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吃才更健康?
《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总体上得到改善,但依然面临三方面的挑战:存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贫血率高于青年和中年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知识存在一定误区。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中提到,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有过吃不饱的童年,现在他们能吃饱了,也能吃好了,怎么吃才能更健康成了老年人最关心的话题。但目前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理念亟待更新和完善。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和营养科联合开设了老年营养联合门诊,两个科室的医生联合出诊,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评估和营养诊疗服务:其中,老年科专家负责对患者的内科共病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判断出临床疾病相关的营养并发症,提出综合诊疗方案;营养科专家则擅长各种慢性病的营养筛查、营养诊治及预防。联合门诊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兼有规范化和个性化的综合诊治方案;为共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利于医患交流、随访;建立患者之家、数据库,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老年营养联合门诊开诊时间不长,医生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长期只吃素不吃肉 小心患营养性贫血
“两个月体重下降了10公斤!”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成功减肥故事,而是退休的张女士这段时间最头疼的问题。老年营养门诊联合出诊的老年科副主任医师李卫在门诊见到了张女士,她告诉李大夫,别人都安慰她,老了老了体重降了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是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不是老来瘦,而是真难受。这些日子,张女士茶不思饭不想,走路的时候,感觉两脚踩着棉花,心里没有着落,而且还出现了头晕、心慌等症状。李大夫仔细一问,才发现张女士最近5年来长期坚持吃素食,“我是不敢吃肉啊。”张女士拿出一沓化验单,“您看看,我这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老年人的常见病就没有一样不找上门来的。”为了降糖降血脂,张女士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吃鸡蛋只吃蛋白,蛋黄留给小孙子;各种肉都被张女士主动“忌口”了,儿女们都说她吃得太清淡了。但张女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饮食,把血脂降下来,让血管“更干净”。
李卫发现,张女士这样严格限制“荤腥”的老年人还真不少。“老年人刚刚开始学习营养知识,但是学习得不够全面。”李卫说,2016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成年人每天要吃12种食物、每周要吃25种食物,同时也建议每天要摄入适量的肉类等补充蛋白质。老年人长时间不吃肉,饮食结构单一,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张女士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而红肉是铁元素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长时间吃素,再不注意补充铁元素,从而导致贫血的情况并不少见。
70岁的杨阿姨最近得了一种怪病,她总是感到手麻、脚麻。杨阿姨怀疑自己的颈椎出了问题,她在医院辗转多个科室,最后发现自己患上了维生素B12缺乏症。这种病杨阿姨从来没听说,实际上,这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钴元素引起的以恶性贫血为主要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手指和脚对称性麻木和感觉异常,出汗功能障碍等症状。杨阿姨很奇怪,自己一日三餐没少吃,怎么就缺少维生素B12了?李卫经过问诊发现,杨阿姨每天只吃各种各样的蔬菜,而维生素B12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动物内脏、海产品、肉、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是杨阿姨吃得太素了,相当于主动拒绝摄入维生素B12。
按热量表吃饭 吃出了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中,流行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68岁的吴阿姨3年前查出了糖尿病,吴阿姨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常年同数字打交道,她不仅对数字敏感,而且非常严谨。医生告诉她,糖尿病患者要计算一下每天摄入食物的热量,更科学地管住嘴,于是,她专门看了营养门诊,请营养医师帮忙计算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然后认真地按照热量表来吃饭。
吴阿姨不仅严格自律,而且超级认真。到底有多认真呢?她为了称重食物来严格计算热量,专门买了一个小电子秤,放在厨房里,一日三餐坚持不懈地给食物称重,毫不含糊。但没想到,每天这样严格地按照热量表吃饭,最近吴阿姨竟然低血糖了,晕倒在路上,幸亏当时有孩子陪在身边。认真吃饭,却出现了低血糖,这个结果让吴阿姨很难接受。她来到营养门诊,找到营养医师王勃诗。营养医师一出手,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吴阿姨最近长胖了,现在她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是根据原来的体重计算出来的;但是长胖之后,代谢增加,热量需求多了,吴阿姨还按照原来的体重严格吃饭,饿了也不加餐,最后导致她出现了低血糖。
“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王勃诗说,低血糖容易出现晕厥,甚至会出现更危险的情况。吴阿姨定时复查血糖,但是她在血糖指标改变和体重发生变化之后,就应该到营养门诊进行复查,重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计算热量,制定营养方案。如果血糖变了,体重也变了,营养方案没变化,就相当于“刻舟求剑”,看似在管住嘴,实际上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一个人需要的热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看营养门诊也要复诊。”
不要把豆制品 “一棒子打死”
“我从来不敢吃豆腐。”很多血尿酸高的老年人谈豆腐色变。王勃诗说,她到病房中去做营养状况调查时,发现很多老年人不敢吃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就是因为担心豆制品会导致血尿酸再升高。
在门诊中,73岁的刘老先生告诉王勃诗,他已经10年没有痛快地吃过豆腐了。“我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豆腐,后来自从得了痛风之后,听说豆制品的嘌呤含量很高,就把豆腐戒了,特别馋的时候,就吃一小口,吃完之后会后悔大半天。”王勃诗说,刘老先生对豆腐的误解,在门诊和病房中特别普遍。
是不是血尿酸指标高,就不能吃大豆、杂豆及其制品?从营养医师的角度来看,真没必要把豆制品一棒子打死。“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要看具体情况。”王勃诗说大豆虽然嘌呤含量不低,但是做成豆腐和豆制品后,嘌呤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而且,大豆及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其实,老年人的血尿酸值偏高甚至痛风发作,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或排泄减少、某些药物导致尿酸增高等,食物摄入使尿酸增高的贡献比例较小。很多食材中都含有嘌呤,如果把含有嘌呤的食物完全戒掉,不利于一个人整体营养状况的改善。对于豆腐的误解,不仅在痛风的病人中广泛存在,肾病患者也是见豆腐如临大敌。王勃诗说,肾病患者不是绝对禁止吃豆腐,如果病情较轻,同时验血发现血液中的磷元素、钾元素不高的情况,是可以吃豆腐的。“豆腐不能背这么多黑锅。”
给您提个醒
■老年人都有什么营养风险?
