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少搞套路 购物多些理性
又是一年“6·18”,各大电商平台也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有平台喊出“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届‘6·18’”,也有平台表示这是“史上消费者福利最大的‘6·18’”,不少消费者翘首以盼,购物需求持续释放。但是在“乱花迷人眼”的各种活动中,各大平台和商家如何有力有效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网购消费环境?消费者要如何进行选择,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上海、江苏等地消费者组织近日发出相关消费提示和倡议。
上海市消保委 简明规则 不搞套路
6月9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各大平台和商家,优惠让利明明白白,如实宣传诚信经营,服务能力审慎评估,数据资源合理使用,售后响应便捷高效,实实在在不搞套路,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定金预售”“叠加满减”“限时秒杀”等促销花样繁多,一旦涉及叠加优惠,消费者很难算清优惠力度和实付款项。平台、商家对于促销规则的设计应当简明易懂,在向消费者清晰、显著告知规则的同时,也应明晰到手价格和计算方法,并确保宣传的价格和实际相符,让消费者更好比价、实享优惠。
平台、商家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包括商品保质期、服务有效期、注意事项、发货时间等,尤其是对食品、婴幼儿用品,更要严格把关、诚信经营、保证品质。在直播带货日益风靡的当下,主播、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恪守诚信原则,自觉抵制“内定中奖”“刷单”“虚假发货”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平台、商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审慎、科学评估服务能力,确保销量与实际服务能力相适配,避免出现断货、不发货、赠品不兑现等情况。对于“预约+预售”式服务套餐,如餐饮、旅游等领域,平台、商家不能一味追求“前期销量”,在确保消费者“能预约”“能使用”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重视消费者体验。
大数据时代,平台、商家依托后台技术和大数据,掌握了众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资源。平台、商家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避免信息泄露。未经消费者同意或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不得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复杂算法,对新老客户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6·18”大促连连,也是消费者咨询、投诉的高峰期。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平台、商家要切实加强员工培训,配强售后服务力量,及时、准确解答消费者咨询提问,严格履行退换货义务。此外,推出智能客服的平台、商家要确保渠道畅通,提高响应能力,同时配备必要的人工服务力量,高效回应消费者诉求。
同时,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做好攻略,问清规则。“6·18”大促期间,各大平台、商家的活动规则各不相同,消费者要提前做好攻略、留意页面宣传、问清优惠规则,尤其是要注意“到手价格”“活动时间”“保价服务”等关键信息,以便把握抢购时间,做出消费决策。
要理性消费,按需选购。消费者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适度理性消费,避免囤货过多造成资源浪费或盲目选购后大量退单,增加自己和商家的交易成本。对于收取定金的预售活动,消费者主动放弃购买时,商家一般不予退还定金,因此消费者要避免冲动消费。
消费者要注意截图保留商品宣传页面、订单详情、聊天记录等凭证,并及时索要发票凭证,发生消费争议时,要及时与平台、商家协商处理,也可以向消保委及相关部门投诉反映。
广东省消委会 遵守承诺 合规促销
为引导网络平台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6·18”促销活动,有力有效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网购消费环境,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广东省网商协会联合向各大电商平台及网络商品服务经营者发布相关倡议。
两单位倡议,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促销活动,切实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强平台生态治理,引导平台商家规范“定金预售”“满减优惠”等促销规则,严禁商家以“先涨后降”“虚假保价”“设置虚高划线价”等形式欺骗、误导消费者。
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管控,严守食品安全红线,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不销售禁限售商品。
坚持以合法、真实、健康形式开展广告宣传,不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未经消费者同意不擅自发送促销营销信息。
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切实加强价格自律,认真做好明码标价和价格信息公示,自觉抵制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主动参与“广东放心消费承诺”,自愿作出“品质诚信、维权”等保证,自觉遵守承诺规范,全面践行承诺约定。
重视消费者诉求,积极完善售后服务,畅通投诉渠道,优化纠纷处理,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
主动配合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监督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共管,切实发挥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主体作用。
江苏省消保委 理性购物 避免浪费
6月8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既往消费投诉情况发布“6·18”消费提示,分析促销期间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虚假宣传、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消费问题,提醒消费者要货比三家、按需购买、理性购物、安全消费。
正规平台有保障、微商代购要警惕。消费者在网购时要注意选择在成熟正规的电商平台官网上购买,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网页链接,在平台选购商品时除了价格,也要关注店铺是否值得信赖,可以从经营时间、消费者口碑、信誉等级等方面判断。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商家或代购缺乏第三方平台作为保障,商家资质、地址等信息无法确认,存在较大的消费安全隐患,发生消费纠纷后难以维权,消费者对此类交易一定要警惕。
