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税收、赤字、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适度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扩大支出要加强财力保障,今年还将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
“今年将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专项债,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2023年执行中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也将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
这些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不断加大对地方的倾斜力度。“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王建凡说。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2023年,我国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在上述优惠政策大部分直接延续至2027年年底的同时,2024年还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提质增效”,则意味着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提升宏观政策的调控效能。
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认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财税举措,持续强化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王泽彩认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将进一步牵引带动经济回升向好,形成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良性循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税收、赤字、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适度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扩大支出要加强财力保障,今年还将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
“今年将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专项债,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2023年执行中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也将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
这些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不断加大对地方的倾斜力度。“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王建凡说。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2023年,我国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说,在上述优惠政策大部分直接延续至2027年年底的同时,2024年还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提质增效”,则意味着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并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提升宏观政策的调控效能。
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认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财税举措,持续强化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王泽彩认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将进一步牵引带动经济回升向好,形成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良性循环。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