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空间科学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该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规划将2050年前的空间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极端宇宙”“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5大科学主题,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探索太阳系天体和地球循环系统等17个优先发展方向。
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前沿技术验证。在行星探测方面,将实施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对近地小行星、火星开展探测和采样,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演化历史进行研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发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利用载人前的飞行试验和载人登月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初步规划了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查利用3个领域9大方向的科学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中国科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空间科学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该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规划将2050年前的空间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极端宇宙”“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5大科学主题,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探索太阳系天体和地球循环系统等17个优先发展方向。
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前沿技术验证。在行星探测方面,将实施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对近地小行星、火星开展探测和采样,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演化历史进行研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发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利用载人前的飞行试验和载人登月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初步规划了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资源勘查利用3个领域9大方向的科学目标。
- 新华时评:中国的增量,也是世界经济的增量(2024-10-31)
-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解读(2024-10-31)
-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 如何理解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2024-10-31)
- 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自贸方案”(2024-10-30)
- 城市房地产融资新机制持续发力(政策解读·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③)(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