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具体举措。如何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怎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在波动运行中总体呈现稳步恢复、回升向好势头,企稳回升的态势增强、政策发力显效、基础不断巩固、动能持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产业创新、不断扩大需求、坚持助企纾困,稳住工业基本盘,培育新兴增长点,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陶青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效能,深入实施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进一步帮助企业固本培元,持续开展降本减负,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企业是产业运行的主体,稳工业关键要稳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今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连续3个月增长。中小企业采购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展现了较强的发展活力和韧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梁志峰说,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服务、核心在培育,将从四方面发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健全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举措,联合财政部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新遴选一批试点城市;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质效,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深化专精特新理念,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表示,这释放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的鲜明信号,要切实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局的核心位置。
他表示,从思路上看,要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超前谋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加强全产业链谋划和中长期系统布局,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攻关突破、成果迭代应用、标准规则制定、产业生态培育,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从任务上看: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优化完善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持续打造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关键节点的产业创新网络,培育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建设先进中试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黎烈军表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将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激发企业动力活力,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他说。
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扩内需的有效之举,也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以5G、千兆光网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技术持续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目前全球占比达42%;赋能效应持续彰显,5G、千兆光网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中。
谢存表示,将按照“建、用、研”统筹推进的思路,持续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部署;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围绕5G技术演进、高速光通信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核心通信芯片、关键射频器件创新突破;深化网络应用赋能,接续开展“双千兆”协同发展、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等工作。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具体举措。如何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怎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稳住工业是关键。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在波动运行中总体呈现稳步恢复、回升向好势头,企稳回升的态势增强、政策发力显效、基础不断巩固、动能持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产业创新、不断扩大需求、坚持助企纾困,稳住工业基本盘,培育新兴增长点,巩固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陶青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效能,深入实施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进一步帮助企业固本培元,持续开展降本减负,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企业是产业运行的主体,稳工业关键要稳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今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连续3个月增长。中小企业采购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展现了较强的发展活力和韧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梁志峰说,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服务、核心在培育,将从四方面发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健全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举措,联合财政部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新遴选一批试点城市;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质效,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深化专精特新理念,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表示,这释放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的鲜明信号,要切实把产业科技创新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局的核心位置。
他表示,从思路上看,要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超前谋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加强全产业链谋划和中长期系统布局,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攻关突破、成果迭代应用、标准规则制定、产业生态培育,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从任务上看: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优化完善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持续打造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关键节点的产业创新网络,培育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建设先进中试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黎烈军表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将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激发企业动力活力,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他说。
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扩内需的有效之举,也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以5G、千兆光网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技术持续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目前全球占比达42%;赋能效应持续彰显,5G、千兆光网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中。
谢存表示,将按照“建、用、研”统筹推进的思路,持续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部署;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围绕5G技术演进、高速光通信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核心通信芯片、关键射频器件创新突破;深化网络应用赋能,接续开展“双千兆”协同发展、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等工作。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