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创举。根深叶茂,本固邦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走“下”去,着力点在“基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解难、为民造福。走下去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夯实的是执政根基。“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永葆深厚的人民情怀,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党中央各项治国理政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关键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的领导要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生力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永葆深厚的人民情怀,“到群众中去”开展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理论和决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让群众掌握党的正确主张,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施好“调查研究下基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大江南北,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党员干部应当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要开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之策。
锻造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落实好“信访接待下基层”。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访接待下基层”,就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坐诊”为主动“出诊”,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这种信访接待工作模式,不仅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多“往矛盾窝里钻”,化解群众信访积案,对重要信访事项、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力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发扬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执行好“现场办公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到问题发生的一线,直接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能够缩短决策和执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推诿、不回避,而是主动作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好以“工作在一线展开、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成果在一线体现”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走出机关、会场,多到一线、现场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5年的实践证明,“四下基层”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党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用好“四下基层”这一重要抓手,切实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劲动力。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二级教授 王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创举。根深叶茂,本固邦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走“下”去,着力点在“基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解难、为民造福。走下去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夯实的是执政根基。“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永葆深厚的人民情怀,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党中央各项治国理政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关键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的领导要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生力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永葆深厚的人民情怀,“到群众中去”开展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理论和决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让群众掌握党的正确主张,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施好“调查研究下基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大江南北,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党员干部应当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要开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之策。
锻造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落实好“信访接待下基层”。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访接待下基层”,就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坐诊”为主动“出诊”,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这种信访接待工作模式,不仅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多“往矛盾窝里钻”,化解群众信访积案,对重要信访事项、信访突出问题和疑难复杂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力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发扬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执行好“现场办公下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到问题发生的一线,直接面对和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能够缩短决策和执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推诿、不回避,而是主动作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好以“工作在一线展开、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成果在一线体现”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走出机关、会场,多到一线、现场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5年的实践证明,“四下基层”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党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用好“四下基层”这一重要抓手,切实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劲动力。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二级教授 王蔚)
- “两新”政策落地成效如何?今年有哪些新部署?五部门回应社会关切(2025-01-09)
- 优化产业投资类基金功能,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2025-01-09)
- 2025年“两新”政策覆盖更广 力度更大(2025-01-09)
- 更大力度的国家补贴来了、810亿元资金已下达……五部门最新发声(2025-01-09)
- 换车换家电、买手机平板、更新设备……今年补贴力度更大!(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