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银行业保险业: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银行业保险业迎来又一重磅文件。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具体举措。在专家看来,“五篇大文章”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
《指导意见》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主要目标。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要求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对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和保险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持续优化,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五篇大文章”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点,也是金融机构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探索完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等,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提升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日前,“上海小微普惠保险”首批产品上线。产品专门面向上海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升其在生产经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御能力。首批产品上线,也是上海保险行业在服务小微企业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落实在产品和服务上。《指导意见》围绕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以普惠金融为例,提出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机构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1.6%,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升幅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0.3%,超过全部贷款增速。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董希淼认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投向管理,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同时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总行(总公司)可对分支机构充分授权,实现高效率审批,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资金和服务的时效性要求。
发挥银保机构职能优势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各家机构如何各展所长?
《指导意见》明确,发挥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职能优势。具体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型商业银行要做优做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发挥网络渠道、业务功能协同等优势,提升“五篇大文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要发挥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注重利用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针对性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应基于资源禀赋和自身能力。”董希淼说,对大型银行保险机构而言,应统筹安排,推动“五篇大文章”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应基于区域、行业、客户的特点和需求,聚焦重点,做好普惠金融加一项特色业务。此外,大中小银行保险机构都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夯实数字金融底座和能力,真正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强监管与货币、财税、产业、环保等政策协同联动,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形成各类金融手段相互补充、金融机构各司其职、“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银行业保险业: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银行业保险业迎来又一重磅文件。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具体举措。在专家看来,“五篇大文章”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
《指导意见》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主要目标。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例如,在科技金融领域,要求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对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和保险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持续优化,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五篇大文章”指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点,也是金融机构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指导意见》印发为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探索完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等,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提升自身稳健发展能力。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日前,“上海小微普惠保险”首批产品上线。产品专门面向上海地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升其在生产经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御能力。首批产品上线,也是上海保险行业在服务小微企业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需要落实在产品和服务上。《指导意见》围绕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以普惠金融为例,提出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机构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1.6%,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升幅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0.3%,超过全部贷款增速。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董希淼认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投向管理,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同时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总行(总公司)可对分支机构充分授权,实现高效率审批,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资金和服务的时效性要求。
发挥银保机构职能优势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各家机构如何各展所长?
《指导意见》明确,发挥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职能优势。具体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型商业银行要做优做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发挥网络渠道、业务功能协同等优势,提升“五篇大文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中小银行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要发挥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注重利用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针对性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应基于资源禀赋和自身能力。”董希淼说,对大型银行保险机构而言,应统筹安排,推动“五篇大文章”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应基于区域、行业、客户的特点和需求,聚焦重点,做好普惠金融加一项特色业务。此外,大中小银行保险机构都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夯实数字金融底座和能力,真正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强监管与货币、财税、产业、环保等政策协同联动,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形成各类金融手段相互补充、金融机构各司其职、“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