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邮轮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推动邮轮经济的恢复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邮轮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出勃勃生机。2023年11月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航母、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今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成功开启商业首航。
在5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有关情况。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这部行政立法共16条,主要明确了开展补给活动的工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等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守法义务等。
王振江表示,《规定》的着力点主要在打通补给环节的堵点痛点上,也为今后制定出台促进邮轮经济全链条发展的法律制度积累经验。《规定》坚持“事”与“时”统一,是探索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增强行政立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一次积极尝试。
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郭启文介绍,《规定》建立健全适应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的制度规范,提升国际邮轮在我国港口靠港补给便利化水平。在畅通物资供应补给方面,《规定》要求推进国际邮轮靠港补给配套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靠港补给物资实行分类管理,完善不同种类物资的通关、仓储等管理措施,推动国际邮轮物资供应保障中心建设等。同时对补给保税油、岸电、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常用低危物资等作了规定。
国际邮轮在港口停靠时间短,靠港补给的通关时效要求较高。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人刘洋介绍,此次在邮轮靠港补给方面,前期已实现进出境船舶监管领域的无纸化作业,支持企业向海关提交电子数据就可以办理邮轮进出境的申报以及物料添加等手续,便利邮轮进出境靠港补给作业。《规定》出台后,海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帮助企业更好享受通关便利。对于以邮轮直供物资方式报关出口的供船物资,企业可以按照规定办理出口退税;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境外物资的,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不实行关税配额、许可证管理,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海关将结合相关实际,进一步明确有关具体规定。
二是为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仓储和配送提供便利。《规定》明确“国际邮轮靠港补给所需物资,可以按照海关有关规定集中存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内”。海关将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为物资的仓储、分拨、转运、配送、装卸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优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供船的方式。《规定》明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境外物资的,同一集装箱可以在指定区域到港拆箱、换装、分拆、集拼后离港”。海关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有关具体管理规定,让企业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通关管理。
邮轮旅游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空间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指出,当前邮轮旅游市场活力正继续逐步回升。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据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霍福鹏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邮轮运营管理、装备制造、配套建设、旅游消费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从邮轮旅游市场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全产业链系统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旅游消费方面,将鼓励企业创新,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航线开发、旅游服务中,增强对全球旅客的吸引力。围绕银发经济等特色消费市场,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旅游服务,提升邮轮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推动邮轮经济的恢复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邮轮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出勃勃生机。2023年11月4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成为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航母、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今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成功开启商业首航。
在5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有关情况。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这部行政立法共16条,主要明确了开展补给活动的工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等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守法义务等。
王振江表示,《规定》的着力点主要在打通补给环节的堵点痛点上,也为今后制定出台促进邮轮经济全链条发展的法律制度积累经验。《规定》坚持“事”与“时”统一,是探索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增强行政立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一次积极尝试。
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郭启文介绍,《规定》建立健全适应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的制度规范,提升国际邮轮在我国港口靠港补给便利化水平。在畅通物资供应补给方面,《规定》要求推进国际邮轮靠港补给配套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靠港补给物资实行分类管理,完善不同种类物资的通关、仓储等管理措施,推动国际邮轮物资供应保障中心建设等。同时对补给保税油、岸电、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常用低危物资等作了规定。
国际邮轮在港口停靠时间短,靠港补给的通关时效要求较高。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人刘洋介绍,此次在邮轮靠港补给方面,前期已实现进出境船舶监管领域的无纸化作业,支持企业向海关提交电子数据就可以办理邮轮进出境的申报以及物料添加等手续,便利邮轮进出境靠港补给作业。《规定》出台后,海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帮助企业更好享受通关便利。对于以邮轮直供物资方式报关出口的供船物资,企业可以按照规定办理出口退税;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境外物资的,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不实行关税配额、许可证管理,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海关将结合相关实际,进一步明确有关具体规定。
二是为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仓储和配送提供便利。《规定》明确“国际邮轮靠港补给所需物资,可以按照海关有关规定集中存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内”。海关将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为物资的仓储、分拨、转运、配送、装卸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优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物资供船的方式。《规定》明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境外物资的,同一集装箱可以在指定区域到港拆箱、换装、分拆、集拼后离港”。海关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有关具体管理规定,让企业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通关管理。
邮轮旅游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空间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霍福鹏指出,当前邮轮旅游市场活力正继续逐步回升。去年9月国际邮轮复航后,全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今年仅一季度就已超19万人次,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据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霍福鹏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邮轮运营管理、装备制造、配套建设、旅游消费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从邮轮旅游市场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全产业链系统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旅游消费方面,将鼓励企业创新,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航线开发、旅游服务中,增强对全球旅客的吸引力。围绕银发经济等特色消费市场,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更精准、更便利的旅游服务,提升邮轮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 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开启(2025-01-07)
- 促进开放共享,释放数据价值——解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2025-01-07)
- 加力!外汇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2025-01-07)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答记者问(2025-01-07)
- 中国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01-07)