促销活动套路多,摸清底细赢实惠。拼购、预售、满减、红包、优惠券……“6·18”活动期间商家的优惠政策非常多,让消费者目不暇接,但实际里面的套路不少。例如,红包优惠券的使用常常暗藏门槛,消费者在领取使用各类红包时,要提前了解清楚其使用条件,付款前要核对是否与自己计算的优惠价格一致,避免出现不能叠加使用、降价存在限额导致“满减不减”等情况。消费者还要关注商品的历史价格,防止商家“先涨后降”。
直播带货人气旺、下单之前多思量。当前直播带货模式蓬勃发展,各大带货主播的直播间流量火热,但这一消费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消费者尽量在正规直播带货平台购买商品,同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资质信息公示情况,购买商品时不能迷信主播的口头宣传介绍,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商品进行评估。
面对低价不冲动、理性消费莫跟风。为了刺激消费,平台商家往往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或官方直播吸引消费者选购,不少消费者在比较、选购、凑单的过程中迷失了初心,为“优惠”而购物,为“省钱”而凑单,购买了超过实际使用需求量的商品。建议消费者在购物前提前拟定购物清单,列出所需商品;购物时依据清单挑选商品,避免冲动消费;购买后发现自己囤货过多,可在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及时向商家提出退货,避免造成浪费。
节日物流压力大、收货细节要确认。“6·18”期间订单暴涨,给商家发货和物流送货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延迟发货、错误发货、快递丢失等问题出现概率提高,消费者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购买急于使用或保质期较短的商品。网购时提前与商家就发货时间、发货地点、退换货方式、运费险等信息做好确认,收货时最好当场查验商品,如发现外包装破损、实物与宣传有出入、质量存在瑕疵等问题,要尽快联系商家进行退换货。对未能按时送达的货物,消费者要留意交易系统自动确认收货时间,及时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时间。
防范意识要树立,防诈防骗保财产。消费者还应树立防范意识,对当前互联网上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添加所谓“官方客服”微信并进行转账的来电、广告或短信保持警惕。网购时要通过平台官方支付渠道交易才有保障,不要直接私下转账或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付款,不要随意点击商家发送的链接。此外,消费者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透露给他人,防止信息遭到不法分子利用。
最后,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不能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注意留存好相关交易证据。在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以先同商家以及购物平台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又是一年“6·18”,各大电商平台也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有平台喊出“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届‘6·18’”,也有平台表示这是“史上消费者福利最大的‘6·18’”,不少消费者翘首以盼,购物需求持续释放。但是在“乱花迷人眼”的各种活动中,各大平台和商家如何有力有效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网购消费环境?消费者要如何进行选择,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上海、江苏等地消费者组织近日发出相关消费提示和倡议。
上海市消保委 简明规则 不搞套路
6月9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各大平台和商家,优惠让利明明白白,如实宣传诚信经营,服务能力审慎评估,数据资源合理使用,售后响应便捷高效,实实在在不搞套路,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定金预售”“叠加满减”“限时秒杀”等促销花样繁多,一旦涉及叠加优惠,消费者很难算清优惠力度和实付款项。平台、商家对于促销规则的设计应当简明易懂,在向消费者清晰、显著告知规则的同时,也应明晰到手价格和计算方法,并确保宣传的价格和实际相符,让消费者更好比价、实享优惠。
平台、商家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包括商品保质期、服务有效期、注意事项、发货时间等,尤其是对食品、婴幼儿用品,更要严格把关、诚信经营、保证品质。在直播带货日益风靡的当下,主播、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恪守诚信原则,自觉抵制“内定中奖”“刷单”“虚假发货”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
平台、商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审慎、科学评估服务能力,确保销量与实际服务能力相适配,避免出现断货、不发货、赠品不兑现等情况。对于“预约+预售”式服务套餐,如餐饮、旅游等领域,平台、商家不能一味追求“前期销量”,在确保消费者“能预约”“能使用”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重视消费者体验。
大数据时代,平台、商家依托后台技术和大数据,掌握了众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资源。平台、商家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避免信息泄露。未经消费者同意或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不得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复杂算法,对新老客户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6·18”大促连连,也是消费者咨询、投诉的高峰期。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平台、商家要切实加强员工培训,配强售后服务力量,及时、准确解答消费者咨询提问,严格履行退换货义务。此外,推出智能客服的平台、商家要确保渠道畅通,提高响应能力,同时配备必要的人工服务力量,高效回应消费者诉求。
同时,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做好攻略,问清规则。“6·18”大促期间,各大平台、商家的活动规则各不相同,消费者要提前做好攻略、留意页面宣传、问清优惠规则,尤其是要注意“到手价格”“活动时间”“保价服务”等关键信息,以便把握抢购时间,做出消费决策。
要理性消费,按需选购。消费者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适度理性消费,避免囤货过多造成资源浪费或盲目选购后大量退单,增加自己和商家的交易成本。对于收取定金的预售活动,消费者主动放弃购买时,商家一般不予退还定金,因此消费者要避免冲动消费。
