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加大力度 增量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解读前三季度金融数据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突破400万亿元、广义货币(M2)稳中有升、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发布了前三季度的金融数据。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有何亮点?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金融政策“组合拳”效果如何?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M2余额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
“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贷款保持稳定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于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金融总量总体平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首次突破40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不过,金融管理部门正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金融总量增长正处于“减速提质”阶段。
分结构来看,今年以来,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这为稳投资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是贷款增加的主力军。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9.66万亿元,占比超七成。
具体来看,信贷资金流向了哪里?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信贷结构也相应调整。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实体经济发力,引导越来越多信贷资源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此外,我国利率水平保持稳中有降态势,有助于企业和居民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利息负担。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9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32%,比上月低约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约78个基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63%,比上年同期低约21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社会预期偏弱,短期内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对此,金融管理部门加大政策力度,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注重提振信心。
9月下旬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快速落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温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强有力,抓住了房地产、资本市场两个关键点。
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已发布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相关公告,明确了具体操作事宜,推动此次调整安排稳妥落地,也让借款人心里更有底。
近期,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多地楼市人气开始回暖,成交活跃度提升;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有所减少,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一家国有大行深圳市分行的工作人员透露,9月25日以来,该行个人按揭提前还贷日均申请量较9月上中旬日均水平下降六成。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也曾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要发挥政策合力,推动供需匹配。
“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明确部署,彰显党中央全力提振经济的信心决心。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货币政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
董希淼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未来提振内需,尤其是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政策也会和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发力,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突破400万亿元、广义货币(M2)稳中有升、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发布了前三季度的金融数据。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有何亮点?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金融政策“组合拳”效果如何?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M2余额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
“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贷款保持稳定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于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金融总量总体平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首次突破40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不过,金融管理部门正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金融总量增长正处于“减速提质”阶段。
分结构来看,今年以来,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这为稳投资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是贷款增加的主力军。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9.66万亿元,占比超七成。
具体来看,信贷资金流向了哪里?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信贷结构也相应调整。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实体经济发力,引导越来越多信贷资源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此外,我国利率水平保持稳中有降态势,有助于企业和居民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利息负担。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9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32%,比上月低约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约78个基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63%,比上年同期低约21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社会预期偏弱,短期内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对此,金融管理部门加大政策力度,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注重提振信心。
9月下旬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快速落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温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强有力,抓住了房地产、资本市场两个关键点。
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已发布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相关公告,明确了具体操作事宜,推动此次调整安排稳妥落地,也让借款人心里更有底。
近期,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多地楼市人气开始回暖,成交活跃度提升;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有所减少,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一家国有大行深圳市分行的工作人员透露,9月25日以来,该行个人按揭提前还贷日均申请量较9月上中旬日均水平下降六成。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也曾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同时,要发挥政策合力,推动供需匹配。
“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明确部署,彰显党中央全力提振经济的信心决心。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货币政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
董希淼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大背景下,未来提振内需,尤其是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货币政策也会和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发力,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 办法公布!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施(2025-01-02)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答记者问(2025-01-02)
- 激活“沉睡”资源,助推产业发展——国家数据局详解近期数据新政策(2025-01-02)
- 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解读问答(2025-01-02)
-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解读《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