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任务》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做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部署,并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支撑,以教育数字化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继续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规范高校非学历教育,加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成立了国家老年大学,持续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等,并于今年启动实施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完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行动实施方案》研制工作。以上举措为《任务》部署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营造了良好氛围。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任务》的研制过程。
答:教育部高度重视《任务》研制工作,按照任务领域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并先后组织专家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调研,多次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地方教育部门、院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意见建议。通过整理分析实地调研和座谈调研情况,全面总结梳理已有工作基础和差距,了解掌握各方需求,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结合调研情况,并综合考虑教育强国建设整体规划,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确定了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国家老年大学建设项目、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继续教育领域数字化大学建设等八大任务和“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推进思路。研制形成的《任务》初稿面向全国各省级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学校、专家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在修改完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后,形成了当前印发的《任务》。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任务》部署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答:《任务》部署建立在学习型社会图景的绘制基础之上。经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展,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型城市关键特征框架,我们设计了以中国亭子为原型的学习型社会图景。
其中,亭顶代表建设目标,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文化氛围,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亭柱代表基于学习空间的四大主要任务,分别是融通开放的学校学习、丰富多样的家庭和社区学习、创新高效的工作场所学习、共建共享的新型学习空间。亭座代表基本制度和保障,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数字化学习,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任务》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育人本质,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人群,统筹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服务学习者终身学习为中心的纵向推进与以城市为节点、城乡一体的横向推进相结合,按照“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思路进行部署,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任务》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聚焦关键单元和重点群体,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统筹,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问:《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任务》包括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等五大任务。
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城市为示范,以省会城市为引领,以地级市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逐步扩大覆盖面;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旨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乡镇(街道)社区学校、村(社区)教学站(点)三级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开展社区教育品牌建设活动;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旨在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旨在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落实“自招自办自管”原则,实施精准规范管理,创新育人模式;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旨在按照“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原则,在地方和院校的不同层面,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问:《任务》提出了哪些明确目标?
答:《任务》注重目标导向,每项任务都细化了2023-2025年的量化建设目标。其中,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2023年以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10个城市为示范,全面启动;2024年以直辖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为引领,稳步扩面;2025年提质扩面,覆盖东中部地区50%左右、西部地区30%地市级城市。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的目标是2023年全面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2025年基本实现县(市、区)社区学习中心全覆盖。同时,2023-2025年,教育部每年推介100个左右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300门左右社区教育品牌课程。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案例,推动非学历教育全面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50个左右高校创新探索案例和若干地区整体推进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探索案例,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问:做好《任务》贯彻落实的下一步考虑有哪些?
答:《任务》落实离不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意义,主动作为、加强统筹、综合协调,推动当地政府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主动会同省内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在项目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向项目实施效果好的地市、学校倾斜。各级各类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挥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重点任务实施,健全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将学校及师生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结合起来,与教师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结合起来。三是积极培育建设,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调动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适当开发拓展新资源,组织实施好各项任务。我部将坚持培育为主、重在建设原则,对各地各部门提交的材料进行汇总,形成培育建设清单,并组织专家进行指导、交流。四是加强总结推广,我部将及时总结各项重点任务推进中的创新做法,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制度标准;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择优组织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形成“头雁效应”,推动形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任务》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做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部署,并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支撑,以教育数字化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继续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规范高校非学历教育,加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成立了国家老年大学,持续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等,并于今年启动实施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完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行动实施方案》研制工作。以上举措为《任务》部署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营造了良好氛围。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任务》的研制过程。
答:教育部高度重视《任务》研制工作,按照任务领域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并先后组织专家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调研,多次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地方教育部门、院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意见建议。通过整理分析实地调研和座谈调研情况,全面总结梳理已有工作基础和差距,了解掌握各方需求,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结合调研情况,并综合考虑教育强国建设整体规划,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确定了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国家老年大学建设项目、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继续教育领域数字化大学建设等八大任务和“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推进思路。研制形成的《任务》初稿面向全国各省级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学校、专家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在修改完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后,形成了当前印发的《任务》。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任务》部署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答:《任务》部署建立在学习型社会图景的绘制基础之上。经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展,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型城市关键特征框架,我们设计了以中国亭子为原型的学习型社会图景。
其中,亭顶代表建设目标,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文化氛围,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亭柱代表基于学习空间的四大主要任务,分别是融通开放的学校学习、丰富多样的家庭和社区学习、创新高效的工作场所学习、共建共享的新型学习空间。亭座代表基本制度和保障,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数字化学习,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任务》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育人本质,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人群,统筹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服务学习者终身学习为中心的纵向推进与以城市为节点、城乡一体的横向推进相结合,按照“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思路进行部署,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任务》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聚焦关键单元和重点群体,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统筹,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问:《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任务》包括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等五大任务。
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城市为示范,以省会城市为引领,以地级市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逐步扩大覆盖面;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旨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乡镇(街道)社区学校、村(社区)教学站(点)三级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开展社区教育品牌建设活动;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旨在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旨在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落实“自招自办自管”原则,实施精准规范管理,创新育人模式;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旨在按照“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原则,在地方和院校的不同层面,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问:《任务》提出了哪些明确目标?
答:《任务》注重目标导向,每项任务都细化了2023-2025年的量化建设目标。其中,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2023年以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10个城市为示范,全面启动;2024年以直辖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为引领,稳步扩面;2025年提质扩面,覆盖东中部地区50%左右、西部地区30%地市级城市。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的目标是2023年全面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2025年基本实现县(市、区)社区学习中心全覆盖。同时,2023-2025年,教育部每年推介100个左右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300门左右社区教育品牌课程。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案例,推动非学历教育全面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的目标是2023-2025年,每年培育50个左右高校创新探索案例和若干地区整体推进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探索案例,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问:做好《任务》贯彻落实的下一步考虑有哪些?
答:《任务》落实离不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意义,主动作为、加强统筹、综合协调,推动当地政府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主动会同省内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在项目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向项目实施效果好的地市、学校倾斜。各级各类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挥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重点任务实施,健全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将学校及师生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结合起来,与教师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结合起来。三是积极培育建设,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调动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适当开发拓展新资源,组织实施好各项任务。我部将坚持培育为主、重在建设原则,对各地各部门提交的材料进行汇总,形成培育建设清单,并组织专家进行指导、交流。四是加强总结推广,我部将及时总结各项重点任务推进中的创新做法,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制度标准;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择优组织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形成“头雁效应”,推动形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