1、老年人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异常,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营养风险增加;
2、常伴各种慢性病,存在潜在脏器功能不全、机体生理储备不足、对应激的反应性下降等,需要强化营养支持;
3、老年人体重过低和肥胖都可能增加死亡的风险。
■所有的老人都需要去老年营养门诊评估吗?
如果您家老人有以下情况,建议您带老人到老年营养门诊进行营养评估和就诊:
1、近期1至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或体重增幅较大;
2、一周内进食量明显减少、食欲不振、轻微恶心、呕吐、腹胀等;
3、慢性便秘或排便费力、腹泻等;
4、血糖波动、饮食控制不佳;
5、吞咽困难、泛酸、烧心;
6、骨质疏松、乏力易跌倒;
7、肥胖或明显消瘦;
8、患有其他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慢性肾病、肿瘤、高尿酸血症等。
《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总体上得到改善,但依然面临三方面的挑战:存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贫血率高于青年和中年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知识存在一定误区。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中提到,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有过吃不饱的童年,现在他们能吃饱了,也能吃好了,怎么吃才能更健康成了老年人最关心的话题。但目前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理念亟待更新和完善。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和营养科联合开设了老年营养联合门诊,两个科室的医生联合出诊,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评估和营养诊疗服务:其中,老年科专家负责对患者的内科共病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判断出临床疾病相关的营养并发症,提出综合诊疗方案;营养科专家则擅长各种慢性病的营养筛查、营养诊治及预防。联合门诊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兼有规范化和个性化的综合诊治方案;为共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利于医患交流、随访;建立患者之家、数据库,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老年营养联合门诊开诊时间不长,医生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长期只吃素不吃肉 小心患营养性贫血
“两个月体重下降了10公斤!”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成功减肥故事,而是退休的张女士这段时间最头疼的问题。老年营养门诊联合出诊的老年科副主任医师李卫在门诊见到了张女士,她告诉李大夫,别人都安慰她,老了老了体重降了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是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不是老来瘦,而是真难受。这些日子,张女士茶不思饭不想,走路的时候,感觉两脚踩着棉花,心里没有着落,而且还出现了头晕、心慌等症状。李大夫仔细一问,才发现张女士最近5年来长期坚持吃素食,“我是不敢吃肉啊。”张女士拿出一沓化验单,“您看看,我这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老年人的常见病就没有一样不找上门来的。”为了降糖降血脂,张女士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吃鸡蛋只吃蛋白,蛋黄留给小孙子;各种肉都被张女士主动“忌口”了,儿女们都说她吃得太清淡了。但张女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饮食,把血脂降下来,让血管“更干净”。
李卫发现,张女士这样严格限制“荤腥”的老年人还真不少。“老年人刚刚开始学习营养知识,但是学习得不够全面。”李卫说,2016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成年人每天要吃12种食物、每周要吃25种食物,同时也建议每天要摄入适量的肉类等补充蛋白质。老年人长时间不吃肉,饮食结构单一,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张女士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而红肉是铁元素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长时间吃素,再不注意补充铁元素,从而导致贫血的情况并不少见。
70岁的杨阿姨最近得了一种怪病,她总是感到手麻、脚麻。杨阿姨怀疑自己的颈椎出了问题,她在医院辗转多个科室,最后发现自己患上了维生素B12缺乏症。这种病杨阿姨从来没听说,实际上,这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钴元素引起的以恶性贫血为主要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手指和脚对称性麻木和感觉异常,出汗功能障碍等症状。杨阿姨很奇怪,自己一日三餐没少吃,怎么就缺少维生素B12了?李卫经过问诊发现,杨阿姨每天只吃各种各样的蔬菜,而维生素B12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动物内脏、海产品、肉、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是杨阿姨吃得太素了,相当于主动拒绝摄入维生素B12。
