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会议接连部署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9月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会议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多项部署。此前,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明确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新的形势,系列部署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今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绿色转型对工业生产带动增强。
“工业发展质量决定了国家现代化的速度、效率和水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认为,当前我国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需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工业不仅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随着我国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构建大国竞争优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根据相关部署,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
“制造强国建设要与数字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倍增、叠加效应。”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认为,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形成更先进的生产能力和更高效的组织体系。
程楠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在“创新”牵引、“结构”优化、“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融合”发展上下大功夫。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应用牵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遍布全国的9.8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着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
相关部署明确,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全国一盘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扩大外资开放,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物质技术服务。”朱明皓说。
程楠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高效的配套能力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未来的产业布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地区产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本地根植性。同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错位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9月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会议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多项部署。此前,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明确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新的形势,系列部署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今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绿色转型对工业生产带动增强。
“工业发展质量决定了国家现代化的速度、效率和水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认为,当前我国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又面临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需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工业不仅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随着我国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构建大国竞争优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根据相关部署,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
“制造强国建设要与数字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倍增、叠加效应。”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认为,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形成更先进的生产能力和更高效的组织体系。
程楠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在“创新”牵引、“结构”优化、“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融合”发展上下大功夫。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应用牵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遍布全国的9.8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着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
相关部署明确,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全国一盘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扩大外资开放,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物质技术服务。”朱明皓说。
程楠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高效的配套能力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竞争优势。未来的产业布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地区产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本地根植性。同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错位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