消费者要注意截图保留商品宣传页面、订单详情、聊天记录等凭证,并及时索要发票凭证,发生消费争议时,要及时与平台、商家协商处理,也可以向消保委及相关部门投诉反映。
广东省消委会 遵守承诺 合规促销
为引导网络平台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6·18”促销活动,有力有效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网购消费环境,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广东省网商协会联合向各大电商平台及网络商品服务经营者发布相关倡议。
两单位倡议,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促销活动,切实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
加强平台生态治理,引导平台商家规范“定金预售”“满减优惠”等促销规则,严禁商家以“先涨后降”“虚假保价”“设置虚高划线价”等形式欺骗、误导消费者。
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管控,严守食品安全红线,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不销售禁限售商品。
坚持以合法、真实、健康形式开展广告宣传,不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未经消费者同意不擅自发送促销营销信息。
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切实加强价格自律,认真做好明码标价和价格信息公示,自觉抵制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主动参与“广东放心消费承诺”,自愿作出“品质诚信、维权”等保证,自觉遵守承诺规范,全面践行承诺约定。
重视消费者诉求,积极完善售后服务,畅通投诉渠道,优化纠纷处理,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
主动配合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监督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共管,切实发挥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主体作用。
江苏省消保委 理性购物 避免浪费
6月8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既往消费投诉情况发布“6·18”消费提示,分析促销期间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虚假宣传、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消费问题,提醒消费者要货比三家、按需购买、理性购物、安全消费。
正规平台有保障、微商代购要警惕。消费者在网购时要注意选择在成熟正规的电商平台官网上购买,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网页链接,在平台选购商品时除了价格,也要关注店铺是否值得信赖,可以从经营时间、消费者口碑、信誉等级等方面判断。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的商家或代购缺乏第三方平台作为保障,商家资质、地址等信息无法确认,存在较大的消费安全隐患,发生消费纠纷后难以维权,消费者对此类交易一定要警惕。
促销活动套路多,摸清底细赢实惠。拼购、预售、满减、红包、优惠券……“6·18”活动期间商家的优惠政策非常多,让消费者目不暇接,但实际里面的套路不少。例如,红包优惠券的使用常常暗藏门槛,消费者在领取使用各类红包时,要提前了解清楚其使用条件,付款前要核对是否与自己计算的优惠价格一致,避免出现不能叠加使用、降价存在限额导致“满减不减”等情况。消费者还要关注商品的历史价格,防止商家“先涨后降”。
直播带货人气旺、下单之前多思量。当前直播带货模式蓬勃发展,各大带货主播的直播间流量火热,但这一消费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消费者尽量在正规直播带货平台购买商品,同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资质信息公示情况,购买商品时不能迷信主播的口头宣传介绍,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商品进行评估。
面对低价不冲动、理性消费莫跟风。为了刺激消费,平台商家往往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或官方直播吸引消费者选购,不少消费者在比较、选购、凑单的过程中迷失了初心,为“优惠”而购物,为“省钱”而凑单,购买了超过实际使用需求量的商品。建议消费者在购物前提前拟定购物清单,列出所需商品;购物时依据清单挑选商品,避免冲动消费;购买后发现自己囤货过多,可在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及时向商家提出退货,避免造成浪费。
节日物流压力大、收货细节要确认。“6·18”期间订单暴涨,给商家发货和物流送货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延迟发货、错误发货、快递丢失等问题出现概率提高,消费者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购买急于使用或保质期较短的商品。网购时提前与商家就发货时间、发货地点、退换货方式、运费险等信息做好确认,收货时最好当场查验商品,如发现外包装破损、实物与宣传有出入、质量存在瑕疵等问题,要尽快联系商家进行退换货。对未能按时送达的货物,消费者要留意交易系统自动确认收货时间,及时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时间。
防范意识要树立,防诈防骗保财产。消费者还应树立防范意识,对当前互联网上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添加所谓“官方客服”微信并进行转账的来电、广告或短信保持警惕。网购时要通过平台官方支付渠道交易才有保障,不要直接私下转账或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付款,不要随意点击商家发送的链接。此外,消费者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透露给他人,防止信息遭到不法分子利用。
最后,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不能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注意留存好相关交易证据。在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以先同商家以及购物平台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2024-09-05)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黄鳝真是“嗑药鱼”吗?(2024-09-05)
- 运动“能量包” 最美是香蕉 专家提醒:普通人应酌情适量食用(2024-08-15)
-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明年6月实施 消费者选择更多元(2024-08-06)
- 如何选购密封袋,21款密封袋测评结果来了(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