按热量表吃饭 吃出了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中,流行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68岁的吴阿姨3年前查出了糖尿病,吴阿姨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常年同数字打交道,她不仅对数字敏感,而且非常严谨。医生告诉她,糖尿病患者要计算一下每天摄入食物的热量,更科学地管住嘴,于是,她专门看了营养门诊,请营养医师帮忙计算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然后认真地按照热量表来吃饭。
吴阿姨不仅严格自律,而且超级认真。到底有多认真呢?她为了称重食物来严格计算热量,专门买了一个小电子秤,放在厨房里,一日三餐坚持不懈地给食物称重,毫不含糊。但没想到,每天这样严格地按照热量表吃饭,最近吴阿姨竟然低血糖了,晕倒在路上,幸亏当时有孩子陪在身边。认真吃饭,却出现了低血糖,这个结果让吴阿姨很难接受。她来到营养门诊,找到营养医师王勃诗。营养医师一出手,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吴阿姨最近长胖了,现在她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是根据原来的体重计算出来的;但是长胖之后,代谢增加,热量需求多了,吴阿姨还按照原来的体重严格吃饭,饿了也不加餐,最后导致她出现了低血糖。
“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王勃诗说,低血糖容易出现晕厥,甚至会出现更危险的情况。吴阿姨定时复查血糖,但是她在血糖指标改变和体重发生变化之后,就应该到营养门诊进行复查,重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计算热量,制定营养方案。如果血糖变了,体重也变了,营养方案没变化,就相当于“刻舟求剑”,看似在管住嘴,实际上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一个人需要的热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看营养门诊也要复诊。”
不要把豆制品 “一棒子打死”
“我从来不敢吃豆腐。”很多血尿酸高的老年人谈豆腐色变。王勃诗说,她到病房中去做营养状况调查时,发现很多老年人不敢吃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就是因为担心豆制品会导致血尿酸再升高。
在门诊中,73岁的刘老先生告诉王勃诗,他已经10年没有痛快地吃过豆腐了。“我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豆腐,后来自从得了痛风之后,听说豆制品的嘌呤含量很高,就把豆腐戒了,特别馋的时候,就吃一小口,吃完之后会后悔大半天。”王勃诗说,刘老先生对豆腐的误解,在门诊和病房中特别普遍。
是不是血尿酸指标高,就不能吃大豆、杂豆及其制品?从营养医师的角度来看,真没必要把豆制品一棒子打死。“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要看具体情况。”王勃诗说大豆虽然嘌呤含量不低,但是做成豆腐和豆制品后,嘌呤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而且,大豆及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其实,老年人的血尿酸值偏高甚至痛风发作,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或排泄减少、某些药物导致尿酸增高等,食物摄入使尿酸增高的贡献比例较小。很多食材中都含有嘌呤,如果把含有嘌呤的食物完全戒掉,不利于一个人整体营养状况的改善。对于豆腐的误解,不仅在痛风的病人中广泛存在,肾病患者也是见豆腐如临大敌。王勃诗说,肾病患者不是绝对禁止吃豆腐,如果病情较轻,同时验血发现血液中的磷元素、钾元素不高的情况,是可以吃豆腐的。“豆腐不能背这么多黑锅。”
给您提个醒
■老年人都有什么营养风险?
1、老年人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异常,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营养风险增加;
2、常伴各种慢性病,存在潜在脏器功能不全、机体生理储备不足、对应激的反应性下降等,需要强化营养支持;
3、老年人体重过低和肥胖都可能增加死亡的风险。
■所有的老人都需要去老年营养门诊评估吗?
如果您家老人有以下情况,建议您带老人到老年营养门诊进行营养评估和就诊:
1、近期1至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或体重增幅较大;
2、一周内进食量明显减少、食欲不振、轻微恶心、呕吐、腹胀等;
3、慢性便秘或排便费力、腹泻等;
4、血糖波动、饮食控制不佳;
5、吞咽困难、泛酸、烧心;
6、骨质疏松、乏力易跌倒;
7、肥胖或明显消瘦;
8、患有其他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慢性肾病、肿瘤、高尿酸血症等。
- “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2024-09-05)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黄鳝真是“嗑药鱼”吗?(2024-09-05)
- 运动“能量包” 最美是香蕉 专家提醒:普通人应酌情适量食用(2024-08-15)
-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明年6月实施 消费者选择更多元(2024-08-06)
- 如何选购密封袋,21款密封袋测评结果来了(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