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增发万亿国债支持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10月2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读了相关情况。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议案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
关于资金投向,主要用于8个方向:一是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三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五是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六是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七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八是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了缓解地方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朱忠明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介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方筛选准备了一批重点项目,与财政部等研究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保国债资金到位后能够快速精准直达具体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此次增发国债将重点支持规划的实施。”张世昕说。
在增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方面,朱忠明指出,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并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10月2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读了相关情况。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议案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按此测算,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
关于资金投向,主要用于8个方向:一是用于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大中型水库建设以及蓄滞洪区围堤建设。三是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实施预警指挥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灾防范工程和基层防灾工程。四是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五是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六是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支持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动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七是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推动灾害防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八是用于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了缓解地方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朱忠明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介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方筛选准备了一批重点项目,与财政部等研究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保国债资金到位后能够快速精准直达具体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此次增发国债将重点支持规划的实施。”张世昕说。
在增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方面,朱忠明指出,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并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