愈多的商家进入该领域谋求商机。然而,在人们对美容需求日益高涨的背后,也暴露出了许多消费中的误区。近期,温州市消保委通过问卷的方式,就“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的认知程度开展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6份,回收率99.2%。调查对象以成年女性为主。
一、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温州民众大多未接受过美容方面的治疗
调查结果显示,67.3%的消费者未去过美容院接受生活美容方面的皮肤护理治疗。90.1%的消费者未曾去过私整形立医院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83.7%的消费者未曾去过公立整形美容外科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这说明,相比较医学美容,生活美容的受众面较大,但其占比还是较低。消费者在选择美容平台时,大多倾向于美容院,无论是私立整形美容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整形外科,只有少数消费者会去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
(二)“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混淆不清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仅有36.5%的消费者听说过“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仅有29.4%的消费者知道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并且在调查的具体项目中,多数人分不清某些项目的性质,例如,多数人以为“打耳洞”是属于生活美容,但实质上其为医学美容。这说明了多数人不但不清楚两者的概念,就算知道概念,在遇到实际项目时,大多数也不能正确地区分。
(三)美容院与医疗机构界限混淆
如图所示,在关于美容院可开展的项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了“非侵入性”的美容项目,例如美发、皮肤按摩、美甲等生活美容项目。而对于有侵入性及创伤性的美容项目,多数消费者认为应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例如激光脱毛、光子嫩肤、注射玻尿酸等医学美容项目。但是,对于激光祛斑、纹眉纹眼线、果酸换肤治疗等有侵入性不大的医学美容项目,约半数的消费者表示可以在美容院进行,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应在医疗机构进行。
这说明,从表面上看,美容院与医疗机构的业务似乎界限分明,但实际上消费者对于美容院和正规医疗机构的业务还时有一定混淆。
这归根结底,就是消费者对于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概念掌握不够,也说明现实生活中,美容院与理疗机构部分业务有所交叉,消费者在选择时,确实难以做到正确区分。
(四)民众对整形行为及整形美容行业仍存在一定误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天然美”的好感度更高。在调查中,占43.1%的民众承认,如果自己进行过整形美容等手术治疗,将会对此极力掩饰,以防止别人知晓。而在被问到能否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曾接受整形手术时,仅有23.0%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能够接受,更多的受访者表示犹豫或者难以接受。在接受整形美容治疗时遭受违法侵害时,仅有37.3%的受访者表示会投诉和举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意将自己整形美容的行为公之于众。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美容服务行业在全球掀起热潮,但是在民众心中仍然对整容行业持介意的心态。
(五)民众对政府部门信赖度高在生活美容场所实施医学美容项目有何危险的调查中,高达94%的受访者表示,由于消毒条件没有合格容易传染上艾滋病、梅毒、乙肝等血液传染病,另外,还有高达94.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以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为准。这表现出民众对于生活美容场所卫生质疑大的现状,并且信赖于有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执业证书的为医学美容场所,工商行政部门执业证书的为生活美容场所。在各种美容项目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工商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是民众判断美容场所是否可信的主要因素。
二、 消保委建议
(一)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相关知识普及度
要拓展美容行业的受众面,正确区分“生活美容”及“医学美容”,就需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相关知识的普及度。宣传活动从美容的概念入手,让民众切实了解美容,消除内心对美容的误解。另外,要采取各种适合的方法和通过恰当的渠道,讲解“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增强民众对此知识的掌握,提高普及度。
(二) 政府部门加强执法,严守市场准入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9号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举办美容医疗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本办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设置审批和登记注册手续。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合格申办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答复申办者。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对美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审批申请单位有无医学美容的资格。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对美容机构的鉴别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因此,相关行政机构应定期开展检查活动,鉴别正规与非法美容机构,完善相关规章条例。
(三)加强美容业广告宣传活动的监管
87.7%的受调查者认为现在的医学美容广告存在夸大效果的现象,并且认为美容广告非常多。这也反映出现在民众对医学美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急需规范相关广告宣传,避免夸大的宣传误导消费者。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美容产业的市场以每年20%-30%的速度迅猛发展,愈来愈多的商家进入该领域谋求商机。然而,在人们对美容需求日益高涨的背后,也暴露出了许多消费中的误区。近期,温州市消保委通过问卷的方式,就“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的认知程度开展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6份,回收率99.2%。调查对象以成年女性为主。
一、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温州民众大多未接受过美容方面的治疗
调查结果显示,67.3%的消费者未去过美容院接受生活美容方面的皮肤护理治疗。90.1%的消费者未曾去过私整形立医院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83.7%的消费者未曾去过公立整形美容外科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这说明,相比较医学美容,生活美容的受众面较大,但其占比还是较低。消费者在选择美容平台时,大多倾向于美容院,无论是私立整形美容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整形外科,只有少数消费者会去接受医学美容方面的治疗。
(二)“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混淆不清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仅有36.5%的消费者听说过“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仅有29.4%的消费者知道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并且在调查的具体项目中,多数人分不清某些项目的性质,例如,多数人以为“打耳洞”是属于生活美容,但实质上其为医学美容。这说明了多数人不但不清楚两者的概念,就算知道概念,在遇到实际项目时,大多数也不能正确地区分。
(三)美容院与医疗机构界限混淆
如图所示,在关于美容院可开展的项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了“非侵入性”的美容项目,例如美发、皮肤按摩、美甲等生活美容项目。而对于有侵入性及创伤性的美容项目,多数消费者认为应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例如激光脱毛、光子嫩肤、注射玻尿酸等医学美容项目。但是,对于激光祛斑、纹眉纹眼线、果酸换肤治疗等有侵入性不大的医学美容项目,约半数的消费者表示可以在美容院进行,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应在医疗机构进行。
这说明,从表面上看,美容院与医疗机构的业务似乎界限分明,但实际上消费者对于美容院和正规医疗机构的业务还时有一定混淆。
这归根结底,就是消费者对于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概念掌握不够,也说明现实生活中,美容院与理疗机构部分业务有所交叉,消费者在选择时,确实难以做到正确区分。
(四)民众对整形行为及整形美容行业仍存在一定误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天然美”的好感度更高。在调查中,占43.1%的民众承认,如果自己进行过整形美容等手术治疗,将会对此极力掩饰,以防止别人知晓。而在被问到能否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曾接受整形手术时,仅有23.0%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能够接受,更多的受访者表示犹豫或者难以接受。在接受整形美容治疗时遭受违法侵害时,仅有37.3%的受访者表示会投诉和举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意将自己整形美容的行为公之于众。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美容服务行业在全球掀起热潮,但是在民众心中仍然对整容行业持介意的心态。
(五)民众对政府部门信赖度高在生活美容场所实施医学美容项目有何危险的调查中,高达94%的受访者表示,由于消毒条件没有合格容易传染上艾滋病、梅毒、乙肝等血液传染病,另外,还有高达94.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以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为准。这表现出民众对于生活美容场所卫生质疑大的现状,并且信赖于有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执业证书的为医学美容场所,工商行政部门执业证书的为生活美容场所。在各种美容项目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工商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是民众判断美容场所是否可信的主要因素。
二、 消保委建议
(一)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相关知识普及度
要拓展美容行业的受众面,正确区分“生活美容”及“医学美容”,就需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相关知识的普及度。宣传活动从美容的概念入手,让民众切实了解美容,消除内心对美容的误解。另外,要采取各种适合的方法和通过恰当的渠道,讲解“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增强民众对此知识的掌握,提高普及度。
(二) 政府部门加强执法,严守市场准入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9号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举办美容医疗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本办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设置审批和登记注册手续。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合格申办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答复申办者。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对美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审批申请单位有无医学美容的资格。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对美容机构的鉴别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因此,相关行政机构应定期开展检查活动,鉴别正规与非法美容机构,完善相关规章条例。
(三)加强美容业广告宣传活动的监管
87.7%的受调查者认为现在的医学美容广告存在夸大效果的现象,并且认为美容广告非常多。这也反映出现在民众对医学美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急需规范相关广告宣传,避免夸大的宣传误导消费者。
- 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2024-10-10)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